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咱们提到“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港股和A股市场迎来较大分化,而机器人概念高位跳水以及市场成交连续回落之下,需留意短期情绪的回落以及高位个股杀跌的可能。”今日市场看,港股一度冲高杀跌,而A股也是一度下挫,科技主题一度全线熄火,而消费主题迎来资金承接。至此,本周洗盘调整依然在途,但科技股是否就此熄火以及消费热点能否承接,或许仍需保持观望。
今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一,开盘一度上行后随即掉头向下,随后迎来单边下跌。盘中,科技股全线下挫,而消费板块迎来回升。午后,指数继续走低后,随着银行等板块的提振迎来回升,而此后机器人等科技股探底回升下,指数再度上行中强势翻红。
全天,市场盘中的大调整符合预期,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1、科技股高位回调压力释放:前期AI算力、机器人等板块积累较大涨幅,部分个股估值透支业绩预期。例如,五洲新春等机器人概念股因墨西哥工厂业绩不及预期跌停,引发资金对科技股业绩兑现能力的担忧;
2、资金短期获利了结:港股科技股午后跳水(恒生科技指数跌 3%),因新品发布会利好兑现后大跌近9%。虽然港股科技股一度回升,但短期大幅波动下,反映市场对题材股的博弈性降温;
3、外部风险扰动: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加征关税,叠加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A 股科技板块首当其冲。
今日市场另一大看点就是市场热点的转换迹象:
一方面,科技股大分化下或从估值驱动到业绩验证。AI 算力、机器人板块集体调整,五洲新春、博创科技等跌幅居前,显示资金正从纯题材炒作转向业绩确定性更强的标的。而指出,当前 AI 已进入景气验证阶段(类似 2013 年 TMT 行情),未来行情或 “由硬到软”,重点关注端侧设备和应用场景(如 AI + 家电、服务机器人);
另一方面,消费板块逆势启动,或是政策催化与估值修复共振结果。旅游、白酒、食品等板块走强,庄园牧场、海南发展等涨停,主要受益于五部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刺激,叠加港股消费 ETF(513230)获南向资金抢筹(年内净流入超 2500 亿港元)。德邦证券分析,餐饮供应链企业估值已处历史低位,若终端消费回暖(如蜜雪冰城融资认购超 1.77 万亿港元创纪录),龙头公司或率先受益;
此外,科技股内部大分化下,固态电池成为新风口。、等大涨,消息面上,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装车、2030 年量产,叠加等车企布局,行业产业化进程提速。
今日市场一度杀跌之下,市场比较关心短期的整理问题。实际上,如果短期市场成交依旧保持,那么指数调整空间相对可控,而热点可能进入短期的轮动期。
首先,当前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更多是科技主题的结构性调整。技术上,沪指短期支撑位或在 3300 点(20 日均线),创业板指 2200 点附近存在技术支撑;
其次,热点方面,政策利好叠加估值修复,消费板块可视为短期避险选择,但持续性需观察终端数据改善。而科技主线虽然大分化,但全线熄火概率不大,AI+、机器人、新能源车(固态电池)等方向仍是产业趋势主线。认为,港股 “AI 含量高” 的特征仍具吸引力,算力、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或存结构性机会。
总之,综合海内外因素及A港股短期的回落,短期市场阶段性回撤需求渐增,震荡调整或已开启。不过,此回撤属洗盘,能消化获利盘、助力筹码换手,为后续再度上涨打下基础。鉴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短期内,应合理控仓,减持涨幅大、估值高的股票,关注资金流向与政策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从中期看,市场仍有上行基础,可积极布局科技、消费、大金融等板块,把握经济修复与政策提振下的轮动机会,通过分段博弈或组合配置,抓住整体修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