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凯群,纺织机,影片,5分25秒,彩色有声、HD,2015
与江凯群交流是一种舒心的交流,他总是带着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对生活、艺术、社会都充满了热爱和积极地探索。他追求精神的满足,也关注现实的问题,并将人类学和民族志的思维方式代入艺术创作,思考着如何用绘画、影像、声音、科技等来讲述当下时代的故事。
作为艺术家,他希望用作品说话,证明自己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他人,他更期待通过自己的作品创造心灵的相遇。
“在创作的时候,我时常扪心自问:我的作品给了观赏者什么?一部影片可能片长三分钟,观众贡献了他们生命中的三分钟给我。匆忙而纷扰的世间,三分钟何其短暂。然而,观众站在一件作品前驻足,徘徊,或者留恋,身为艺术家,我能不能珍惜他们给我的时光,让作品成为一件‘礼物’。我能不能借由作品,丰富他们生命里的一刹那,我能否成就一次:短暂的心灵相遇。”
——江凯群
从料理到艺术的人生理想
相对于艺术,儿时的江凯群对料理更有兴趣,最早的人生志愿是当一名厨师,煮菜、做甜点,中西菜式都是他的心头所爱。当发现艺术可以用来说故事的时候,他开始对艺术产生兴趣。
准备考高中时,江凯群经历了一场“家庭革命”,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要去专门学习艺术的学校,因为这样便可以逃离数理化,尽情地沉浸到文学、历史和艺术中,这让他觉得非常幸福。顺利考入台北艺术大学并读完四年后,江凯群决定去法国继续学习。
“到了法国以后,我才真正去想‘当代艺术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因为在那里我受到了非常大的文化刺激。”大学期间,江凯群做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很纯粹的绘画创作,可到了法国之后他突然发现周围已经没有人在画画了,这使他极为惶恐:“大家把笔啊纸啊都丢到一旁,开始用讨论的方式在讨论艺术。这跟我想象的当代艺术和认识的创作完全是两码事,我好像在做人家旧时代的东西,那些跟不上潮流的东西。”这促使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跟当代艺术的关系,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认识到绘画等传统美术与当代艺术并非绝对割裂,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
▲ 江凯群,The Journal of the Zeelandia Fort,彩色,10分钟,影片,2014
留在巴黎的青春
“那个时候我觉得好快乐,胃和心灵都被喂得好饱,那里有世界上最好的演出,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表演,另外还能听到很多心灵丰富的人的演讲。”回忆在法国七年的那段时光,江凯群满脸幸福,“我住在一间小阁楼里,有时就会联想到贾科莫·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住在小阁楼的艺术家。“
他曾做过作品《第三人称的过客》。作品中,不同媒材的运用隐喻着时间性。“第三人称”所传达的情境正是江凯群留学法国巴黎时期的日常生活写照。同时,语言隔阂及异国文化也让他成为时而参与、时而抽离的局外人。
江凯群在法国七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把青春留在了巴黎。”在法国的七年,他跑遍了欧洲各地,现在却最想回到中国内地,“朋友们都说这里太美了,有太多有趣的主题,值得发掘和传扬的文化。”江凯群依然对世界与周遭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和热情,他觉得中国的壮阔和包容尤其珍贵,希望在这里吸取更多的养分,创作更多作品,串连起更多文化的交流。
▲ 江凯群,无题:马赛克,60 x 50cm,大理石马赛克,2016
▲ 江凯群,第三人称的过客,复合媒材,尺寸可变,2017
让作品成为一件礼物
首次参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江凯群很高兴,带来《纺织机》这件作品。《纺织机》是在法国富尔米(Fourmies)阿维诺斯生态博物馆(Ecomusée de l’avesnois)拍摄的。1950年代,法国小镇Fourmies曾有三千多人在此工作,而今沓无人迹,产业凋零,工人失业率极高。影片中,除了有纺织机运作的声音,江凯群更邀请了法国演奏家凯特琳芭莉丝(Catherine Brisset)使用法国新创乐器Cristal Baschet来一同演奏。他透过自己的敏感度,在纺织工厂中找到创意,最后以音乐和图像,将纺织的构造、工人的记忆,组合为一件充满历史感的音乐实验短片,使观者去注意到生活的美好与无限的可能性。
“在创作的时候,我时常扪心自问:我的作品给了观赏者什么?一部影片可能片长三分钟,观众贡献了他们生命中的三分钟给我。匆忙而纷扰的世间,三分钟何其短暂。然而,观众站在一件作品前驻足,徘徊,或者留恋,身为艺术家,我能不能珍惜他们给我的时光,让作品成为一件‘礼物’。我能不能借由作品,丰富他们生命里的一刹那,我能否成就一次:短暂的心灵相遇。”
跟《纺织机》一样,江凯群的其他作品都与不同的城市或乡村有一些关联,在或短或长的停留中,江凯群会进行一种类似人类学或民族志那样的田野调查,这对江凯群而言很重要,他常常会把用这种方式观察到的人或者人的精神带入自己的作品。“我最希望带给大家的不是跟纺织机有关,不是跟法国有关,也不是跟我自己有关的那些东西,而是希望看到这件作品的人去想一想生活周遭有哪些有趣的东西。也许在中国内地大山大水之间还隐藏着很多不知名但值得发掘的美,它会感动你,让你通过创作、通过艺术去感动别人。我希望大家像我一样带着开放的眼睛去看看世界上每一个地方。”
▲ 江凯群,纺织机,影片,5分25秒,彩色有声、HD,2015
像做饭那样去做艺术
做厨师的理想一直根植在江凯群的内心中,他总是拿做饭来比喻艺术创作:“不用特别去煎、煮、炒、炸,找对食材很重要,依靠食材本身的风味,只需要简单地加一点油和盐就能烹饪出相当好的美味。创作也是这样,其实不需要加油添醋,不需要做很多华丽的东西,就算用简单的方式也能呈现它的美。”
话虽这么说,但找到美好的“食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对于学习绘画出身的江凯群来说,创作方式从来不是单一的,他常常会结合很多不同的媒材,包括视频、照片、绘画、声音等,不过将这些媒材天衣无缝地组合起来也是很难的。在最近的一个项目中,江凯群开始做一个AR扩增实景的古迹导览计划,项目结合了影象、声音和文字等媒材,这让他更加意识到当代艺术其实并不是只针对于某一材料进行创作,而是可以把所有的材料进行盘点后,再来考虑如何讲一个故事。
江凯群手中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件持续多年的作品,他想要将台湾大溪的巨人节与法国北部的巨人节进行一种文化串联。“台湾的巨人节塑造的是我们中国文化里的关公,而法国的巨人节也做了非常类似的偶像崇拜,这种相似性让我非常吃惊,所以我希望把法国的欧洲文化跟我们的东方文化、中式的传统习俗、庆典做一个串联。”类似的创想和计划还有很多,江凯群总是在行走中和与人交流中找到艺术的灵感,发现生活的美好。在他看来,当代艺术的创作已变为与很多人的合作,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不仅需要艺术家自己的参与,更多的是跟众人的互动。
▲ 江凯群,L’Homme sans voyage,影片、砖雕90cm x 60cm,彩色,2分58秒,2017
Q&A
每件作品都是一件礼物
今:艺术是什么?艺术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江:我想要做艺术有个很深层面的原因,其实是来自于死亡。我希望用艺术来证明我曾经活着,我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浩瀚的宇宙当中,我曾经这么短暂地出现过。
今:怎么看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江:插花、挂画,我觉得这两件事如果能试着做做看的话,就会发觉艺术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很享受。
今:你的理想是什么?
江:我的理想是优雅地老去。我希望当我白发苍苍的时候也可以很优雅、自在、开心。
今: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
江:我觉得每件作品都是一件礼物,可能是给我的礼物,也可能是献给某一个人的礼物。
今:怎么看待未来的艺术?
江:我觉得未来的艺术有可能分成这两个部分,一是思考艺术与老龄化社会的关系,另一个是都市人对心灵的追求。
今:怎么看待未来的美术馆?
江:未来美术馆或许会利用自己的空间属性,变得很适合高龄者生活,增加瑜珈和一些律动性的活动和舞蹈。它会变成更开放,串连更多的媒介,同时管理的形式可能也会改变。
今:艺术家最需要的帮助和鼓励是什么?
江: 就我自己来说,也许是需要有画廊或者专业的艺术经纪人来扶持我继续走下去。
江凯群
Chiang kai chun
本科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ENSA Paris-Cergy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曾在纽约举办摄影双个展《凝视布鲁克林》,也与2016年在台北关渡美术馆举办个展, 同年也参加了台北双年展。
2018年8月,他作为“第三届王式廓奖”入围艺术家,参加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2018第三届王式廓奖暨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
为Ta投票
“网络人气奖”将由线上投票产生,截止到9月20日。点击江凯群,为他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由今日美术馆和王式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8王式廓奖暨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已于8月26日正式开幕。入围“2018王式廓奖”的艺术家有:蔡雅玲、付帅、江凯群、洛鹏、司建伟、田龙玉、王维思、王卓、叶甫纳、臧坤坤、张春华、郑达。“今日美术馆”公众号陆续推出12位艺术家个人特辑文章,带你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与内心世界。
“2018王式廓奖”最终获奖者名单包括:艺术奖(1名)、特别关注奖(3名)、现场人气奖(1名)和网络人气奖(1名),将于9月22日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揭晓,敬请期待!
2018王式廓奖
暨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
【主办机构】
今日美术馆
王式廓基金会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26日-10月10日
10:00-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1号馆3、4层
【颁奖典礼日期】
2018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