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块的洗衣机,爆品逻辑是什么?
拼多多有了200块的洗衣机,而且生意不错,还没有啥投诉!
为什么呢?
因为它卖的是“阉割版洗衣机”,去掉了包括用于静音、智能等大量功能。非常适合那些对于安静没有需求的用户。
什么用户不需要静音呢?
五环外用户。
城市里的顾客,他们需要的洗衣机,要静音,但五环外的顾客不需要,他们甚至觉得有台洗衣机在院子里大功率地洗衣服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就像当年谁家院子里有一台拖拉机在吼叫一样。他们的洗衣机可以在院子里边洗衣服,边喂猪,他们不需要静音。
这就是200块洗衣机走俏的逻辑。
2、面条换米线,老板的逻辑
一个卖牛肉面的老板,在加入美团后,就把主营从面条换成了米线。
为什么?
因为米线更好吃吗?
错了,因为米线更适合外卖。米线泡久了,不会像面条一样烂掉。
这是餐饮老板的逻辑。
你会发现电商时代,产品要学会迎合渠道!
但其实,需要迎合渠道的,岂止是电商时代?
比如说餐饮吧,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餐厅可不是一个吃晚饭和吃中午饭的地方,餐厅几乎都是用来宴请和聚会的。
为什么呢?因为餐厅太分散了,因为那时候没有所谓的购物中心,那时候只有百货商场这种东西,百货商场里只卖东西不做餐饮,餐饮都是在马路边上或者自己有独立的酒楼。
因为没有购物中心这种收集顾客的渠道,餐饮也就无法聚集,餐饮无法聚集,顾客就没法把自己的正餐交给餐厅来做,因为专门去一趟餐厅一个是没啥可挑选的,时间成本上也不值得,当然那个时候人们的收入也没那么高,所以去餐厅一般就是请客或者聚会。
所以那个时候,餐厅就是做宴请的,因为它的渠道决定了它只能做宴请。宴请的餐厅,它的菜应该是大菜,它的菜单应该要多,它的装修要富丽堂皇,它要有大圆桌,要有包间,那个时候只能这么做。
但是购物中心发展起来之后,忽然就有一个大家愿意聚集起来吃饭娱乐购物的地方了,渠道突然发生了变化,餐饮也就面临着产品的开发问题。
购物中心的餐厅,满足的是大家小聚、吃饭的需求,原来的宴请餐菜太硬、桌子太大、餐单太多,不符合三五个人就餐的需求。大家要知道,西贝原来就是3000平米的大宴会餐,它有400多道菜,可你看现在西贝的餐厅,已经小型化了。
视觉变简约,装修变时尚,餐单变简单,菜品变精致亲民,灯光变明亮,餐厅面积变小,桌子从圆桌到方桌。这都是西贝的变化。
西贝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什么样的?
他们先在北京财富中心开了一家实验店,成功之后就迅速推进购物中心,从宴请餐做成正餐了,这是必要的测试过程。
渠道变了,如果产品不变,那就没有机会了。
新的渠道往往带来新的机会,老的品牌没有抓住,也就慢慢过去了。在宴请餐饮时代,流行的品牌是俏江南、小南国、全聚德、大董烤鸭这样的餐厅,但后来购物中心把餐饮带入正餐时代,当红的品牌变成了外婆家、西贝、云海肴、太二等等。
3、如果渠道比品牌更强势,为何不顺应渠道做产品呢?
今天,顺着这个思路,你的产品,要怎么做呢?
如果你希望通过网红带货,那你就要分析:网红带货时注意介绍什么?你要如何让网红在介绍你的产品时,“有的可说,有的可讲”?你是不是可以让这些带货达人来教教你,哪些产品容易火?然后反过来设计那些当前最受青睐的款式?
我们回到开头说的200块的洗衣机——
如果放到京东、天猫,恐怕200块的洗衣机卖不动。
如果拼多多卖和京东、天猫一样的同款洗衣机,拼多多带不动。
正是因为拼多多这个“五环外”的渠道,与200块的适销洗衣机的组合,才能打下这一席之地。
你的渠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