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座谈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苏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作交流发言,为苏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本期“新型智库”特刊发六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
全球格局变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雷 达
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全国学界已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发展、新一轮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逻辑及其影响、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及经济制度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是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相关联,二者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外延来看,它一定超越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区分,应该是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关键。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其关键推动途径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从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科技对生产函数的作用明显加速,但其同时伴随着世界格局和社会制度的加速变革。
再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在于能够科学地区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传统科技革命。从现象上看,本轮科技革命已经在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同时出现,而且各领域间的新兴技术高度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对人类社会改造产生了同步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影响。
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全球格局变动的范围内解决第四次科技革命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若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新材料、基因技术的发展来看,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然经历了几十年进程,且这一进程中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这自然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全球产业链传导有关。
基于对新质生产力的上述理论认识,我们可以推导出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的历史时刻,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短期内就是要冲破发达国家“小院高墙”的技术垄断,尽快消除“脱钩断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则是要探索高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和经验,用科技发展来调整国际制度,以中国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因地制宜地落实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是目前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苏州已有的产业优势和融入世界市场的开放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在苏州的落地,需要同时加强有为政府作用的发挥和有效市场的建设。有为政府作用是在国家新质生产力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各部委牵头的产业基金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向产业革命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优势。而有效市场的建设则是在以往市场营商环境改善的内涵中突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法治环境的改善,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的全球产业链合作的条件。
以数字经济为着力点
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保平
苏州制造业发达、数字化转型基础优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可以围绕“一个核心”“三个关键点”“四个系统”“五个转型”,立足实际打造“苏州版”的新质生产力,并以数字化作为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
一个核心:新质态的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创新引领是“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三个关键点:一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路径,以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双性互动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发挥苏州制造业的显著优势,以“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制造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转型,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前布局产业赛道,催生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新载体。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算力、信创、汽车电子、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推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做大规模。培育未来产业,精准布局光子、元宇宙、量子技术等新赛道。三是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生产力种类的区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属于“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范畴。人文经济学苏州样本的精髓表明文化是“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点。要围绕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将苏州文化资源、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个系统:一是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系统。二是构筑“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系统。三是完善“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系统建设。四是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保障系统。
五个转型:一是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力。二是全面推动苏州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微观主体。三是全面推进苏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以数智化塑造制造业新优势,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促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和创新链中高端。四是全面推进文化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转型,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文化引领。五是全面推进苏州科技园区转型,打造“苏州版”新质生产力的园区载体。推动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淘汰代表旧质生产力的项目和产业,吸引下一代新质生产力项目和产业。积极打造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经济园区、人工智能园区、未来产业园区等。
发展新质生产力
苏州应主动作为率先突破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执行院长 段进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发扬敢闯敢拼的精神。同时,要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强大的体系建设,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发展。要通过系统化的体系建设,形成内生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能依靠外部的引进和输入,不能靠一时的运动式推进,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内部强大体系创新所生成的。
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创新体系、文化制度体系。如果每个体系作为菱形的一个角,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菱形模型”,可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四大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叠加,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苏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演变。
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以未来产业为引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苏州要主动作为、率先突破,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新引擎”。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体系。经过长期发展,苏州各县级市(区)都基本形成了符合本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要深入分析自身的要素禀赋、产业优势和科创优势,利用新质生产力去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要基于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未来产业。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融合起来。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源泉。重大的基础创新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要集聚重大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要打造科创森林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平台,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提升“苏州制造”品牌。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前沿、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落子布局。
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文化制度体系。苏州的营商环境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是推动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法治的营商创新环境要求更高,以法治为基础的营商环境和文化制度体系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软性基础设施,必须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和文化制度体系。人文经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全统一,文化体系构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逻辑。要不断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制度体系,一方面推动完善产权制度,用产权制度更好地激励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四大体系,最后要回归到人的创造力的释放,以及促进不同主体分工合作网络的形成。人的创造力的释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和归宿。
加强产教融合
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 杨传明
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动力是以人才为中心的创新驱动,产教融合横跨产业与教育两大体系,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交汇点,既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产业先导,厘清产教融合发展思路。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无论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第一资源的人才”还是“第一动力的创新”,其落足点均是产业,且聚焦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在现有产教融合活动中,出现了“学校一头热”“校企两张皮”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产业主体的信任危机及其惯习行为逻辑。为此,首先需要跳出单一人才协同培养的固有范畴,建立多方参与的规范化、一体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再由共同体内行业企业和院校牵头,搭建产教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良性的交往信任机制,将关注重心从人才培养的课程、专业、基地等教育侧领域,转变为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及总体规划,为新质生产力关注的未来产业培养人才,构建支撑区域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是多方合作,强化产教融合主体功能。新质生产力注重实现从传统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为主的推进动能转变,是一个涉及企业、高校、政府等在内的综合性复杂系统,需要多方合作强化产教融合主体功能。要发挥企业的育人主导作用,增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政府适当引导,鼓励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紧密围绕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主攻产业,整合关键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企业应及时深度对接高校,全程参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教学等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要发挥院校的科技引领功能。可通过企业出题、揭榜挂帅、协同创新等方式积极推进应用性研究,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三是多措并举,整合产业融合创新资源。要高度关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建校企综合研修基地,在为教师提供实践素养提升机会的同时,为企业员工构建学术水平提升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和院校可以共同打造双师型、复合型师资团队,积极开发产教融合课程,编制产业教学案例,引入企业实训场景,鼓励高校依照产业发展需求定向招收学生,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质量人才。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换,通过投融资机构、科技对接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协同转移转化联动机制,打造主要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构筑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苏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 李 湛
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驱动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成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突破和技术革命,需要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关系进行支撑。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模式下,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相应地也需要新型生产要素进行支撑。在土地要素方面,新质生产力需要有“工业上楼”“工业小区”“创新园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区就是产业链”这样的用地创新。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需要人才要素的密集支撑。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相对于传统的资本要素,风险投资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后盾。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产业试错中诞生和演进,此类项目具有风险高、投资时间长、不确定性高、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特别需要新型金融的支撑,需要风险投资在企业初创期与企业共担风险,并为企业快速成长全方位赋能。
相对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数据和算力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要素。AI大模型加速迭代并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医药研发、智能车联等领域。训练和运行AI大模型通常需要数以万计的服务器来提供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也会带来极大的能耗。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下,吴江汾湖所在地区成为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昆山成为8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之一,苏州也出台了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行动方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
从新质生产力来看,当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时,就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新质生产力时,就会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时代,必须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型生产关系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建立并完善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所有制,如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强化数字赋能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在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方面,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创新模式,要构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相互结合的新型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科学家在原始创新中“从0到1”的引领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既需要创新股权收益、风险收益、获客收益等分配制度,也需要创新知识、技术、数据、流量等新型投入的收益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苏州文化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四个字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攀比、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而应该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分类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地方的要求,也是对行业的要求。具体到文化领域,亦是如此。对于正在全面实施文化“811”计划,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苏州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苏州应当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在创新产品供给与满足公众需求之间下功夫,融入新科技,拓展新业态,以“新”引领潮流,以“智”塑造体验,提升我市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
一是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文化产业化。要进一步把先进的数字技术、流动的信息要素和便捷的互联网引入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推动形成一大批以提供数字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展示文化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要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变革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运作、盈利模式,以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二是向制度创新要新质生产力,加强文化、科技、旅游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要深化文化市场的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文化新业态发展特点的监管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增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科技与文化创新深度融合,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政策体系,孵化更多文化创意项目“金点子”,提升科技创新质效,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是向结构创新要新质生产力,以产业链思维引领推进文旅发展模式变革。要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生态,推进以数字化为核心、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体系。丰富文化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推出云端展览、数字演艺、虚拟旅游、沉浸式体验等特色产品,因地制宜打造苏州特色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非遗馆、数字方志馆。
苏州是江南文化高地、红色文化沃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镇,既有大量物质、非物质的文化本体,也有文化与多领域融合形成的衍生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日益兴盛的文化产业是苏州的特色和底气,也是苏州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厚实根基。苏州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彰显文化价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引力播
转自:苏台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