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活方式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慢性病。然而,只有少数研究评估了个人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和饮酒)对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综合生活方式行为对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影响尚不清楚,需要填补证据空白。
近日,北京大学李立明、吕筠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丽云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的观察性研究提示,对于无冠心病、中风和癌症的一般人群来说,30岁时如果能遵循五个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从不吸烟或戒烟(不是因为患病而戒)、不过度饮酒(不饮酒或轻中度饮酒)、积极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体型,预期寿命可延长8~9年。
30岁时,保持5个健康生活方式能延寿8年
该研究使用三个数据源,分别为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来统计相对死亡风险与个人和综合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估计全国流行生活方式,从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中统计死亡率。然后将这三个数据源结合起来,使用生命表方法估计在不同生活方式因素水平下个人在30岁时的预期寿命,分解法分析预期寿命差异的特定原因。在排除了患有冠心病、中风、癌症且有身体质量指数数据的30~79岁成年人后,有近50万人纳入分析,再评估单个或5个生活方式的相对死亡风险。多因素分析显示,30岁时如果仅拥有上述0~1个健康生活方式,男士和女士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41.7年和47.3年。而30岁时遵循上述全部5个健康生活方式的男士和女士,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50.5年和55.4年,即可分别延长8.8年和8.1年。在该研究中,不过度饮酒是指:不饮酒或轻中度饮酒,其中轻中度饮酒指男士和女士每天酒精摄入量分别<30克和<15克;积极进行身体活动是指: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人群的身体活动量≥中位水平;健康饮食习惯包括以下饮食习惯中的4~5个:每天吃新鲜蔬菜、每天吃新鲜水果、每周1~6天吃瘦肉、每周有≥4天吃豆类、每周有≥1天吃鱼;健康体型是指:体重指数18.5~27.9且腰围<90厘米(男士)或<85厘米(女士)。以往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延寿。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也提示,如果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50岁时无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预期寿命将会延长7.6~10.7年。
健康生活方式让心血管病、癌症等死亡大幅下降
那么,健康生活方式是怎样影响健康的呢?健康生活方式带来预期寿命的延长,主要归因于心血管病死亡、癌症死亡、慢性呼吸疾病死亡的大幅减少。例如,遵循上述全部5个健康生活方式的男士,由于心血管死亡、癌症死亡、慢性呼吸疾病死亡减少,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延长2.4年、2.6年、0.6年;相应地,女士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延长3.7年、0.9年、1.2年。中位随访11.1年期间,与仅拥有0~1个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相比,遵循上述5个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癌症死亡、慢性呼吸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62%、63%、53%、70%。此前,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耀刚等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脏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原本无癌症的健康人群,如果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可显著降低癌症发生风险,还可降低癌症发生后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已确诊癌症的患者也有类似获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无糖尿病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会比生活方式最不讲究的人,罹患糖尿病风险降低75%。
即便患病也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况
不仅健康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寿,患有慢性病、有明显疾病遗传基因、或服药的人也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况。美国一项随访28年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应用药物治疗,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从不吸烟、多活动、健康饮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18.5~27.5),可以预防约40%的过早死亡。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再次证实,高血压患者如果遵循4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健康体重(不肥胖)、不吸烟、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无论遗传风险高不高,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均会显著降低。另外一项研究还发现,坚持4种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20%~40%肿瘤发生风险,并降低50%的癌症死亡风险。可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作者指出,假设健康生活方式与预期寿命延长之间为因果关联,那么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国人的预期寿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 :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