党参产地(中国最好的白条党参主产区)
陇西是甘肃省定西市下辖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陇西县域面积为2408平方公里。
陇西白条党参产区主要为黄土丘陵地,坡度10—25度,既可完全吸收适量降雨,同时又保证了夏季暴雨和秋季持续降雨时的排水;干旱的气候有效抑制了地上茎的生长和花的分化形成,根吸水吸肥刺激向下垂直生长,形成独苗独条,条直,少分枝,同时,可大幅度减轻根腐病、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陇西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米,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孔隙度大、通气性好,有利于白条党参根的伸长和加粗;由于土壤贫瘠,有利于人为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根生长缓慢、均匀,单位体积有效成分含量高。
陇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 ℃,日照时数2210 小时,降雨量415毫米,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差异大,十分契合白条党参的生长。
陇西白条党参的发展及荣誉: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夫子巡狩边界,到朔方郡“。派出大量随从,遍寻奇珍异草和美女,在陇西杨家山(今妙娥沟)不仅得美女妙娥,还得到大量野生神药“黄芪”、“党参”(司马迁《史记》)。
晋朝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一卷中,将黄芪、党参归为“仙药”,指出黄芪党参唯陇西出产者尤佳。
1964年甘肃省中医药配方相当紧张,为解决中医药配方,多方联系及实地考察后引种,分别在菜子农业中学试种党参12.5亩,获得成功。
1970年甘肃省医药公司根据陇西县党参身长,外皮呈白色的特点,命名为“陇西白条党参”。
1984年,陇西白条党参种植面积高达6.3万亩左右。
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陇西白条党参”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10年陇西每年种植的党参有5万多亩,产量为5000吨。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
陇西县的首阳镇、福星镇、马河镇、碧岩镇、高塄镇(现福星镇)、柯寨乡、种和乡(现福星镇)、德兴乡、双泉乡、宝凤乡(现文峰镇)、昌谷乡(现巩昌镇)。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命名甘肃省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陇西白条党参的特点:
1,陇西白条党参在陇西县已有千年种植历史,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称,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
2,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容汁饱满,质量上乘,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从而自成一品。
3,陇西县种植的党参营养含量丰富,浸出物量达71.9%,比药典标准高出30%,多糖含量达8.2%;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检测还证明,对照国家绿色药材标准,农药残留量全部合格,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限量标准。
4,陇西白条党参以其独特的药理、药性和保健、食用等功用,不仅成为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首选,而且远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