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上海  中国  企业    未来  政策  系统  公司2 

5000字!一篇公众号爆文是如何诞生的?这篇文章说透了

   日期:2024-11-17     作者:xinet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78564.xrbh.cn/mobile/news/27454.html
核心提示:作者 l 粥左罗主创团出爆款,要先学会拆解爆款,知道别人是怎么爆的,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搞定爆款。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比较有代

作者 l 粥左罗主创团

5000字!一篇公众号爆文是如何诞生的?这篇文章说透了

出爆款,要先学会拆解爆款,知道别人是怎么爆的,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搞定爆款。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干货爆款拆解,来自心理领域大号@壹心理的一篇爆文。

全文5000字,详细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爆款成因,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拆解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

第二部分,内容拆解;

第三部分,迁移借鉴。

01

基础信息

01 账号来源

@壹心理

定位心理健康,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严选心理咨询师,为大众心理健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专业处理婚姻情感、原生家庭、抑郁情绪、失眠焦虑、社交关系等心理问题。

新榜公众号500强,预估活跃粉丝数290w。

02 字数拆解

总字数4072字,其中开头381字,第一部分1365字,第二部分763字,第三部分1533字,结尾30字。

03 数据表现

本文数据:阅读量10w+,点赞量541,分享量2882,在看量210,留言量46

账号日常:阅读量5w+,点赞量300,分享量1500,在看量100,留言量30

整体数据为常规数据2倍左右。

02

内容拆解

10大要点,彻底看透一篇爆文

这部分会从一篇文章的每个部分来拆解, 核心是分析每个部分的技巧方法、好在哪里。

01 选题

这是一篇心理干货文,选题“ 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即社交微攻击,满足了人性的社交需求;同时又满足人际交往中常见又隐蔽的痛点,即别人微妙的、不安好心的、出于偏见的攻击。

此外,选题覆盖人群范围广,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交,每个人可能既是社交微攻击的加害者又是受害者,容易引起共鸣,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会类似痛点,可能都会进去了解一下,对大众比较有吸引力和讨论价值。

02 标题

标题: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标题核心应用两个技巧:

①激发好奇:且激发了两重好奇,一重是能排第一的令人反感的行为,读者一定要进去看看自己是否遇到过;二重是“很多人都做过”有反转,读者更加好奇自己是否做过;

②展示负面:“令人反感”是一个痛点关键词,吸引读者点击,人们通常对负面情感有更强烈的反应。

03 开头

①写法概括:开头用4个痛点场景——能力羞辱、外貌攻击、刻板印象、阴阳怪气来切入,激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紧接着总结并抛出话题主题“社交微攻击”,交代文章的重点: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②技巧分析:核心使用“展示重要性”和“与我有关、对我有用”的技巧。

社交微攻击行为看似平常,杀伤力却极大,体现所讲的话题重要性;遭到“社交微攻击”的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理不适,但又担心是自己想太多,从而不敢回击,深陷“反刍”和“内耗”之中,讲到这篇文章会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与我有关,一定要认真看看。

04 大框架

干货三件套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01 “我知道你会不舒服,但我还是会这样做”(是什么:社交微攻击的4个特征)

02 有些恶意,为什么这么隐蔽?(为什么:社交微攻击为何产生的3个原因)

03 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怎么做:作为受害者如何应对被攻击的3个方法,以及作为加害者如何避免对他人微攻击的2个方法)

整体逻辑清晰,层层推进,从分析问题到最后给出方法,读者有收获。

05 细脉络

开头:生活中,很多人会遇过这类人:TA们从不明显地攻击别人,但说出的话,却隐隐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这就是典型的“社交微攻击”,指的是: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者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遭到“社交微攻击”的我们,会深陷“反刍”和“内耗”之中。

01 “我知道你会不舒服,但我还是会这样做”(是什么?)

不同维度罗列拆分,从4个方面展示了“社交微攻击”的特征,让读者能更好地辨识。

特征1-微妙的、低成本的。

案例:国外留学的堂姐,在超市购物结算时被随意“攻击”,而她事后才反应过来。

论证:社交微攻击不是直接、明显的恶意行为,是一种隐性攻击。

特征2-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

案例:作者上大学赢得奖学金,却被室友无辜要求请客吃大餐,奖学金花去了一半。

论证:社交为攻击往往是有目的性的,表面看无足轻重,背后包含强烈的动机。

特征3-出于偏见,形成刻板印象

案例:朋友遭背叛,从此对同是卷发的异性再没有好感。

论证:社交微攻击针对特定的个体或者群体,且有一定的偏好。

特征4-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案例:作者因身材微胖,穿裙子时总是有意无意被另外一个同学嘲讽。

论证:社交微攻击会频繁出现在个体社交互动中,构成恶意模式。

总结:有些人喜欢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于是他们处处寻找机会,攻击别人。

金句转折并引出下文: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02 有些恶意,为什么这么隐蔽?(为什么?)

从3个角度向读者解释了“社交微攻击”的产生原因。

①隐性的偏见。用概念“内隐偏见”的角度切入,展示了个体在潜意识中,对某些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

②心理防御。引用概念“心理防御机制”解释了人在产生不适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攻击别人。

③群体标签效应。人对于某些文化和种族群体,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或者偏见,这些偏见会在语言中表达出来。

03 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怎么做?)

社交微攻击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不被伤害+不伤害他人,2个角度都进行论证,提升了逻辑的完整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角度一:从受害者角度说,3个角度告诉读者,如何避免社交微攻击。

①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

②回应恶意,不要沉默。选择开头部分其中一个痛点场景,为读者展示如何反击,增强了读者的获得感;

③寻求支持,不要让自己孤立无援。

角度二:从加害者角度说,向读者展示,如何避免自己对他人进行社交微攻击,同样用了干货3件套。

①是什么?我们要学会表达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②为什么?看似不会愤怒、不会明显攻击别人的人,会用一种更隐秘的方式,伤害别人。

③怎么做?直接表达情绪+学会宣泄情绪。

结尾:不退缩,不冒犯,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06 表达手法

整体:应用心理学专业术语,使文章具有专业性;搭配生活中常见案例,使文章更加好读;整体行文专业但不晦涩,通俗易懂,能让读者有获得感。

局部:通过引用著名专家的观点,提升了说服力,使读者更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分析社交微攻击的特征时,文章采用了对比和并列的手法,如将“微妙的、零成本的”与“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交微攻击的隐蔽性和潜在的恶意。

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使文章更加生动,增加真实感。

07 结尾

结尾比较简单,以金句收尾。

用《怒气与攻击》中的金句:“我们每个人都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曾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来扣题,呼应开头。

用:“不退缩,不冒犯,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来总结升华,带动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方便读者复制转发。

08 爆款成因

选题击中了大部人的社交痛点,话题性强,覆盖面广,社交微攻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交现象,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大概率都遇到过这样低情商,攻击性强的人,或者经历这样的场景,共鸣度深。

内容干货密度高,以心理学专业角度解读社交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大部分人都遇到过文章中提到的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对自己做这种行为,以及该如何应对,文章均给出了专业分析和建议,从评论中能够看出引发了群体共鸣,同时又给了干货,价值感足。

09 金句

划线前3金句分析:

①“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分析:该句引自东野圭吾的《恶意》,承接文章上一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恶意就是没有理由的,明明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有人就是要为难我们。”既是名人著作金句,又用非常有文采的句式表达,以恨作为桥梁,把别人的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跟自己的优秀、天赋、善良和幸福作对比,极具冲击,而且这种现象,大多数人都会多多少少遇到过,让人有认同感。

②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分析:“果因句式”,后半句出自莫言的金句“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刷新认知,激发认同,金句式的表达整体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有力量,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大的恶意,这句话告诉读者,遇到恶意是因为你本身的优秀,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③你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分析:该句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的研究结论,反常识,颠覆认知,且有专业依据。

10 其他亮点

①多引用名人金句,辅助论证,增强说服力,同时也起到过渡、递进的作用,至少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各引用一次。

举例↓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里写道:“我们每个人都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曾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

②案例贴近生活,从身边人的案例入手,易于理解,可读性高,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③在写干货文的时候,除了观点的论证和解读以外,尽量给到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让读者知道应该如何去具体的解决。

④文章排版具有个性化,图片风格一致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03

迁移借鉴

学以致用,你也可以写出爆款

分析完单篇文章之后,我们希望能从这篇文章中拆解出一些可以直接借鉴的点,希望对大家自己写文章有所启发。

01 选题

①痛点迁移: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令人反感的事情很多,均能体现人性痛点,都可以参照本文选题写法。

比如:“过度分享欲”、“强势”、“频繁秀优越感”、“过度关心”……

②关系迁移:除了迁移痛点之外,还可以迁移到不同的关系里,比如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职场关系……

02 标题

标题可以总结出一个可以迁移使用的框架——“ ××中最令人××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

举例

①各种关系中最令人反感系列:

《亲密关系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职场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伴侣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情侣都做过》

《父母子女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父母都做过》

《大学室友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同学都做过》

《过年期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亲戚都做过》

……

②各种关系中最令人××系列:

《职场中最令人讨厌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面试中最让人惋惜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家庭教育中最让人后怕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公众号起号最大的弯路,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

各种关系中很多人都××系列:

《社交中最不靠谱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忽视了》

《职场中最容易赢得领导信任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不知道》

《家庭教育里最有害的做法,它排第一,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

《小红书涨粉最大的弯路,它排第一,但没人告诉你》

……

03 框架

心理干货类文章常用框架就是干货三件套: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即解释该心理学术语是什么,有哪些表现等,主要结合案例展示。

为什么:即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结合心理研究、实验等专业角度分析。

怎么办:即给出可实操的解决方法,一般为3条居多。其他领域的干货类文章同理。

04 开头结尾

开头:

心理干货类文章,一般开头以生活中常见现象或常经历的事情,引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或心理学术语,让读者代入,然后用一句话过渡“今天我们好好聊聊XX”,引出下文。

举例↓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类人:TA们从不明显地攻击别人,但说出的话,却隐隐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比如有:

能力羞辱:“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外貌攻击:“你这么黑,这种美白产品用了也是白搭,就别花冤枉钱了,黑点有啥不好?”

其实,这些就是很典型的“社交微攻击”——看似平常,杀伤力却极大。

......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同理,也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

写育儿文,可以用孩子的和主题相关故事来切入,如果想写孩子能不能打的观点,那开头可以写和孩子争吵或者孩子故意发脾气的情景来引出;

写情感文,可以用伴侣之间的某一个和主题相关的情景来引出,想写婚姻中要有话直说的观点,那可以用两个人冷战或者闺蜜之间的聊天来引出;

写运动对健康很重要的观点,开头可以罗列一系列关于运动后健康发生改变的小故事赖切入。

结尾:

可以套用的思路是以金句结尾,提出呼吁,总结升华,鼓励读者采取行动,“最后,我想对每一个人说:××××”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拆解,有启发记得点点赞,感谢~

END

干货文章纯手工推荐

、、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news/27454.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