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中国  行业  快速  设备  企业  上海  未来   

千面甘肃乡村——在烟火气中触摸振兴的脉搏

   日期:2025-03-20     移动:http://www78564.xrbh.cn/mobile/quote/33295.html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甘南扎尕那的碉楼上,雪山与晨雾交织的画卷中,牧民赶着牦牛群走向远方;同一时刻,陇南康县阳坝的溪水正叮咚作响,茶农的指尖掠过沾满露珠的嫩芽。曾经封闭的甘肃乡村正因旅游而改变,每一种地貌、每一缕炊烟,都在诉说着不同的乡村振兴故事。  

人们经常说,甘肃除了海洋什么地貌都有。多样的地貌让散落其中的甘肃乡村如同一本摊开的地理教科书。陇南宕昌的官鹅沟以“峡谷秘境”之名,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而在河西走廊的戈壁绿洲中,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复原让千年壁画“活”在游客的VR眼镜里。 

这种“一地一景”的格局,被甘肃提炼为6大开发模式:景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生态康养型……从藏寨的酥油茶到陇东的浆水面,从麦积山的民宿到河西走廊的星空营地,甘肃用地理的多样性,编织出一张覆盖黄土高原、青藏边缘、戈壁绿洲的旅游网络。 

图片

以前只有本地人的乡村,现在却停满了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2019年至2024年,甘肃乡村旅游省外游客人次从1500万增长至2726.13万,增幅在80%以上。

青年群体热衷在甘南扎尕那的草甸上搭帐篷、办音乐节;银发族偏爱陇南康县的茶园慢生活;研学团队则涌入天水麦积山,在石窟壁画前上起了“行走的美术课”。 

图片

与此同时,乡村正成为年轻人的“新舞台”。陇南成县纸坊镇的安高好,创办再生资源公司,将小麦秸秆变废为宝,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而成县纸坊镇梁河村的梁兰兰则带领村民种植艾草,研发足浴包、艾绒枕,让野草变身“黄金草”。

据统计,甘肃全省乡村旅游合作社中,超三成由返乡青年主导,他们用抖音直播卖山货、用5G技术打造“文化数字剧场”,让古老村庄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火花。 

乡村旅游还改变了乡村的产业结构,带动了产业的跃迁。陇南康县的茶农将采茶体验包装成研学课程,游客亲手炒制的茶叶贴上定制标签;敦煌周边村庄借力莫高窟IP,开发壁画临摹、泥板画创作等沉浸式项目。

图片

数字是最有力的叙事者。2024年,甘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6亿人次,游客旅游花费达553.17亿元,较2019年增长63%。

当扎尕那的星空下响起原生态歌谣,当麦积山的民宿亮起暖黄的灯光,当返乡青年的直播间里艾草枕头被抢购一空——这片土地正用它的多元与活力,证明着“乡村振兴”不是蓝图,而是触手可及的烟火人间。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quote/33295.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