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9日)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诞辰,上海译文出版社借此机会推出她的《青春手记》,共计7卷,总共60万字,收录了她1926年到1930年间的私人记录,忠实呈现了波伏瓦如何从一个懵懂迷茫的资产阶级小姐蜕变为朋友口中的“海狸”——一个自由、独立、清醒的女性。
写日记的意义
西蒙娜·德·波伏瓦一生有过三个时期曾求助于写日记来帮助自己面对“人生的断裂”,分别是进入索邦大学求学期间、二战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其中记录她青春韶华的《青春手记》于其诞辰100周年时在法国出版。波伏瓦青春时代的手记现存第2-7卷,第1卷遗失。
波伏瓦在1928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回忆道:“1926年……我开始记日记,但在圣热娜维耶芙图书馆弄丢了。不过我又重新开始写。”
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都是在普通的细方格笔记本上写就的,每页分为两栏,左边较小的一栏是阅读摘抄,右边较大的一栏里是日记,有时也会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底稿、小说构思的提纲、学习计划或年度总结。
原版在法国出版时合为850页的厚厚一卷,中文版回到了波伏瓦手记的原初形态,将这个大部头还原成了单卷形式。
“你们将要读到她的日记,是她用钢笔在一本本硬皮练习本上写成的,本子是在拉丁区屹立不倒的吉贝尔文具店买的,她把日记编了号,第二到第七卷。”(出自《青春手记》导言)
在装帧形态上,采用平装+函套的形式,精致便携,毕竟波伏瓦当年就是将这些或厚或薄的手记本随身携带,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卢森堡公园的露天座椅上、索邦大学的讲课声中想写就写,直抒胸臆。
除了现存的第2-7卷外,另附第0卷,收录波伏瓦的养女西尔维·勒邦的长文导言,回顾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程,以及近30幅珍贵照片和文件资料(波伏瓦大学入学照、与友人的合影、学士文凭、来往信件、朋友送给她的涂鸦等),大多为首次公开发表。
不断回望,塑造自我
波伏瓦不仅在手记中记录自己的迷茫和思考、希冀和悲伤、友谊和爱情,还常会重读自己的手记:“我重读去年的手记。我那时的内心挣扎要比今天激烈得多!我也没有现在这么独立,那时我对自己也不确定!现在我拥有我自己,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在实现自我。”(1928年3月26日)
“我越追溯过去,越常翻阅过去的手记,我就越明白,我曾希望他就是我的人生,而我从未因此感到满足。”(1929年9月19日)
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回望中,她渐渐看清楚了自己,也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有意思的是,她还会跳脱出来,在过去的文字边上饶有兴致地留下“旁批”,仿佛在看另一个人的经历,并加以评论和感叹。这种抽离的态度发展到最极端的时候,她甚至一人分饰两角,在手记里写下“站在二十岁的门槛上与自己的对话”:这一个“我”悲观迷茫,另一个“我”接纳她安慰她;这一个“我”怀疑信仰,怀疑一切,另一个“我”质疑她、挑战她,两个“我”就像左右手在互搏,虽是一场游戏,却针锋相对,毫不留情。
她始终在监督自己,不仅蔑视一切,还蔑视自己的蔑视。经过在手记里一次又一次刻意练习和强化,这种自我剖析和自我审视的习惯终于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并令她受益终生。
正如波伏瓦的养女西尔维·勒邦说的,“但凡她要接受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都会首先尝试打破它。但凡她认为自己有理,都会思考与自己相反的观点”。
整整6本手记,从1926年到1930年,几乎每天都不中断,一开始的惶惑摇摆让位于清醒明晰。她阅读、感受、评判、写作、自省、制定计划,所有这一切都由一种意愿引导着——执着地成为自己。
做我自己,我愿意开始这伟大的历险
《青春手记》正是围绕着这个终极问题展开: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
1926年,波伏瓦进入索邦大学学习,与家人的关系急剧恶化,仿佛发生了“断裂”,她越来越无法忍受她出身的那个圈子,而是决定自己的人生不再是规划好的那条路,不再是从出发时就能预知一切的路,而是一条未曾有人走过的路,只有自己的每一步才能开辟。
“而在这片荒芜的世界里,草木不生,只有我时不时冒出来的自尊才能成为其中唯一的绿洲。”
可以说早在成为存在主义者之前,她已经萌生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她在1926年8月17日就写下:“我的存在是由我完成的行为和我说的话来确定的。”没有人可以担负起她的人生,没有人可以替她做出选择,年纪轻轻的她在那时已经下定决心,愿意孤立无援地创造自己生存的意义,并承担起随之而来的焦虑、孤独和风险。
当然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自我怀疑、迷失惶恐和绝望消沉,即使对于早已知道大结局的我们来说,阅读手记中记录的每一次绝处逢生也仍然会感到惊心动魄。从一开始想要写作但担心自己想写的都已经被写完了的懵懂少女,到最后坚信自己的丰富值得被诉说被听见,并会成为许多生命汲取能量的源泉,正是在质疑反思中、在退一步进两步的拉扯中,一切在她身上逐渐成形。
《青春手记》将年轻少女的脆弱和迷惘转化为丰富且激发共鸣的乐章,我们将一页页地见证波伏瓦的诞生,见证她如何寻找自己、创造自己、确立自己。
就像法国《费加罗报》评价的:“一开始,她只是想成为自己,最后却改变了世界。对人类来说只是一小步,对她来说是一大步。十八岁时,她打的唯一一场仗就是努力成为她自己。她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