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Lorlatinib),作为一种高效且具有脑渗透性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针对ALK和ROS1靶点,并对多数已知的ALK和ROS1耐药突变表现出临床前活性。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洛拉替尼在晚期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抗肿瘤疗效及其安全性。
洛拉替尼仿制药孟加拉上市——图片来自海得康官网
本研究纳入了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18岁),无论其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且患者的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表现状态评分为2或更低(仅在研究的第一阶段限制为≤1)。全球范围内,来自12个国家的28家医院参与了此项研究。患者接受洛拉替尼100mg每日一次的治疗方案(仅在第一阶段采用剂量递增策略,从10mg每日一次逐渐增至100mg每日一次,而非两次),以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口服给药,直至研究者判定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患者撤回同意或死亡。研究的主要评估指标为整体和颅内的肿瘤反应,这些反应由独立中央审查机构进行客观评估。
在筛选的364名患者中,共有69名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并参与了研究。其中,21名患者(30%)为TKI治疗初治,40名患者(58%)之前仅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而8名患者(12%)则之前接受过一种非克唑替尼的ROS1 TKI或两种及以上的ROS1 TKI治疗。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的估计值为21.1个月(四分位距IQR 15.2-30.3)。在未接受过TKI治疗的21名患者中,有13名(62%;95%置信区间CI 38-82)实现了客观缓解;在既往仅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40名患者中,有14名(35%;95% CI 21-52)获得了客观缓解。对于未接受过TKI治疗的11名伴有CNS转移的患者,7名(64%;95% CI 31-89)实现了颅内缓解;而在既往仅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24名伴CNS转移的患者中,有12名(50%;95% CI 29-71)获得了颅内缓解。
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洛拉替尼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高脂血症: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是洛拉替尼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但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或口服降脂药来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认知障碍、情绪变化、睡眠障碍等。这些反应在洛拉替尼治疗中较为常见,但大多数为轻到中度,且多数患者能够适应或通过剂量调整得到缓解。
水肿:洛拉替尼可能导致面部和四肢的水肿,这可能与药物引起的低钠血症有关。轻度水肿可通过调整饮食或采取物理措施(如抬高下肢)来缓解,重度水肿则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处理。
其他:还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关节疼痛、呼吸困难、皮疹等。这些反应在洛拉替尼治疗中也有报道,但大多数为轻到中度。未报告任何与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病例。
洛拉替尼在晚期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活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CNS转移以及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鉴于克唑替尼难治性患者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洛拉替尼有望成为这些患者的一种重要后续靶向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