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信阳市召开春茶开采发布会。据悉,目前信阳市乌牛早、福鼎大白、白毫早等无性系早生品种已进入采摘期,而信阳群体种和高海拔茶园预计一周后达到可开采标准。
根据《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信阳毛尖茶每年春季鲜叶的开采日,根据当年信阳群体种及其他主栽品种的茶树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确定,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发布。3月中旬以来,信阳市在8个产茶县区设置了63个预报观测点,每天统计分析茶树萌发生长情况,通过各相关媒体广泛发布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预报。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GB/T22737—2008)国家标准中的鲜叶分级指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单位面积茶园符合标准的芽叶比例在5%以下,采摘指数认定为一级:尚不可采摘;达到5%-20%,认定为二级:少量可采摘;达到20%-50%,认定为三级:部分可采摘;达到50%-80%,认定为四级:大部分可采摘;达到80%以上,认定为五级:全部可采摘。根据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预报,截至3月26日18时,全市63个观测点中已有42个观测点(动态)达到二级——少量可采摘标准。但由于品种特性的差异,茶树采摘时间也有差异。
信阳市今年将继续提倡“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茶生产,提高口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持续加强信阳毛尖品牌建设,推进国家地理标志示范区工作,完善品牌内涵。强化标准体系,落实国家标准,修订地方标准和生产规程。通过培训指导,规范企业生产,提升质量水平。依托检测机构保障茶叶品质,加强跨区域品牌保护合作,维护信阳毛尖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