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者之台(看台)
朋友高飞,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财务,生活过得中规中矩。
这些年,看着有些同学因为通过了注会考试,有些获得了晋升,有些跳槽到了更好的平台去发展。
高飞觉得自己也应该努力一把,为自己谋一条更好的出路,于是也报名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可在坚持了1个月后,放弃了。
高飞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花几千块办的健身卡,一年去不了10次;买一堆书回来,半年过去了却连外边的塑料纸都没拆开。
这类人在进行自我反省的时候,大多会把不能坚持的原因归结为:意志力薄弱。
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不能坚持某件事情,并不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导致不能坚持,而是因为不能坚持才显得意志力薄弱,人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目标中道崩殂呢?这要从我们头脑中的“镜中我”说起。
“镜中我”,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们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高飞报名参加注会考试,是因为看到同学成为注册会计师后,有了更好的发展,“镜中我”觉得也应该去考一个;
某人购买健身卡,可能是看到闺蜜的马甲线很迷人,“镜中我”觉得也应该要有一个。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决定做某件事,原因仅仅是因为:看到别人做了,我也应该去做。基于镜中我的这种应该思维而设定的目标,来得快,去得也快。正是因为初心难得,所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才备受人们推崇。
知道了“镜中我”的存在,我们就能知道有时候不能坚持并不是意志力薄弱的问题,而只是因为别人的目标不一定适合自己。
因此,当我们再遇到某个目标不能坚持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自责,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跳出镜中思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具体如何找呢?这就需要另一套思维,就是塑造者思维。
与镜中我思维相对的是塑造者思维,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提出的。
达利欧对塑造者的定义是:不但能够构想,而且能够实现构想的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能构想”指的是会选择,“能实现构想”指的是会努力。
一般人常常纠结于“到底是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这个问题对于塑造者来说并不是问题,他们能把选择与努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回到开头高飞的故事,对于报考注册会计师这个决定,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塑造者”与“镜中我”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主要是对“选择”与“努力”这两个维度的不同侧重而造成的。
塑造者做出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内心而做出的,因此“选择(思想)”与“努力(执行)”这两者的关系是天然统一的。人们对于自己爱好的事物,付出再多也不以为苦。
“选择”与“努力”平衡不好的话,很容易使“镜中我”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响,最终导致目标不能实现。
下面我们通过《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的行为方式,来具体看一看这两种思维的关系。
唐僧是典型的塑造者,到西天求取真经是他一生的执念,因此才敢以凡人之身毅然踏上取经之路。一路上,他哭过、绝望过、软弱过、哀求过,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我们放弃吧,这事我不干了”。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兄弟三人,不过是唐僧这个塑造者心中幻化出来的三个“镜中我”。可以把他们分别定义为:执行者、失败者和空想家。
执行者:孙悟空
如果意愿和执行力都很强,我们称之为“执行者”,这类人如果死磕自己,也有可能完成自己不太认同的目标,但过程会很痛苦。
孙悟空是典型的执行者,他的人生信条是: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我要这诸佛,都烟消云散”。
孙行者,之所以叫做“行者”是因为他超强的执行力。但,他依然需要师父为他指引方向,需要紧箍咒限定他的边界。
因为,如果没有方向,执行力越强越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才有生出六耳猕猴这个心魔。
失败者:沙悟净
我们把意愿和执行力都很弱的人称之失败者。失败者甚至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更不用说实现目标。
如果单从意愿和执行力这两方面看的话,沙僧无疑是失败的。没有主见,没有战力,甚至没有存在感,只能跟着师父、师兄慢慢西行。
空想家:猪八戒
塑造者的第三个分身是“空想家”,他们的意愿很强而执行力很弱,爱做白日梦,属于敢想不敢干的一类人,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为猪八戒量身定制的。
八戒敢想的事很多:高小姐、人参果、甚至连丈母娘和丈母娘的三个女儿都想一并拿下享齐人之美,但可惜都没干成。
在生活中,那些能最终完成目标的人,都具备塑造者思维。他们内心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心甘情愿地,日复一日地努力付出。
当然,镜中我思维,也不是一无是处,当我们掌握这种思维后,对实现目标同样有用:我们可以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知道自己在社会或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水平。“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高飞,他通过“镜中我”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一点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他按“镜中我”的思维方式,给自己定下的“考注会”这个目标,与自己的能力或心底的意愿并不一致,最终导致了半途而废。
在定目标的时候,应该从镜中我思维,转换到塑造者思维,问问自己到底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样一分析就会发现:高飞羡慕的其实是别人通过注会考试后获得的那个结果,而不是注会考试本身。
因此,高飞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手段来提升能力,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是这两种思维看待同一问题,带来的不同结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塑造者”和“镜中我”这两种思维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华为的任正非是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在2000年左右,深圳房地产发展得特别快,有人劝任正非: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就能轻松实现一百亿利润。”
任正非回绝说:
“挣完了大钱,就不愿意再回来挣小钱了。”
2010年之后,华为周边开始建新城,又有人向任正非建议说: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就能轻松赚取一百亿。”
任正非听了,拍着桌子吼道:
“华为不做房地产这个事,早有定论,谁再提,谁下岗!”
从此,再也没人敢提房地产。
下面再说一个个人成功的例子。
世界知名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是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在成名前,只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画画和写作,尽管做这些事情为他带来的收入,只占他主业工作收入的5%,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如此坚持?
亚当斯说,他做这个事情,是为了发展出一个“系统”。虽然他当时不知道这个系统能为他带来什么,但他相信“系统”的力量。
最终,如他所愿,亚当斯的坚持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呆伯特系列漫画,被翻译成25种语言,超过2000家报纸转载。
任正非和亚当斯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者都是时间的朋友,他们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从塑造者的角度出发,不受他人影响,考虑的是长时间持续下去的结果,最终都获得了成功。
有人说:一个人的财富和智慧,基本就是五个与之亲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处于社会网络之中的我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同时启动“镜中我”与“塑造者”两套思维模式,既要有坚定的信念,也要有抬头看路的智慧,才能保证前行方向的正确性。
新东方的俞敏洪,大学时候,连考了三年才如愿考入北大。
可到了北大之后,他才发现,操着一口江阴普通话的他,对别人谈论的话题完全插不上嘴,这让他一度陷入自卑。
为了向优秀的同学看齐,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里,北大图书馆的书几乎都被他看了一遍。
英语不好,他就拼命学英语,不仅苦练发音,还尝试和外国朋友对话……
毕业后,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出了国,而当初说英语被同学嘲笑为说日语的俞敏洪,成了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学校的创始人。
不仅身边的人能成为“镜中我”对标的对象,工作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同样能成为前行的航标灯,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曾两夺世界冠军的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正是这个方法的践行者。
记者问他成功的方法时,他说每次比赛前,他都要乘车仔细地勘查比赛路线,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记下来,比如第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他会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跑完。
镜中我思维能让我们以人为镜,以物为鉴,找到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会让你奋起直追,变成更好的自己。
“塑造者”与“镜中我”这两种思维,是帮助我们设定目标、实现目标的思考工具。
我们在定立目标的时候应该用塑造者思维,检视自己的内心,找到我们真正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惟其如此,在实现目标的路途中才不惧各种困难与诱惑,哪怕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依然能坚定前行。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使用镜中我思维,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校准自己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就算要走十万八千里,终会取到你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