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内忧外患中宣布辞去执政党自由党党首一职,这也意味着他九年多的执政生涯即将走向终点。
香港《南华早报》1月7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特鲁多任内,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恶化,他的辞职重新点燃了两国关系“反弹”的希望。
不过,也有美国学者指出,加拿大保守党很有可能赢得今年的大选,届时加拿大政府和即将上任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会更加一致。
“渥太华应向阿尔巴尼斯政府学习”
2015年11月上台的特鲁多目前是七国集团(G7)中任职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他6日表示,在自由党新任党首选出前,他将继续留任总理。
复旦大学教授、国际关系专家沈丁立对《南华早报》表示,如果渥太华方面愿意软化其反华立场,加拿大政治领导层的变化可能为加拿大和中国提供一个缓和紧张关系的机会。
“下一届(加拿大)政府应该意识到,渥太华目前的做法行不通,应该调整和中国打交道的方式。”沈丁立说。
2018年12月,加拿大警方应美国要求,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途经温哥华机场转机时,对其无端拘押逮捕。此后中加关系螺旋式下降。
沈丁立表示,中加关系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美竞争升级、华盛顿要求渥太华在内的盟友“选边站”的结果。他表示,未来的加拿大政府应该更为谨慎地平衡中美关系。
“加拿大在国家安全和其他关键问题上与华盛顿保持战略一致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和中国的关系。”沈丁立说。他表示,纵然加拿大国内充斥着反华情绪,渥太华仍应该向阿尔巴尼斯领导下的澳大利亚学习。
沈丁立将中加关系和中澳关系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和莫里森任内,澳大利亚政府在华为、台湾和香港等问题上追随华盛顿,导致中澳关系恶化。但是,当2022年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时,澳大利亚意识到敌对竞争对双方都是有害的,开始在不放弃自己“价值观和原则”的前提下,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了不那么具有对抗性的方式。
“他们(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软化语气、采取和解的方式和象征性的姿态,表现出足够的理智。在经历了一些曲折后,与北京的紧张关系已经大大缓解。”沈丁立说。
他认为,如果未来加拿大政府愿意做出一些改变来修复两国关系,中国可能会积极回应,“但如果渥太华不做出改变,北京几乎肯定会坚持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