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总能看到地方财政吃紧的新闻,原来不仅我们打工人的钱袋子缩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想想也能明白,地方政府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都是税收收入,当我们赚得少了,消费少了,财政税收收入就相应的缩减了。
当政府财政收入多了,资金就更宽裕,就能投入更多资金建立利民工程,制定更多便民措施,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会相应升高。
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我们国家14亿人口居然养不起地方政府吗?
中国每年报道的经济数据都在稳步上升中,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会出现财政吃紧的情况?地方财政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一、疫情期间,财政大力支出
要深究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疫情原因应当排在第一位,它是导火索,也是地方财政吃紧的重要原因之一。
疫情期间,国家为了维持人民生命安全,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政策。
家家户户都只能在家隔离,足不出户,居民无法在外消费,企业和商家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
大家基本都没有消费的条件,而靠税收收入维持稳定的各个地方政府,收入当然也随之下跌。
不仅如此,疫情的发生也让国家的地方财政支出扩大。
居民在家防控阶段,无法外出购买食材。
为了维持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政府担起责任提供膳食给居民,有许多是不需要居民付钱由政府承担。
另外各个公共核酸点的建立、检测用具、检测人员的工资发放等等,大部分都是有地方财政在支出。
以上种种都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试想一下疫情期间,国家财政不仅收入下跌,还要不断支出资金来维持居民生活安全、生命安全。
长期入不敷出,自然就加剧了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
二、疫情过后,房产行业不景气
疫情时,政府入不敷出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疫情过后,人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国家也开始正常运作,按理说是地方财政开始弥补攒钱的过程。
然而萎靡不振的房地产行业现状又给了地方财政当头一击。
要知道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及土地出让金等收入, 一直都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头之一。
比如土地让出金,是政府出售土地后获得的资金。
这些土地被房地产开发商拿去建设房地产后出售,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期间产生的各种消费,又能分出一大笔税收流向财政的钱袋子。
在早些年间,国家房地产行业发展得一片欣欣向荣,地方财政的收入也蹭蹭暴涨。
房地产相关的产业能稳定为地方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
然而自从房地产行业发展不景气后,许多企业陆续撤离房地产这一赛道。
买地建房的人大大缩减,导致政府的“土地出让金”的这一项收入也随之大幅度缩水。
与之相应减少的就是居民购买房产时的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可想而知房地产相关的交易减少,地方财政又是一大笔收入缩水了。
三、民生建设方面的支出
如果只是收入减少,政府还不至于财政紧张。
但是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否提高也是国家政府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
政府每年都要花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民生建设,比如养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等,这也是地方财政支出的主要领域。
首先是养老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退休老人不断增多,而新生儿及青壮年补充不足。
国家面临巨大的养老问题,养老金的发放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些老人的退休工资十分丰厚,甚至比年轻人都赚得多,国家财政在这方面的支出也占去了不少费用。
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较多,在编人员的大部分工资发放都是由国家发放。
此前还出现不少裁减正式编外的事业单位人员的新闻,也是因为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另外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比如建造学校、建造铁路、公路、修建大坝、防洪抗灾等等。
正如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要花钱”一样。
地方财政面对这些建设也要花上不少钱,毕竟这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都要按照最高质量标准建设,想要从中省钱是不可能的。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尤其那些偏远地区,奇山怪石众多、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区都修建了铁路。
这可不是凭空就变出来的,都是靠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撑建设起来的。
毕竟“想要富,先修路”,在铁路建设这方面,我国从没有停止开拓的步伐。
一直致力于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那些山川湖泊太多实在修不了铁路的,就架桥。
我国政府已经不计代价修建了许多有名的大桥,比如甘肃、广西等偏远地区。
我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区域,在地势险恶的山谷中建设各种桥梁,运输各种物资,著名的有天宁沟大桥、鸭池河大桥等。
毕竟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主义国家,即使是“亏本的买卖”,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是说建就建。
现在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些都要依靠政府支出大量的资金。
而且后期维修保养,也需要政府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支持,地方财政陷入紧缩也是必然。
四、国家电网的支出
关于民生方面的建设支出,有一点我们不得不单独拿出来说,那就是国家电网的建设。
地方财政吃紧,电网方面的支出也是原因之一。
我国的国家电网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力企业,并没有竞争对手。
但是最新数据表明,到去年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的总负债居然有3.6万多亿元。
这个数据真的高的离谱,难道国家14亿人口还养不起一个电网吗?
事实证明,电网方面的支出,真的比我们想象中更烧钱。
首先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工资就比较高,因为专业性要强才能胜任电网这一工作。
而且电力行业也需要极大的财力来研发及维护,这样综合下来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且近几年,国家重点研究绿色环保发展,电力行业从一开始的柴油发电,渐渐转变为风力发电,到如今的太阳能发电,每技术创新的背后都需要大量的的资金支持。
电力行业烧钱还不止这方面,要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想要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用电的便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我国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致力于将电网的覆盖切实落实到位。
有关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国家电网为了能让一座山上的两户居民享受到用电的便利,不洗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山上搭建了三十六根电线杆。
一根电线杆需要花费成本1万左右,而山上两户人家每年缴纳的电费都不到500元。
这样算下来是国家电网巨亏,想要收回成本得好几百年以后了。
这样不计成本和代价为人民服务的例子数不清,长此以往,国家地方财政紧张也是必然的。
而且电网建设完成后,维修保养费用又是一笔支出。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我国地方财政吃紧的原因还真是多种多样,且大部分都避无可避。
都是国家为了给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了民生花费了许多资金,是不计利益的付出。
目前国家也在想办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但是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在后续的发展当中,地方政府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财政陷入困难而不作为,肯定会寻找多元化的方法来科学合理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开源节流是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将资金节省下来投入更加高效便民的建设中。
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将钱花在刀刃上,更好的实现利民政策。
另一方面也是要扩大收入,适当引进一些外资,增加就业,促进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国民发展的好了,税收自然就多了,财政问题也能迎难而解。
但扭转局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政府也会寻找多方面途径来解决自己的财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