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吼孩子不可怕,但建议不要说这几句话!
2024-11-26 09:30

吼孩子不可怕,但建议不要说这几句话!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吼孩子,是家长无法避免的一件事。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底线和原则,比如你看到几个孩子在水池边玩水,这时,严厉的呵斥声就是一种适时的提醒:


“这个行为非常危险,你们不要这么做”。


对于孩子而言,这可能就成了他们今后行为的边界。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那些频繁的,浸透着鄙夷、贬低、冷漠的话语,尤其下面这些话,再上火,也尽量别对孩子说。


这些话
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

例句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你给我滚出去,你别进这个家门!
你别跟着我,我今天就把你丢在这儿!
你走吧,以后没人管你!

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用这些话吼孩子?

因为它最有效。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家长炫耀自己的“绝招”:如果儿子调皮捣蛋,她就把他关在家门外,很凶地吼他,让他滚出家,不一会孩子就会哭着敲门喊:

“妈妈,妈妈……”

这时,妈妈再问孩子还敢不敢闹了,他就会哭着说:不敢了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4岁的小男孩独自在街上徘徊,被好心人发现后找来警察。

警察带着小孩找家长,没想到见到自己的孩子,妈妈并没有任何欣喜之情,反而冷漠地说:

“这个小孩我不要了,让他去找爸爸。”

原来,男孩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妈妈可能在气头上,说出了这句令人痛心的话。

听说人不能记得3岁以前的事情,看到这个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我多么希望他长大后能忘记妈妈这句残忍的话。

“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是暂时的情感抛弃,它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

它之所以有效,就是利用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暗示孩子:

如果做了令父母不满意的事,你就有可能被抛弃。

为了避免失去家长的爱,孩子往往就会选择听话、配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是最懂得“拿捏”孩子的人。

曾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被大人吼完,不仅不生气反而会哭着求抱抱?

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迫切地想要确定大人没有抛弃他,大人还爱他。

大人的拥抱,就是一种回应,让他们重新找回对世界的安全感。

害怕被抛弃,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可怕的是,这种恐慌和焦虑还很难排解。

正如《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曾说:

“对于我们来说,童年时期没有什么比家长如何看待自己更重要,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

我们以为靠“撤回爱”制服了孩子、赢了孩子,输掉的却是亲子之间的爱与依恋。

这些话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人

例句

你真没用,你能做成什么事?
教了几遍还不会,你脑子怎么长的?
你看看别人,你再看看你!
你都这么胖了,你还吃!


如果问: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吼孩子呢?

相信很多大人会说:我吼孩子,是因为他们总是犯错,我是为了教训他们。

但吼着吼着,他们就会忘记纠错这个目的。

他们不会对孩子说:

“你做了一件错事,让我很生气”。

而是会对孩子说:

“你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

他们试图从各个角度说明:你很差劲,你谁都比不过,你什么都做不好。

曾经看到这样一张海报:一个小孩拿着26分的考试卷,可怜兮兮地看着镜头,他的身上刻着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孩子无助的表情,令人心疼。


成年人懂得对外界的评价提出质疑,小孩子只会照单全收。

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他们依赖于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建立自我认知,并且深信不疑。
很多大人觉得,教育孩子,话说得越狠,孩子越能知错改错。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孩子,是在父母吼骂声中越变越好呢?
大多数情况是:
你越骂,孩子越差劲;
孩子越差劲,你越是变本加厉地骂;
最后恶性循环。
因为在父母的评价声中,孩子看不到任何可以变好的希望,他们失去了信心。
那些评判的声音,不仅单纯地让孩子感受到了痛苦,也成为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之后,孩子开始“内化”它们:
“你说我,我就给你看”。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便从父母提供的反馈中逐渐建立起来。


这些话
让孩子觉得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他

例句
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小孩?
整天给我惹麻烦,烦死了!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辛苦?
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有多轻松!


有一类父母,吼孩子时,语气里总是充满了埋怨的味道。

表面上,是在埋怨不听话的孩子,实际上,是在埋怨自己的生活。

“含辛茹苦”的父母,吼出来的话语都是最沉重的。

一个年轻的朋友跟我说,她特别害怕在母亲面前犯错,因为会有深深的罪恶感纠缠着她。

她总觉得:妈妈很烦她。

小时候,每次犯错,都能听到妈妈无休止地诉苦和抱怨,比如摔碎了一个盘子,妈妈会说:

“我不求你能帮我做点事情,我只求你别老给我添麻烦!”
“你知不知道我每天有多累啊?”
“这个家,就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的!”

妈妈的怒吼,就像提前准备好的一样,不停地发泄着。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隐隐约约知道妈妈过得不好,所以尽量地表现得乖巧、懂事,遗憾的是,妈妈还是一样不开心。

生性敏感的她时常在想:“如果妈妈不生我,她是不是就会过得好一点?”

怀疑自己的存在,嫌弃、否定自己,总是忧心忡忡,孤僻和抑郁一直如影随形。


一个孩子,如果时常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厌恶情绪,他会快乐吗?

别看孩子小,他们对这些情绪比我们想象中要敏感,他们在父母使用的语言中,深深感受到了“不爱”。

喜欢埋怨的父母,往往又脆弱又暴躁,他们通过吼叫,想传达的主旨只有一个:我很痛苦,这都是你的错。

  • 我的心情总是很糟——这都是你的错

  • 我每天都很累——这都是你的错

  • 我过得一点都不好——这都是你的错

  •  ……

这是多么霸道的“欲加之罪”。

孩子怎么想呢?

“我的父母不爱我,我在这个家里是不受欢迎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才变得这么糟糕的。”

这些内疚的声音,最后都变成了孩子攻击自己的矛头。

如果连父母都嫌弃孩子的存在,孩子是不可能会爱自己的。

如果父母肆无忌惮地渲染生活的痛苦,留给孩子的,是无尽的罪恶感、困惑和痛苦。


每次我们谈论“吼叫”这个话题时,总有家长留言感叹教育之难。

养育好一个孩子,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哪怕我们付出一切,孩子对我们也不全是感谢。

有位朋友,自认为在养育女儿这件事上尽心尽力,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位好父亲。

而当他和正在读大学的女儿聊天时,女儿很淡定地列举了一些她小时候,爸爸发脾气时说过的一些伤人的话。

他觉得很委屈:“孩子怎么就不记父母的好呢!”

我告诉他,父母爱孩子爱到极致,并不妨碍我们偶尔会伤害孩子。

同样的,孩子偶尔会记父母的“仇”,也不影响他们深爱着父母。

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他们不是完美的孩子,伤害有时无法避免。

然而父母子女一场,往往是双方的共同修行,我们都在不断学习“爱”这个伟大议题。

亲子之间,在不同阶段充满了无休止的、大大小小的冲突,我们都需要在这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

作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在安全、和谐、充满善意的环境中长大。

好好说话,就是父母首先要示范给孩子们看的。

当然,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不容易。但我相信,你能打开这篇文章,你能阅读到这里,至少说明你想往好的方向走。对孩子来说,对家庭来说,这就是一个好的信号。

与您共勉!

- E N D -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个人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nback="static">
nback="static" style="top: auto;left: auto;margin: 0px;right: auto;bottom: auto;">
nback="static" style="top: auto;left: auto;margin: 0px;right: auto;bottom: auto;">
nback="static"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verflow-wrap: break-word;line-height: 0;bottom: auto;left: auto;right: auto;top: auto;">
nback="static"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verflow-wrap: break-word;line-height: 0;bottom: auto;left: auto;right: auto;top: auto;">
nback="static"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verflow-wrap: break-word;line-height: 0;bottom: auto;left: auto;right: auto;top: auto;">
nback="static"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verflow-wrap: break-word;line-height: 0;bottom: auto;left: auto;right: auto;top: auto;">
nback="static"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verflow-wrap: break-word;line-height: 0;bottom: auto;left: auto;right: auto;top: auto;">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吼孩子不可怕,但建议不要说这几句话!】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78564.xrbh.cn/news/27999.html 
     文章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移动站 http://www78564.xrbh.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凤翔区:以文明之笔 勾勒乡村振兴多彩图景
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凤翔主城区东南3千米处,G244临村而过,是凤翔大东湖景区重要节点。六营历史文化悠久,因60
潮安区图书馆开展“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
潮安区图书馆推出的“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正在持续开展中。活动采取“线上报名+线下领取”的方式,通过“到馆21天阅读、借阅21
海西州划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
禁止使用一切猎捕工具猎捕野生动物,包括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
原创《藏海传》韩国首张海报公开,韩网友说该剧偷文化,不准文化输出
韩国引进《藏海传》的首张海报公开,该剧不仅会在韩国最大的电视台SBS播出,而且还会在韩国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对于这样的情况
席恒伟:立足检察职能 践行使命担当
作为新时代检察检察官,我既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也是法治建设的践行者。在全面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立足 “政治
转发提醒!油价要变!
(来源:安徽省总工会)在上周油价搁浅调整,7月调价结束后,国内加油站将在8月12日24时进行新一轮的油价调整,这也是8月以来的
景山社区:科学照护新生命,温馨守护初成长
初生啼哭唤希望,科学照护护成长。为提升辖区新生儿家庭科学育儿水平,帮助新手父母及祖父母掌握专业照料技能,缓解育儿焦虑,构
长子和慧玲以匠心传承让“长子猪头肉”飘香又致富
日前,长子县第四届特色劳务品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来自大堡头镇青仁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和慧玲,从数十名技艺精湛的参赛选手中脱颖
从信贷支持到成长伙伴,中信银行全周期服务科技企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如何
这些疾病,都与运动不足有关!暑假带孩子做运动
暑假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些科室迎来就诊高峰。近视度数飙升、脊柱弯成“S”形、肥胖引发性早熟、抑郁焦虑情绪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