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特朗普通过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发出强硬信号:俄罗斯必须在10天之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8月8日是最后期限。否则将启动“二级制裁”核按钮。美方文件明确将此称为“最后通牒”,而非“善意倡议”。
两天后,白宫外交公文直抵莫斯科,威胁若逾期未签停战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铀矿出口加税100%,更狠的是对购买俄油的中印企业开征500%惩罚性关税。
8月1日,普京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不紧不慢地作出回应:“俄乌和谈继续,但俄目标未变”——十二个字轻描淡写,却字字千钧。
特朗普突然对普京下最后通牒,背后藏着中期选举的倒计时压力。2024年竞选时他曾夸下海口:“我上台,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问题!”如今执政半年多,战火仍在燃烧,这句承诺成了悬在头顶的政治利剑。
48%的美国选民认为“逼俄罗斯停火是白日做梦”,但特朗普别无选择。他需要向选民证明自己仍是那个能“搞定一切”的强势领袖,哪怕对手是普京。
军火商围堵国会山的警告更让局势复杂——“敢对俄妥协,立刻切断两党政治献金!”特朗普被夹在选举承诺与军工复合体利益之间,进退维谷。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悄悄与北约核心成员协商,承诺一旦乌克兰同意停火,将立即提供战后“安全保障框架”。这实质上是施压泽连斯基接受妥协,放弃“彻底胜利”幻想,换取“可控和平”。
普京的十二字回应看似平淡,却暗藏机锋。“谈可以,想让我认怂?门都没有!”——这句俄媒解读道破了天机。
俄罗斯的三个核心条件如同铁板一块:乌克兰必须彻底去军事化,永远放弃加入北约;白纸黑字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州“入俄”;西方立即解除所有制裁,恢复俄罗斯能源全球流通。
普京的底气来自战场捷报。恰索夫亚尔——这个顿涅茨克最后的要塞,俄军坦克已经碾过市中心广场。虽然乌克兰坚称仍在巷战,但整条战线确实在推进。
俄军每天向乌军阵地倾泻30000发炮弹,欧美紧急拼凑的1000亿美元武器援助,刚送抵就被摧毁三成。面对这样的战场优势,普京怎会在谈判桌前低头?
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在普京眼中不过是一场闹剧。俄罗斯早已布好经济防线:全国70%石油改走人民币结算通道,印度卢比买俄油翻了三倍。
全球30%的化肥、20%的小麦从俄罗斯港口运出,黑海运粮通道随时可封锁——这一招足以让欧洲超市断粮。
但俄罗斯经济并非高枕无忧。2025年6月,俄罗斯通胀率飙至7.3%,创三年新高。物价、油价、交通费轮番上涨,远东和西伯利亚边远地区民众抱怨声渐起。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3.4%,制造业开工率回到疫情最低点。制裁虽未击垮俄罗斯经济,但民众的日常生活压力正在积累。
普京发表讲话时,身旁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却发出不同声音。这位老盟友委婉表示:“应考虑分步骤、条件性停火的可能性”。
卢卡申科点出残酷现实:战争进入第四年,影响的不只是战场,还有后方的经济、物流、人道线。“哪怕是一条通道、一批物资的安全通行,都是推动和平的基础。”
白俄罗斯经济压力巨大,对欧贸易开始回暖,它需要喘口气,不想再被拖进这场没完没了的泥潭。卢卡申科没有奉陪到底,而是轻轻推了普京一把。
乌克兰内部也出现微妙变化。最新民调显示,28%的民众支持“条件性停火”,比例较去年同期的11%大幅上升。战争疲劳感已经从前线蔓延到普通家庭,人们更关心煤气账单、电费和避难所的床位。
特朗普在俄乌战场施压的同时,在全球贸易和科技战场同时开辟新战线。7月31日,他签署 “对等关税”行政令,将多数国家关税提升至15%,仅英国、日本等少数盟友税率稍低。
《纽约时报》称这是“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堪比1930年代引发经济大萧条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首波冲击已在美国本土显现:沃尔玛、宝洁等零售巨头宣布涨价计划,70%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成本激增。
与此同时,特朗普连签三道《AI行动计划》行政令。最具争议的是悍然禁止联邦机构采购“觉醒AI”——即包含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内容的模型。白宫要求删除AI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气候变化”等“意识形态内容”。
副总统万斯却在此时发表惊人之语:“如果因自我设限被中国超越,只能怪领导人愚蠢”。这位曾用侮辱性词汇形容中国人的政客,突然调转枪口批评本国政策,暴露了白宫内部的分歧。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国始终保持建设性姿态。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普京坚守地缘红线时,中国与印度共同推动“多边谈判平台”,为和平解决冲突提供新路径。
面对特朗普在AI领域的围堵,中国科技企业已占据全球40%的AI专利。当白宫删除“气候变化”字眼时,中国的零碳工业园区已投入运行;当万斯发表不当言论时,中国建成了全球最长高铁网、最先进电动汽车产业链。
在能源领域,俄罗斯被迫转向东方市场,70%的石油出口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变化无意间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削弱了美元霸权地位。西班牙等国在国际交易中减少美元结算比例,转向使用人民币结算。
外交舞台上,特朗普的三道停火令形同虚设;经济战场上,他的关税大刀反而伤及美国企业;科技竞赛中,围堵政策倒逼中国自主创新加速。
普京的十二字回应在莫斯科街头被印成标语,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布京娜在电视镜头前冷笑:“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早该料到”。美国商务部悄悄批准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口H20芯片,试图延缓中国自主芯片研发。
俄乌前线依然炮声隆隆,顿涅茨克的地平线上硝烟未散。这场以最后通牒开幕的外交大戏,终以各方回归现实收场——地缘政治博弈没有倒计时奇迹,只有利益与实力的持久较量。
信息来源:普京:如果有人对迄今俄乌和谈成果感到失望,那是因为“期望过高”
2025-08-01 21:06·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