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中国  行业  快速  设备  企业  上海  未来   

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 货币基金等收益或受到冲击

   日期:2025-03-03     移动:http://www78564.xrbh.cn/mobile/quote/32995.html

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连发两份重磅倡议,分别是《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此两项倡议发出,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规要求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被纳入自律管理,或会对现金类产品收益带来冲击。

定价规范 减缓银行负债压力

《倡议》所称“非银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含非法人产品)的同业存款。其中,非银金融机构是除银行外持有金融机构牌照的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利率自律机制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主要体现支付结算属性,应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充分体现政策利率传导。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本轮压降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实际上是为了减缓银行负债端的压力,更有效地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同时利好银行股估值,有利于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

压缩套利空间 维护有序竞争

权威人士表示,当前,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不跟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动,导致滋生套利空间。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央行政策利率从2.2%降至1.5%,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基本不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化,始终维持在1.75%左右的水平。据了解,个别财务公司、理财子公司在某银行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近3%,而四大行一般性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1%。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不动,吸引部分存款绕道基金、理财存入同业,推高整体负债成本。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引发多种套利模式。如企业存款通过绕道财务公司变成同业存款,可赚取超过100个基点的利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引导金融基础设施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利率走廊下廊)联动,以及引导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联动,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维护理性有序的竞争秩序。

新规对现金类产品收益影响有多大?

那么,当前非银同业存款规模有多大?华源证券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规模或达15万亿元。华源证券研究所固收廖志明研究团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股票及期货保证金存款规模5万亿元左右;今年三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存款合计7.31万亿元,今年三季度银行理财持有的银行存款规模或达8.2万亿元。可以看出,理财和货币基金持有的非银同业存款规模较大。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quote/32995.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