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动手做是最棒的学习。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三年一班的同学们,在这个暑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们一头扎进科学实验的世界,用“玩”的心态探索原理,用“做”的方式理解科学,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有料”。
科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孩子们手中跃动的火苗、流淌的液体和神奇的“魔法”。
郝彧博的“蜡烛吸水”实验令人惊叹: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玻璃杯内气压降低,盘子里的水便被“吸”入杯中。
樊昊天的“牛奶密信”像侦探故事:柠檬汁写在牛奶上的字迹遇热显现,原来是牛奶蛋白质的奇妙变化。
李承泽的“覆杯实验”颠覆常识:一张薄纸片竟能托住整杯水,背后是看不见的大气压力在“撑腰”。
还有“火山喷发”的壮观、“会站立的牙签”的惊奇……每一次动手,都在孩子们心中投下一颗好奇的石子,激起探索的涟漪。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8/06/213006352.jpg" />
探索的热情不止于实验台。孩子们用镜头和画笔,将发现的过程与惊喜凝固下来。
精心拍摄的实验短片里,郭柏然专注操控“竹签上的水滴”,李承泽稳健展示“覆杯”过程,稚嫩的解说声充满自豪:“大家看,这一步要慢慢倒,不然水会洒出来”“奇迹马上来啦!”
图文并茂的小报更是精彩纷呈。有的详细记录实验步骤与感悟:“当看到水被杯子‘吸’进去时,原来科学真的藏在生活里。”有的致敬科学家,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最受欢迎,孩子们从中明白: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改变世界的真理。周玺月的“橘子的秘密”小报尤为严谨:通过对比带皮、剥皮橘子的沉浮,并用插图标注橘皮气孔,清晰揭示了密度与空气的秘密。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8/06/213007532.jpg" />
科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一张张亲手制作的科学主题书签,成为知识的随身伴侣:描绘着精确轨道的太阳系行星图、摘抄着科学名言的箴言卡、记录植物生长的漫画故事……夹在书页间,随时点燃对科学的向往。
阅读科学书籍后的读书小报,则展现了更深的思考。孩子们摘录“昆虫记里的蜜蜂如何传递信息”、“宇宙中黑洞的奥秘”,并写下感悟:“原来小蜜蜂是大自然的数学家,它们的蜂巢都是六边形的!”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8/06/213007252.jpg" />
这个暑假,科学实践如清泉般滋养了三年一班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不仅记住了现象与原理,更握紧了“提出问题—动手验证—得出结论”这把探索的金钥匙。当求知的光芒在眼中闪烁,让人坚信:今日种下的科学种子,未来定能生根发芽,让智慧之花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绚烂绽放!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刘田 夏丽娟 助编 李晓娜)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8/06/2130071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