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资金    一个  未来  信息技术  技术  科技  上海  科技创新 

田园风光无限美,绿水青山皆诗篇

   日期:2024-10-23       caijiyuan  
核心提示:横 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古往今来,多少华夏人扮演过游子、经历过别离,在驿路

横 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古往今来,多少华夏人扮演过游子、经历过别离,在驿路梨花下、村口垂杨边、渡头余晖里,告别亲友、告别昨天、走进梦想。在这首诗里,横塘作别、雨中相送、依依不舍的情形不免使人伤怀,而南浦春绿、垂柳轻舟、桥塔相望的美景则淡化了离愁。诗人似乎在宽慰自己,也宽慰天下的离人:别离虽苦,未来可期,伊人仍在,犹如李白眼中的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景中含情,淡而有致,诗虽小,已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化境。

春日田园杂兴

(其一)

柳花深巷午鸡声,

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

满窗晴日看蚕生。

古往今来,多少华夏人扮演过游子、经历过别离,在驿路梨花下、村口垂杨边、渡头余晖里,告别亲友、告别昨天、走进梦想。在这首诗里,横塘作别、雨中相送、依依不舍的情形不免使人伤怀,而南浦春绿、垂柳轻舟、桥塔相望的美景则淡化了离愁。诗人似乎在宽慰自己,也宽慰天下的离人:别离虽苦,未来可期,伊人仍在,犹如李白眼中的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景中含情,淡而有致,诗虽小,已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化境。

春日田园杂兴

(其五)

社下烧钱鼓似雷,

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

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春社,祭祀的热闹、畅饮的豪爽、相扶的蕴藉、弄孙的满足、儿童的欢乐如在眼前,那是感动人、化育人的乡情之美、乡居之乐。

春日田园杂兴

(其八)

步屧寻春有好怀,

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

走到溪边忽自回。

一场春雨将停未停之时,诗人急不可耐地到野外田间寻芳探春去了。通人性的黄犬一路相伴,时而趋前开路,自顾自地嗅嗅花、闻闻草、撒撒欢,时而回头看看主人,不失时机地折返相迎。面对这番主人与忠犬的默契,曾经乡居的读者眼前,不免浮现远方的家、家里那只毛茸茸的“阿黄”。

春日田园杂兴

(其十二)

桑下春蔬绿满畦,

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

日暮裹盐沽酒归。

诗人用这首小诗告诉我们,美不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这种自然的乡野风光、纯朴的生活气息、浅淡的烟火味道,也是美的表达。

晚春田园杂兴

(其三)

胡蝶双双入菜花,

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

知有行商来买茶。

这首小诗动静相衬,以日常静谧衬托卖茶喧闹,又以来客喧哗反衬村中宁静,真可谓动静两相宜,不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么直白,契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种委婉。

晚春田园杂兴

(其十一)

雨后山家起较迟,

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

童子开门放燕飞。

诗词的意境是相似的,诗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在这首小诗里,似乎有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王维的“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有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石湖居士版的《春晓》。

晚春田园杂兴

(其十二)

乌鸟投林过客稀,

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

独自编阑鸭阵归。

都说农人的娃娃早当家,在倦鸟归巢、日落柴门的暮光里,小小鸭司令轻舟一棹,赶着鸭群回家了,旷野中一阵短笛,还有“嘎嘎嘎”的欢歌。在五千年的田园牧歌里,多少华夏儿女放牧过牛羊,放牧过鸡鸭,也放牧过天真烂漫的童年。

夏日田园杂兴

(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有花有果,有形有色,以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致。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少有行人,末联正是以静见动,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繁忙,这种静中寓动、无中生有的写法,极为罕见,极尽高妙。

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人用轻快的笔触记录初夏江南农村夜以继日的劳动场面,读来逸趣横生。作品既赞颂了紧张繁忙的农耕生活,又赞扬了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泥娃娃”天真可爱的形象如在眼前。作者似在诉说,这种耕读持家的传统,这份深入到骨子里对劳动的热爱,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

夏日田园杂兴

(其九)

黄尘行客汗如浆,

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

柳阴亭午正风凉。

作品描写一位农家孩子在自家门口以井水义务招待过路行人的情景,用的是第一人称口吻。漫漫的长路,炎炎的正午,挥汗如雨的行人,热情似火的孩童,门前的大柳树,树下的大石头,几多困乏,几多干渴,都因树下的一片荫凉、井水的一阵甘冽、小主人的一份真情烟消云散了。区区孩童所遵循的、小小故事所折射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礼和善。

冬日田园杂兴

村巷冬年见俗情,

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

云是家机自织成。

这首小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江南民间讲求礼数的淳朴民风、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人情味。

州 桥

南望朱雀门,

北望宣德楼,

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1170年,范成大冒死奉命出使金国,北渡淮河,踏上中原,感慨很深,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日记《揽辔录》一卷、诗一卷,以表达故国之思,此诗即为过汴京时所作。诗虽小,诗人对失地百姓的同情、对光复中原的渴望、对媚敌求和的不屑、对无能朝廷的失望已一览无遗,末句与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异曲同工。

世人眼中的范成大,更多是那位面呈慈眉善目、怀抱赤子之心的田园诗人。殊不知他也有仗剑天涯的豪情、以身许国的慷慨、挥师北伐的梦想、壮志难酬的无奈。这首小诗告诉我们,没有强大国防作后盾的田园牧歌只是镜花水月,没有家国情怀、民族气节的执政者不过是历史尘埃。

结·语

当下的中国人,往上三代多是农民,田园之爱与生俱来。当我们穿越历史的尘烟,在岁月静好里玩赏范成大的田园诗篇,会发现他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截然不同。因为别人往往把田园牧歌作为不得意时消极避世、自我谴怀的手段,他们与统治者眼中等而下之的农人、朝作暮息的农事之间往往存在隔膜;难得有诗人像范成大那样热爱田园、融入田园、讴歌田园,也难得有诗人像他那样深切关心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那个偏安江南、举世皆浊、报国无门的年代,田园是他最后的归宿、灵魂的净土、精神的守望。他用天使的眼光看待天使般的人民、天堂般的田园,他热情歌颂田园里的风景美与人情美,他关于勤、诚、礼、善的劝勉言犹在耳,他保持了士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初心和良心。

供稿:莆田海关秀屿办

撰稿:白水木林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kuaixun/5704.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快讯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二维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