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决定论者认为,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主要看地缘,地缘决定经济、而经济决定上层意识形态(文化、政治、军务)。所以一个地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食物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文明发展的路径和质量。
于是咱就突然冒出开一个脑洞想法:如果手上有一个可以肆意修改现实地理环境的“上帝之手·地图编辑器”,该如何构造一个地缘环境绝佳的“王霸之地”呢?让一个文明虎据于此,笑傲世界风云呢····
要打造一个地缘绝佳的环境,首先要弄明白什么的地理地缘环境才是“好地缘”。
地缘包括很多因素:土壤质量、光热条件、地形、淡水条件、全年气候、是否有浅层金属和燃料矿藏 ,地缘物流格局、地理区位,是否靠海等等。但从地理和人口这两个基本点出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估地缘的好坏:经济地缘(适合发展经济的地缘),军事地缘(适合与调动军队进行防御或攻击战争的地缘),政治地缘(适和对其他国家发动影响力的地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一个文明的国防军事,决定着整个文明的生死存亡,是需要首要关注的,所以咱们先来讲军事地缘。那么,一个好的军事地缘是怎样的呢?
一个文明的根据地的地缘条件好坏,中国古人有过总结——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
如果在太中心的地方,方便是方便,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好地方,所以都想过来。因此中心地带往往都是于四战之地,矛盾集中,在这里的国家常处危险,文明很难延续。
在中心地带,谁的武力强大,好的地方就是谁的,这些地方早就换了多少轮人口了
而地处“金角银边”的国家,除了避免了被“四面围攻”,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攻守自如”
因为“金角银边”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在自身弱小时可以少量军事力量防守,而强大时有能不困难地杀进主战场。
例如表里山河的晋国、四塞之地的秦国就是依托关中这个“金角根据地”,走向中原逐鹿的,最终一统天下的。
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作战方向与防御成本的问题。备多而力分,同样的力量基础,在国际上引起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但是,位于角落,主要针对的敌人是90度扇形。位于边线,针对的敌人范围是半圆面。位于中间,针对的敌人是圆形。这样,花费力量的程度是不同的,分别是1:2:4。这样一来,同样的基础力量,边角可以发挥的作用相当于圆心的四倍,承受的风险则是1/4。唯一的问题是边角地区往往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基础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中心区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现不能全歼任何一个主要敌人、反而锻炼和教育了其他敌人的现象。因为他们一旦对任何一个敌人穷追猛打,都有可能造成后方空虚,被其他敌人偷袭。
所以,好的地缘条件,要求一个国家可以保障自己腹地的安全,使得自己不必以过大的力量留守,不必急于返回腹地,可以支撑主力在较长时期内在外作战。比如说打个一两年甚至两三年不撤军也不容易出问题那种。如果出战几个月就要撤军,就会变成添油战术,很容易变成“打蛇不死反遭蛇咬”的结果。
(1)国境有天险守护
再好的国土环境,没有安全的边界,例如山脉,海洋等等,你拥有的良好环境就不一定是你的。
一个强国,要有平原但不能全是平原,否则国内一马平川,毫无屏障可守护,面入侵者会毫无抵抗力。
适度的天然屏障,可以是高山、海洋,屏障大致勾勒出一个国家的地图,这些屏障,是闭塞也是保护。
例如中国,虽然边界线漫长,邻国众多,但是中国的陆地边界国防压力并不大,这是因为中国核心区被西部高原沙漠,东部大海包裹,相对来说非常安全。在边境则占据了相对完整的地缘板块,领土自然延伸到了分水岭或者大江大河,这些地区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只需控制几个山口关隘即可,大大减轻了国防压力。
正是因为中国有安全的边界,中国人才能几千年流传至今。想想五胡乱华,想想蒙古人满金人。如果中国四周都是这样的侵犯,中华人民的命运就很难说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兴盛的时候有衰败的时候,正是地理环境安全,才让中华民族即使在最衰败的时候,都不可能被消灭。
反面例子则是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但欧洲部分被半岛、峡湾和岛屿分割成了许多个小块,虽然总领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却都是环抱地中海断断续续的陆地组合,它们彼此间断连,反倒有着狭长的陆地边境线,使得陆地方面缺少战略缓冲,更容易被攻克,也决定了罗马帝国最终被异族入主的悲惨结局。
(2)占据了相对完整的地缘板块
再好的一个地缘板块,也需要统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潜力,否则也只能落个‘材大难用,明珠蒙尘’的结局。
典型的反面案例南美南锥体(拉普拉塔平原板块),这可是全球“”四大王霸之基之一”,与密西西比流域、长江黄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一个等级的。
整个地缘板块自然封闭,极其安全:
结果这样一块天赐宝地,由于复杂历史原因给彻底玩废了。整个地缘板块被多个国家分割,核心区四分五裂,边缘区被巴西这个文化语言不同的地区强权强行整合;导致整个板块全都是地缘先天不足的国家,无法整合发挥。可惜啊~
如果领土不大,没有战略纵深就算不上优良领土。比如韩国,半岛之上,容易灭国。
而如果一个国家地域足够广阔,那么很多地缘缺陷都不再是问题,或者至少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辽阔的国土意味着防御纵深大,不容易被敌人一口吃掉(参考抗日战争的中国),领土面积大,耕地多,承载人口就多,更容易成为大国掌握更多话语权。
例如俄罗斯,虽然它本身的地缘漏洞很多,其核心区域——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毫无屏障可守,一旦被突破很难招架,例如法国的拿破仑、二战希特勒在击破前线防御后,便可一路直接杀到莫斯科城下。但俄罗斯横贯欧亚大陆的辽阔国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西部的顿河平原沦陷了,还有伏尔加河平原,伏尔加河平原沦陷了还有莫斯科,莫斯科之后还有乌拉尔,还有更远的西伯利亚,庞大的国土带来巨大的战略纵深,使得俄国几乎可以在战争中拖垮任何对手。
在国家有一个占据人口和经济总能50%以上的主核心区,周边还有它次级小核心区,形成了一套“中心主基地—卫星分基地”层层递进首尾相望的拱卫格局。几个分基地和主基地之间天堑隔绝但又紧密相连,容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相当的体量足以在主基地沦落时自保且互相呼应,在统一时又无法挑战主基地的地位,这样即便短暂分裂也会最终走向统一,从而大部分时期能形成统一。
其中典型案例便是中国,自古中国天然形成华北一个主基地,加上关中、湖广、江南、四川四个分基地的格局,到现在又加上了华南、东北两个分基地。这样的地理状态真可以说是一个农耕集权国家的天选之地了。也是古典中国能整合成大一统的根本原因。
反面例子则是欧洲,欧洲地形是多半岛和岛屿的,特别适合格局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核心就是分封制 、领主制),东亚如果也是各种半岛跟岛屿,那不止中日韩三国了,而是多出一大片国家。这就是欧洲不能大一统的原因所在。没有一个占据优势地位的经济优势中心,各核心区域彼此犬牙交错,实力相与顽衡,又是海陆复合型环境,所以欧洲在古典时期很难整合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专制皇权帝国。
除了便于维系大一统外,这种地理格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保护文明传承与扩张。
历史上不止一个游牧民族打进中原,推掉了主基地,这时候他们会发现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中原王朝的残余力量缩在数个分基地里面,并伺机反扑。由于天险的阻碍,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消灭他们。而在僵持阶段如果不能安抚华北平原,就有可能会被分基地爆一波兵推回老家,但想要安抚华北平原,就得和地头蛇合作,被迫或主动采用中原的统治方式,本族人口几代下去就被稀释同化在华北巨量的汉族人口中。
除了可以同化入侵者以外,这种地缘也很适合扩张。南方那三个分基地,人口爆满了就再往南开拓,遇到菜鸡就单刷,遇到稍微硬一点的就两基地一起出兵,先占点,再控制交通线,慢慢攒人口把土著往山上挤。土著小打自己搞定,大打出手就召唤分基地,南方的少数民族就是这样上的山,还有的被赶到了东南亚。有时候赶上中原动荡,巨量人口南下,那就更刺激了,武装移民直接占领大片区域,福建和粤北客家地区就是这么打下来的。
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主要看经济地缘,经济地缘决定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文化与制度模式,所以一个地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食物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文明发展的路径和质量。
那什么的经济地缘才是最理想的呢?
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沿海大平原
(2)独占大河流域(大河最好是东西流向)
(3)适宜的气候环境,雨热同期
(4)矿产资源丰富,煤铁油气样样俱全
(5)广阔的领土、多样的地形气候
下面咱就一个一个详细聊聊。
人类最适合生活地形是沿海平原。
平原,是良好的农田,因为平原的条件相对于高原、丘陵、山地优厚的太多,一般大江大河携带上游的表层泥土来到下游平原并沉淀形成冲积扇,所以平原通常土壤肥沃,另一方面,平原地形平坦,交通发达,可以有效节省体力畜力及能源,大大减少交通物流成本,有利于人们的聚集以及农业的发展,是古代最理想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后也适合大规模机械耕种,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人口就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核心要素,庞大的人口就是一个文明抵御灾祸的核心支撑。
例如古代中国,依托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巨大产出,这片土地养育了超过草原几十倍上百倍的人口。也就是说,在中原大地,依托于沿海平原的民族是一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力量。因为西南东三面都安全,而北方面对的是人口只有自己几十分之一的威胁。那么,这支力量就有能力维持长达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哪怕北方草原的侵入成功,也都是为这个民族提供新鲜的血液和基因。因为人口太少,他们只能选择融入。历史上,这种故事太多·······
沿海,一是因为海洋的气候调节作用,能为农耕提供比内陆更适宜的水热条件。二是其漫长的海岸线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海运物流优势。
例如中国,其核心区——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直面太平洋,且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因此天然良港众多利于开展国际贸易。而沿海的优势条件使得这里发展经济有天然的物流优势,又可以加速整合。这些给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无可比拟的发展空间,也正是这些地区的腾飞带动着整个中国的崛起。
大河是文明诞生的摇篮。历史上黄河、长江、尼罗河、恒河(干一碗)等几大主要水系同时也是几大文明的发祥地。毕竟国家是文明的长子,身处同一流域的人类群落会不断交流,相互融入,最终团结在一起形成国家。
一个国家,拥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大河,在经济、军事上,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1)水土肥沃,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工业
大江大河通常具有水量大,流域面积广阔,就会冲出适合耕种的大平原,水流平缓,水量充沛,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养育众多人口。
进入工业时代后,其水资源对发展工业也至关重要。无论机械化工等重工业,还是服装纺织等轻工业,乃至芯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都十分巨大。也因此,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无一不是水资源丰沛的地区。
(2)东西流向,同一纬度便于凝聚统一
为什么大河最好是东西流向?因为这种东西走向的大河流对农耕文明是非常友好的。河流是东西走向,那么逐水而居的人们就处于一个大致相同的纬度线,维度相同意味着气候与降雨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东西走向的河流让上下游逐水而居的人们都是农业耕作模式,生产方式相同就容易产生凝聚力。就拿中国来说,黄河长江是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这两条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导致流域内粮食作物、生活习惯有很高的相似度,所以中国就比较容易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权。
(3)水域联通,航运便利
有大江大河就有水道,有水道就可以流通,带来巨大的地理经济便利。
在古代,得益于黄淮海大平原的平坦和长江河道密布,古代中国成为全世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家,北京的船能一路南下长江,甚至通过湘江到灵渠能直达珠江流域的广州。这极大得降低帝国内部沟通交流成本。
进入现代后,大河航运价值更加凸显。以长江为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国内河流,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水量大,季节变化小,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构成了一个总长超过7万公里、庞大而便利的水上航运网。3000吨级海轮可以上溯至重庆,5000吨级海轮可以上溯至宜昌,万吨级海轮可以上溯至武汉。从交通上来说,这相当于将中国的海岸线向中国国土腹地延伸了一大截,在经济、军事上,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4 )水利发电
大江大河大都发源于高原山地的特点。其上游通常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落差极大,可以建造水电站,可以给下游输送电能。如果形成了瀑布或者湖泊还可以发展旅游业。
(5)独占整条流域,避免受制于人
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而言,由于大江大河流域广阔,很少有国家的领土可以把一个水系流域完全囊括,这就导致了许多国家因为大江大河的水资源分配而产生矛盾。譬如埃及和苏丹,伊拉克,叙利亚与土耳其,伊拉克与伊朗。
可想而言,一个国家控制一个水系的全部流域是何等重要。
反面的例子如埃及,因地处尼罗河的下游,利用尼罗河水灌溉河流沿岸以及尼罗河三角洲,虽然地处撒哈拉大沙漠,但是人口规模接近1亿,要比其他的阿拉伯兄弟国家高出几个量级。然而令埃及郁闷的是其境内的河水大都来源于上游苏丹。所以埃及享受尼罗河带来的水资源福利,却无法保障这份福利,近几年埃及持续关注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水电站和水库的建设。
印度也是如此,由于其恒河下游被孟加拉占据,印度国内人口和农业中心的恒河流域也没有广阔的出海口(出海口大部分被孟加拉占据了),切断了恒河平原的海洋性,以致工业化发展所需的产业人口与物流速度无法有机结合,经济发展因此收到极大制约。
一个国家的核心区的纬度最好处于在20度到50度之间的温带/亚热带位置,温度光照雨量都正好。
例如中国有世最典型分布最广的雨热同期,雨季热季完美搭配且横贯国土南北,这点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粮食作物需要雨热同期,黑龙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产区,靠的就是季风气候带来的雨热同期。
世界上亚热带季风主要是华南、美国东南、南美拉普拉塔平原三块,这三个地方也都是妥妥的“产粮胜地、王霸之基”
领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土可以给予国家一个可以量化的力量,那么这个力量的公式应该是:国土面积*国土质量=国土力量。
而领土的价值所在,很大程度是受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国土质量很难有完美,南美拉普拉塔板块这种地质奇迹毕竟是少数。而国土面积越大者就越占优势。
很多国家气候、地形单一,注定意味着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一旦一个国家存在了多元地理条件,就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创造的无限可能。拥有多元的地理条件,是每个国家的梦想。
就拿中国来说,由于具有气候多样性与地形多样性。这就导致中国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世界上的大多数生物都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科研价值及高,通过研究不同的生物,可以发明创造许多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可以让中国养殖或者种植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譬如中国近几年建设了许多水产养殖基地,包括小龙虾,鱼类,贝类,水产养殖的市场占比逐年递增。
在种植业方面,得益于气候和地形多样性,中国境内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除此之外,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可以生产人身,新疆因为昼夜温差大可以生产美味的哈密瓜,而海南岛也可以种植热带橡胶和热带水果。如果世界某个角落培育出一种新的农作物,那么中国总有一个地方适合其生长繁殖。譬如日本在近代培育出耐寒的北海道水稻,因为东北环境和北海道类似,所以北海道水稻得以在中国东北迅速推广种植,今天中国东北也成了重要的水稻产地,产品驰名中外。
在工业方面,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多样性,也能让国家开发积累更多样的技术和产品,从而走向世界,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例如中国高铁,由于需要纵贯中国境内,就必须攻克在山地、冻土、高原、沙漠等一系列的地形带来技术难题,打造全天候全地形的解决方案。而这套方案一旦形成,就是天底下独一份,且可直接移植到全球各地。譬如向中东推广高铁,可以借鉴新疆和甘肃。向东南亚推广高铁可以借鉴云贵高原。向北欧和俄罗斯推广高铁,可以借鉴东北。如果是大平原,可以借鉴华北平原。如果是高原山地,可以借鉴黄土高原,甚至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
此外,国土面积大还带来一个优势:高容错率。
所谓高容错率,是指在面临全球经济波动、战争风险、气候灾害等威胁时,越大的面积就意味更多应对力量。
拥有一片深入内陆,类似地中海的内海,将会经济、军事上,产生巨大战略价值。
一是内海深入大陆,可以为周边区域提供良好气候环境。
二是能为国家提供极其便利的航运条件,
例如欧洲从古典时期就有很强的贸易和海洋物流经济模式和海洋文化,这不是它们的种族天生善于航海,而是它们得地中海风平浪静之航海之便、有全欧四通八达之内水物流之利(水运在人力风力时代乃至现代燃料时代都是最便宜和运量最大的物流模式)。地中海就是欧洲和近东民族的安全可靠的低成本的贸易通道!而且便利了它们的战争组织------防务资源的投送以及防务系统的低成本建设、而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头号基建大国,古代中国的经济和防务物流通过人畜力陆地运输为主,损耗大效率低成本高,中国大基建的目的是改善不便利于物流的地缘格局-----中国民族从古至今在基建上的投入的人力成本远超其它民族,比如大运河是规模最大的运河。
换言之,欧洲人有海洋文化,是因为他们有海洋经济,而他们能搞海洋经济,则是因为它们有犬牙交错的海洋地缘-------某种意义上地中海就是欧洲人零成本的天然京杭大运河。
大国的政治地缘,即是能够给周边的国家足够多的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地缘好,需要有几个条件:
核心区与其他大国拉开距离,可以极大避免域外大国的影响与纷争,大幅降低地缘压力。
例如美国当年最大的地缘优势是两洋的存在让其远离就大陆的纷争而迅速崛起。
反观欧洲,大平原从大西洋一直延伸至乌拉尔山,所以无论二战前后的苏联与西欧还是现在的俄罗斯与欧盟,彼此之间都面临巨大的军事威胁与防务压力。
在实力碾压周边小国的情况下,国境线离周边小国的核心区很近,便于施加影响
一个强国,其部分领土最好直伸入世界岛腹地,可以低成本地通过其影响世界各地,只要国家一起势,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因素这种影响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往欧亚大陆扩展,国力稍强时即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相当影响力,当国力强盛时一出国门即可控制世界海上交通要道、世界岛能源中心等关键节点,且所需成本远比离岸岛国的海洋霸权国家来得低,影响力控制力也不容易迅速衰退。
例如中国东临最大的太平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但西北地区直插世界岛中心地带,东南方向小国林立,这种地形在国力弱时固然压力极大,但在国力稍强时即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相当影响力,运筹天下。
结合前面的分析进行推演,咱认为理想的地缘国家方案有两种:
(1)方案一:“海洋之心”型(巨岛地缘)
优势:地处大洋中央,四面环海,大洋既为屏障,也是通途。
进可纵横四洋七海,设据点万千,海作棋盘,众岛为子,号令天下;
退则据守一州之地,沃土千里,坐拥宝地,自成一方世外桃源。
劣势:地理条件有点飄,孤悬海外,与世界岛的距离也是个隐患。
(2)方案二:"大地之王"型(次大陆地缘)
优势:次大陆地缘是半封闭模式的超级半岛,具备海陆复合型优势。
国土广阔,物产丰饶,论畜则牛羊成群,谈农则瓜果争鲜。
国境有山岭之险,平原之利、海运之便,金城千里,攻守自如,可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退可据崤函之固,拥天府之地,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君臣固守以窥天下。
进可振长策而御宇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包举宇内,威振四海。令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劣势:海陆邻国较多,地盘太好,周围群狼环伺,国力衰弱时易遭蚕食。
(1)半岛与大陆的连接形式
首先,次大陆作为一个超级半岛,其与世界岛的连接模式主要有两类:
(2)区位选择
其次,由于世界岛——亚欧非大陆挺大的,咱们需要从中先选定一个风水宝地,来安置咱们的“大陆之王”次大陆帝国。
那么潜在的备选区域有哪些呢?
以澳大利亚大陆为蓝本,构建一个巨岛型地缘的海洋霸权帝国。
一般来说,这种“巨岛”型海洋霸权,虽然四面环海,安全度极高,但一体两面,这种地缘也必然带有天生的缺点与隐患:
没办法,巨岛地缘的优劣势就是手心手背,一体两面。要构建理想的地缘国家,咱们只能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强,具体方案如下:
由于孤悬海外,远离世界中心、远离世界岛商业主航道,对世界岛施加影响的成本较高,所以专门进行如下强化设计:
1、爆人口:依托中部、东部千里沃土,将人口规模提升至20亿人规模。
记得咱开篇时说的么,地缘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地理,另一个就是人口。要知道,巨大人口规模,是足以扭转地缘的力量。
你说咱新澳洲远离世界中心?
就凭咱这里这20亿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咱在哪里,那里就是世界中心地带。
你说咱新澳洲远离商业主航道?
你看看咱这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哪怕人均GDP只有欧美一半,整个国家GDP及市场规模也是欧美的总和),哪条线路通往咱这,那条就是世界主航道。
2、布局“四王十二武海”,制霸全球主节点
在全球战略节点布局“四王十二武海”,为“海洋之心”霸权提供全球支点岛屿(利用上帝之手·地图编辑器搞一波骚操作),建立基地,作为战略支点进行力量投射,形成了世界布局。同时可以较为敏锐地发现各地新崛起的力量,及时将之扼杀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