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中国  行业  快速  设备  企业  上海  未来   

2025年恩平市10件民生实事新鲜出炉,你最期待哪一个?

   日期:2025-03-19     移动:http://www78564.xrbh.cn/mobile/quote/33285.html

3月5日上午,恩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票决确定恩平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主要涉及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就业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污水治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安居保障等领域。


一、加大老年人关怀服务力度


为至少169名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服务,实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超过40%,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少于272人次,实现全市养老机构院长和养老护理员全员培训上岗。加快推进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评定为一级以上服务等级的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全面健全老年助餐服务激励引导机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示范引领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积极性,在全市范围内运营不少于21处老年助餐服务点。


二、提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


保障各类底线民生发放标准,全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95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520元,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2375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20元、280元。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高效处置预警信息,实施精准化救助。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实现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全覆盖。


三、提升稳定就业保障水平


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300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1300人次以上。完善1个“就业驿站”建设,就近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服务。搭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精准就业匹配服务,为外卖骑手、即时配送骑手、网约车司机、同城货运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开展职业伤害保障。全市募集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50个。优化恩平市工会“爱心驿站”的公益服务和管理机制,升级拓展2家智能化驿站特色服务功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全天候服务约5000人次。组织移动体检车开赴工业园区、企业、快递外卖的物流站场等,为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开展免费体检约100人次。


四、推动构建高质量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推动圣堂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实施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水平。升级建设1所义务教育乡村温馨校园。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提标后惠及残疾学生159人。推动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接受矫治教育转化不低于6人,实现专门学校毕业生重复犯罪率下降5%,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下降5%。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活动12场。


五、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推进医保服务便捷化


聘请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专家到恩平市担任首席专家。拓展医保报销范围,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职工医保1万元、居民医保5千元。提高职工医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56万元提高至58万元。


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5.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2座。持续做好恩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建充电桩160个,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全市新增30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切实解决群众“充电难、充电贵、充电不安全”的问题。


七、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25年新建3.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1.5公里供水管网。新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25公里;改造污水老旧管网2公里。新增城区雨水管网4公里,改造雨水管网2公里。


八、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加大对辖区市场食品安全抽查检查频次,全市完成不少于2035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6.5批次。在全市农贸市场(含商超)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全年快检不少于67812批次,并及时公示快检信息。完成药品监督抽检60批次。


九、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完善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建设,依托1支专业服务队伍和1个线下服务阵地,定期开展关爱帮扶、安全教育、心理疏导、防性侵防欺凌等少年儿童自护教育系列活动,通过12345-5咨询服务热线向青少年免费提供心理疏导。恩平市“舒心驿站”年咨询服务数不少于80人次,个案服务数不少于8宗,团体辅导数不少于4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不少于12场次。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培训,覆盖约260人次。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织开展15场次专题教育、家长课堂等活动。


十、提升城乡安居宜居保障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quote/33285.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