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如何帮助孩子顺畅度过入学适应期,更好地适应小学校园生活,便成了家长关注的重中之重。其中决定孩子能否适应良好的关键在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个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自我管理能力
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三、适应群体的能力
由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较多,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一个部分——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
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由他自己做;
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由他自己想。
自我管理能力是社会适应的基础,也是家长在幼小过渡期的这两个月里,尤其要关注的重点。
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不同于幼儿园,幼儿园是以玩乐为主,管理比较松散,而小学就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及各项规定。
所以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要从培养自主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技能三方面做起。
01.培养自主性
小学不同于幼儿园,幼儿园生活以养育为主,师生关系更多的是陪伴,而小学生活以学习为主,大部分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完成。
6、7岁的孩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不少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很多事情都不会自己做。
所以,家长要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趁着小学开学前的这两个月,试着放手,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比如要自己洗脸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会自己擦屁股),自己系鞋带,自己收拾书包,整理上课需要的学具和课本,自己记作业,保持座位干净,会做值日等等。
在自理和劳动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挫折,如牙膏挤得太多,洗脸满地都是水,写名字歪歪扭扭……
这时候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及时把正确的技能和方法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信心与积极性,让孩子愿意进行自我服务。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设立奖励机制,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监督,鼓励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不依赖父母,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并逐步学会自立。
另外,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更多尝试的机会,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该放手让孩子实践。
到了小学,学习方式是分科分知识点教学的。随着小学教育中书面语言和书写活动的增加,对孩子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就有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家长在锻炼孩子学习自主性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低年级时要更加重视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而不要过度重视知识,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去培养,多加入场景和游戏时互动,让孩子保持乐趣。
家长要教导孩子对自己有要求,做任何事都要把事情做好,完成任务时不怕困难,能坚持,有创造力。
技能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保持耐心,有意识,有方法,有计划地帮助孩子提升自主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为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
02.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孩子对自我情绪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的能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以自我情绪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3-6岁是培养自控能力的关键期。
因而,在入小学之前对幼儿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可取的。
培养自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生活中遇到的事,讲讲自己的心情或情绪是怎样的。比如:开心,伤心,焦虑,生气,无聊,自豪,嫉妒,受伤等等。
提示孩子,这些情绪都很正常,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们应该欣然地接受它。
爸爸妈妈可以用引导而不是强制的方法来处理儿童的情绪问题。比如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减少对立情绪,根据场合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为控制是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秩序感和控制力,比如控制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等等。
通常来说,自控力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明显习惯和行为都要优于同伴。因此,幼小过渡期,家长要培养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引导孩子。
比如用过家家形式让孩子懂得排队;用“比比谁坐的更久”的游戏培养孩子在课堂上坐得住的习惯;利用角色扮演让孩子当小老师,通过讲解学到的东西,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维持课堂纪律,让孩子明白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只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参与感,提高自控力,比如学习中,跟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制定时间表,让孩子做事有计划,有步骤,懂方法。
总之,自控力是成功的基础,家长要建立适合孩子的标准,共同参与,学会方法,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提升和改进自己。
03.提高时间管理技能
学会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就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幼儿园以玩为主,进入小学后以学为主,学习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作业和任务需要完成。这就要求孩子要学会充分利用时间,高效率完成各种任务。
对于刚入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时间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概念。
大部分新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经过家长刻意的训练,往往缺乏时间观念,一般表现为:做事没计划,态度随意,效率低;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自律差等。
针对这个现状,家长需要对症下药,从细节入手,在生活中强化孩子的时间意识,培养孩子时间管理意识。
比如穿衣最多5分钟,如果一直磨磨蹭蹭,就会占用玩或者睡觉的时间。可以借助钟表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时间很重要,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制力,家长要做好“模范”,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并带孩子制定时间表和日程表,要求全家一起遵守。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形成习惯。
最后,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针对拖拉和磨蹭的孩子,一味指责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游戏或故事让孩子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同时也要慢慢引导鼓励孩子,当孩子有进步时要不吝赞美,及时强化孩子的惜时、守时行为。
总之,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幼小过渡的适应,更是提升孩子童年幸福度的关键能力。
自主性、自控力、时间管理都是促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
家长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引导孩子自由、自主、创造性地发展,从而内化孩子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利用好小豆包入学前的这两个月,抓住这个培养孩子能力的最好阶段,帮助孩子顺利翻开他们人生中的新篇章,开启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