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公司  中国  行业  快速  企业  上海  设备 

三菱EVO的进化之路(上)

   日期:2024-10-23     移动:http://www78564.xrbh.cn/mobile/quote/21782.html


 

初代马力惊艳四座

为了征战WRC A组赛事研发的第一代EVO,在1992年正式亮相,250匹4G63T引擎,配合Lancer的小体积车型,加上铝合金引擎盖、轻量化车身设计,能实现0.2:1的马力重量比。

 

直观点打个比方,在马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它驮的东西越少,就能跑的越快。


初代EVO相当于每匹马,只要扛5公斤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没怎么扛东西了,跑的就算是快了,比例是很惊人的。

 

没概念,做个对比,17款高尔夫R,马力重量比也只有0.18:1,略逊于初代EVO,年代相差好多年了,但是光出色的动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出色的动力和系统使EVO获最强街车美誉

为了配合强大的动力,EVO为全车进行了刚性强化处理,全新的悬架系统,双活塞卡钳通风碟刹车系统。

 

VCU粘性连轴器和中央差速器组成的全时四驱系统,再加上密齿比的变速箱,和后轮LSD,让EVO很快赢得到了2.0升“最强街车”的美誉。

 

销量上的成绩也很优秀

这个让三菱打算为了迎合WRC规定,弄出来的这么个玩意儿,它拿出去随便卖了卖,量产版的EVO,竟然成为最大的黑马,2500台直接抢光了。

 

原来就是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卖到2500可以参加比赛,现在这车子卖得很好,三菱紧急追加生产2500台,又一扫而空。

 

初代EVO完全可以说在销量上是大放异彩了,比赛还没搞什么东西,车子倒是先买掉了,不是好事情嘛。

 

但是驾驶体验却是差强人意

初号机是卖的好的,但它也不是完美的。这个车子因为它太过极限的追求竞技性能的,普通人开起来很难,很难驾驭。

 

而当时日本国内的媒体甚至给出这样的评价:这台车过于极端,根本就是台纯正赛车,别说普通人,就算是车手,也要打起12分的注意力。

 

这到底是夸人还是骂人,你自己品味可以给我留言。

 

三菱听取意见,改良引擎和悬吊系统

三菱也没有闭门造车,它们听取了媒体的意见,安排上了。

 

1994年1月17号,全面型进化版的2代目上线了。


进一步改良了引擎的性能和悬吊系统,成功刷洗了“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的恶名,被车手称为“可以像操控意识一样操控自如的究极赛车。”

 

看得见的地方,三菱把EVO的轮胎给加宽了,抓地性能提升、轮距加大10毫米、前后轴距分别加大15毫米、10毫米,让车子可以更好地匍匐在地上。

 

看不见的地方,悬吊系统增加了防倾杆、摇臂,避震器也进行了改良微调,LSD改成1.5向机械式,大幅提高过弯的时候的可控性,再匹配260匹的最大马力。

 

改良的EVO 2销量不错,但赛道仍不行

简单来说,EVO 2就是一台加速更快,转向更精准的赛道机器了。

 

不过虽然车子不错,但是车手缺乏适应时间, 2代EVO虽然卖是卖的不错,赛道上面没什么好成绩。

 

面对强敌,三菱不屈不挠造出了3代

再一个,当时有着绝对赛道统治力的斯巴鲁Impreza,正在想方设法把EVO送它上路,让它消失在它的事业,「嗯哈」就是这种感觉。

 

三菱,咬紧牙关不认输,就埋头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终于在1995年,搞出了EVO 3。

 

3代不是人们所想的仅仅只更改了外观

大家都以为EVO最大的变化在于它的外观性能了,就是英特尔挤牙膏了,实际上三菱研发部门还是诚意十足做足功课的。

 

前车头左右两侧加了进气口,改善引擎、刹车系统的冷却效能,这风不是可以吹进去,它就强化赛事末期的车辆可控性了。

 

同时尾翼加大到和车体同宽,确保更好的下压力,还带起了一股小风潮,大家都改成这样。

 

动力方面也是提升很大

在动力方面,涡轮口径由原本的65毫米,增加到68毫米了,改良了引擎活塞、连杆、曲轴,把引擎压缩比从8.5一直搞到9.0。

 

第3代EVO研发周期比较短的,但刀刀见血,拳拳入肉,每个改动都是为了,你能不能不把我当只蚊子打,要去赢得。

 

三菱终于尝到胜利的滋味

终于1995年赛季,车手Kenneth Eriksson,驾驶着EVO赢得了澳洲站和瑞典战的胜利。

 

一直被斯巴鲁吊起来抽脸的EVO,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滋味。赢了之后,三菱就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了,敢于做出更加激进的改变了。

 

1996年的第4代,与其说是进化,倒不如说是基因突变,它们针对比赛的需求重新的设计了一个整车平台。

 

4代在可塑性方面比之前的高出一截

由于4代是以参赛为考虑而生产的嫡系车型,前3代都是先有市面上卖的量产零售版,再进行改装的,算是义子。

 

这个算是直接生出来就干这个的,所以说在基础可塑性上面, EVO 4就比它们的前辈高上一截了。

 

之前大型化中央冷却器放不进去、降低损耗的进排气系统塞不进去,双涡流涡轮、高角度凸轮轴要放进去好像位置不对,现在统统都塞的进去了。


这个让4代EVO成功实现280匹的最大马力。

 

连续4年的夺冠使得三菱名声大响

还有一个地方,三菱勇敢的拿出了全新开发的主动后桥控制系统(AYC),取代了原本传统的LSD。


就是靠了这个比较火拼的,甚至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三菱真的是在拉力赛上面得到回报了。

 

在车手Tommi Makinen的驾驭下面,连续4年勇夺世界拉力锦标赛,年度车手冠军宝座。


三菱Evolution的名字因此红遍全球,成为诸多高性能车迷的追捧的爱车之一,基本上和开车、赛车有关的片片里面,Evolution都是会出来的。

 

可以说第4代是家族里面最荣耀的车型,也是最有故事的这么一款车。这一天,斯巴鲁的生命终于抵达了终点,而EVO将冠冕为王,进化了。

 

但马力限制让EVO被迫落寞

第4代EVO,它这个成功倒是没有冲昏三菱的头脑,反而是大大激发了三菱的野心,它们是想要这个EVO再快一点。

 

但是不巧的是,EVO在最好的年代遇上了最大的变故,环境污染问题、大马力车延伸出的飙车党高死亡率问题。


当时日本政府直接就马力限制令了,也就是说,日系车厂的280匹君子协定,就是不能超过这个了。

 

EVO就像是一名忠诚的武将,有心杀贼却被12道金牌逼得无处使力,只能在家里抠算盘,练人家「嘿嘿嘿」。

 

但三菱总能找到奇怪角度突破困难

侏罗纪公园里面,说到一句话过,进化的真谛就是“Life finds a way”,三菱总能找到一个更奇怪的角度,让这个EVO进化下去。

 

这一代的EVO,三菱虽然是没有办法继续增加马力了,但是悄摸摸悄摸摸地把最大扭矩给它提升到373牛米了,这又避开了马力限制令,又增加了车辆的实际低扭性能。

 

另外除了常规的制动、悬挂,电子系统升级,这一代,它还强化了空气动力系统。

 

5代在巨多的阻挠下实现翻盘大逆转

相比于4代,5代目的后尾翼进化成了可四段调整的水平翼了,让它能在更宽的速度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底盘下压力,有效解决了部分情况下,抓地力不足的问题。

 

这个改变让EVO 5,赛道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个时候WRC比赛它们是又赢冠军,然后拿下了这个年度车队总冠军。

 

算是在斯巴鲁Impreza的阴影下,完成了惊人的WRC车手、车队双料冠军大逆转。

 

最强街车的美名还在继续

零售版的6000辆EVO,一如既往的和以前几代一样的,出来就木有了。5代EVO算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强街车了。

 

最强街车的名声也成为了EVO的传统,一直延续到9代EVO的身上。车迷朋友们还流传着一句话,敢对迈凯伦P1竖起中指的,就只有1100匹的Evolution了,这样的话。

 

口口相传的这种美名,进一步帮助三菱,建立起了运动、可靠、性能,这么一个品牌形象。


不过有些朋友说,进化的终点就是死亡,这个观点在EVO 10上面也不出例外地应验了。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quote/21782.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