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微博上已经形成一次针锋相对的骂战了,我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同学点赞,也有同学匿名辱骂,都表明了自己的心思和态度。我个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无所谓的,官媒只是发表了一篇推送。所谓的伤害感情我觉得是一种误读和玻璃心,既然这个问题又上了知乎,我们就好好的分析一下。
很多反对的同学说这个是在鼓吹优绩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你非要扣帽子你自便。
我再阐述下我针对这件事情的核心观点:我不是浙大的,以及就算浙大统计的是14亿分之24,把我统计进去我也觉得无所谓,没关系。
我真的没明白伤害了你什么?
第一,这只是一篇竺可桢奖学金获奖学生的获奖报道,【24/67656,他们拿下最高奖学金】只说明在浙大这么多学生里面,他们24个人拿到了这个奖学金很厉害、这不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撰稿方式吗?官媒有说其他同学不好不优秀吗?而且这也只是今年的吧。你代入感这么强,难免飘过来一些烂掉的醋味。
第二,有同学说这个奖大一到大三,研一和研二是没有评比资格的,所以你把这些同学都包括进去就是在伤害同学们的感情和尊严。那么到了大四和研三你就有评比资格了吗?不还是大部分同学连入围都入不了吗?有什么好伤害的呢?就比如说国家奖学金这个很普通的最高奖,在民办学校的获奖难度和浙大是比不了的,难道你说民办的国奖不是国奖吗?人家在自己学校是胜出的优秀学生,国家给了名额的,那么你写报道,写【全国12万国奖名额,该生获得】,浙大同学跳出来说,不行,他们学校什么水平,和我们放在一起比?我觉得就有点没逻辑,病态了吧。
第三,很多同学说激发了学生的焦虑,是在鼓吹优绩,社会达尔文主义。你有那时间好好学习行不行,激发了焦虑,激发了什么焦虑?你都在声嘶力竭的说这24名同学都是竺可桢奖学金的获得者,但不代表是最优秀的。没错啊,他们是今年符合竺可桢奖学金评比条件的胜出的24位同学,未来不见得一定是最出类拔萃的,其他同时期的学生有可能未来还有国家领导人,科研专家,教坛巨擘等等等等,评比条件和要求都不同,你酸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你在酸什么?官媒说是在这么多同学里选出来的是事实,没有评比资格的就不算分母了?分母就一定不如分子了?
你在焦虑什么,你的焦虑是不是因为自己达不到竺可桢奖学金的评比要求,看到别人行,你焦虑了,你的焦虑是因为在官方评价制度下自己的不达标?还有什么吗?我完全没看出来,我一个不是浙大的我都不焦虑,你焦虑什么呢?当然有很多焦虑的也不是浙大的,问题是你们跟着焦虑什么?这个奖学金是第一年设定、评奖吗?换一个表述就不伤害你们了?况且这个表述有哪里直接掀开你们的遮羞布吗?
再说鼓吹优绩的事情。985、211全面取消了吧,还在讲吧;四六级取消合格线了吧,425还是心中的及格分吧;找工作民办的、非985、211、双一流的还是费劲吧。一些特殊工作还是直接对口招聘吧,普通大学毕业生都不知道有那个工作吧。特殊选调生还是只选那十几个学校的学生吧。学生干部经历还是评比、招聘的一部分吧。研究生推免还需要品学兼优吧……算不算优绩呢?优绩还用鼓吹吗?狗屁不是的人,没人愿意要,这一波宣传,我一点都没看出来浙大在鼓吹优绩。
优秀的人一直都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党吸纳新党员也不可能吸纳一些品质顽劣,思想落后的同志进来。优不优绩,你愿不愿意听都无所谓,社会依然还是选拔制度的社会。只不过评选标准不同,但不管怎样的评选标准难道本质上不都是你们所谓的优绩吗?就算谈恋爱结婚,最终选拔的那个合适的结婚对象难道不是胜出的那一个人吗?你说我们是真的相爱了,OK,那么某种程度上他是不是和你在恋爱这件事情上的最高分获得者吗?你别管你是嫁给了爱情还是生活还是金钱,你是不是把他选为了NO1。
又说社会达尔文主义,你还真能扯。这个社会难道不是适者生存吗?但是社会给我们的生存渠道是多样化的,也应证了你们所谓的竺可桢奖学金不是唯一的优秀,没错啊,送外卖的也可以是人大代表,也可以很优秀,官媒从未说过不是,你自己跳出来非得整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像有一些时候有些女性跳出来扯什么女权主义。你不是自找苦吃,还难为别人吗?
自己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