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几种易发病的防治
在肉鹅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几种易发病的防治,以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肉鹅几种易发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小鹅瘟。此病主要以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超前预防。万一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禽霍乱。此病系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精神萎靡、没有食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可用
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注3~4天,每天2次,并在饲料中加入0.02%的复方新诺明,即可控制本病。
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苗很易感染、表现为不吃食、口干气喘、颤抖、拉水样稀粪、头往后仰、痉挛抽搐、很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
连续喂3~8天,效果明显。
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米糠炒熟放凉后喂给,连喂两天可治愈。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肌注青霉素,也
可以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食物中毒。喂鹅的青饲料中常残留农药,往往引起中毒,若不立即抢救,将造成死亡。可用手把鹅嘴掰开,及时灌进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并且到河里放牧,让其自由饮水
,2小时后,中毒的鹅便慢慢恢复正常。
怎样提高肉用雏鹅放牧来增涨效益?
为降低饲养成本,雏鹅一般都采取放牧饲养的方式,之后再进行适当的补饲。一般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但要注意放牧时间、场地及方法等。
放牧时间
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时,雏鹅10日龄左右即可进行放牧,在夏季6日龄~8日龄即可进行放牧。首次放牧要控制时间,控制在每次1小时即可,天气适合可以按照每天两次进行
,控制好间隔时间,很好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根据雏鹅日龄增长再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在24日龄左右可以进行全天放牧。
放牧场地
尽量选择饲草量比较充足的场地,以适口性好的饲草为主的场地很佳。对于雏鹅来说,一般的饲草都可以进食,放牧场地在地势选择上要平坦宽广,避免较多的坑洼,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放牧区域划分,根据雏鹅日龄增长,选择不同区域放牧。放牧场地尽量安排有水源的地方,可找有池塘和河流的地方,也利于雏鹅饮水及清洗。
适当补饲
即使雏鹅全天放牧,也要适当补饲。通常补饲饲料以糠麸和秕谷为主,这样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补料应在下午鹅群归牧后进行,补料要参照鹅群放牧时采食青草的情况灵活掌
握。补饲饲料应包括精料和青料,按雏鹅的生长速度掌握饲喂量,精料可按50日龄以下每天补饲90克~140克,每天补饲2次~4次,50日龄以上每天补饲150克~310克,每天补饲1次~2
次即可。精料的饲喂时间控制在放牧前和放牧回来之后。
巧喂雏鹅有妙招
雏鹅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鹅时,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又由于雏鹅胃肠容积小,而消化
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雏鹅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2周龄内的雏鹅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
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雏鹅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鹅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
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鹅活动。
1~3日龄的雏鹅,由于体内有剩余卵黄提供营养,对饲料要求不高。但3日龄以后,在温度、湿度、光照适宜和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雏鹅的新陈代谢机能日益旺盛,生长
很快,而其胃肠容积小,消化力弱,因此要求品质好、容易消化的饲料;在人工喂养上要求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大小、高低适宜,摆放位置适当,分布均匀;饲喂时要少给勤添
,让每只雏鹅都能同时吃得好,吃得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