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传说一:佛祖释迦牟尼成道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传说二:赤豆打鬼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吃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蒜
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祭祀祖先神灵
腊八节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日子。人们会准备好腊八粥、水果、酒肉等供品,到祠堂或者自家的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叩拜,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庇佑,祈求祖先在另一个世界保佑家族平安顺遂、人丁兴旺、福泽绵延;有的地方还会去寺庙祭祀神灵,感谢神灵护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期望来年依旧能够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
早睡晚起
冬季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一般来说,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 8 小时。
注意保暖
腊八时节,气温较低,要注意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外出时可戴上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寒邪入侵;睡前用热水泡脚,既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又能温暖全身,帮助入睡。泡脚时水位最好能没过脚踝,时间控制在 15-20 分钟左右。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冬季人们往往习惯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可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之间,开窗通风 20-30 分钟。
多吃温热食物
腊八节前后天气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和抵御寒冷。可适当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性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起到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的作用。但食用时要注意适量,以免上火。
增加润燥食物摄入
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问题。应多吃一些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生食、榨汁或炖煮;百合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可煮成银耳羹食用。
健脾化湿粥
材料:准备黑米 20 克,小米 20 克,眉豆 20 克,赤小豆 20 克,薏米 20 克,鹰嘴豆 20 克,陈皮 3 克,生姜 3 片 。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加水 2000 毫升,煮开后先放入黑米、小米,再次煮开后改为文火,放入眉豆、赤小豆、薏米和鹰嘴豆及陈皮和生姜,共同熬煮 1 小时后即可食用
功效:适合高血压病人,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可帮助调节血压,减轻体内湿气 。
红枣桂圆茶
材料:红枣 10 颗、桂圆 10 颗、红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后切成小块;桂圆去核,取出果肉。将红枣和桂圆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浸泡 5 - 10 分钟。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红枣可补气养血;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此茶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尤其适合女性在腊八时节饮用,能帮助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适当运动
冬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可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功效;散步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编辑:兔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