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与共和国同龄的海外侨胞深情讲述——我把人生融入共和国发展的光辉岁月(上)》为题,对包括高益槐教授和首位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华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丘成桐等在内的与共和国同龄的海外侨胞进行了报道。报道组请他们讲述与共和国共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的故事,为祖(籍)国献上最深情的生日祝福。
以下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相关报道——
与共和国同龄的海外侨胞深情讲述——
我把人生融入共和国发展的光辉岁月(上)
编
者
的
话
在心系新中国发展的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出生于1949年的华侨华人。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迈向而立,又在新时代共襄复兴伟业、同享盛世荣光。经历时代变迁,走过风风雨雨,他们始终与祖(籍)国同甘共苦、同频共振。无论离家多久,无论身处何方,“共和国的同龄人”这一称谓,总会赋予他们一份别样的自豪与骄傲。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出生于1949年的海外侨胞,请他们讲述与共和国共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的故事,为祖(籍)国献上最深情的生日祝福。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高益槐——
回报桑梓 促进交流
本报记者 贾平凡
“一棵菌草如何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高益槐用大半辈子时间,求索和解答这个问题。
1949年,高益槐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家庭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中草药情有独钟。1982年,他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在国家政策鼓励下,高益槐停薪留职返乡创业,成立了“宁德山海资源研究所”,研究食用菌的栽培育种。经过3年努力,他不仅攻克了大面积高产人工栽培竹荪的技术难题,还发表了“香菇代料露天栽培技术”“竹荪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专著。
竹荪栽培成功,当地百姓多了一条致富路。为了深入发掘食用菌的药用价值,1992年,高益槐以交流学者的身份到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深造。
初到新环境,研究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当时,英语不好,就从最简单的英文字母发音学起;科研水平跟不上,就每天泡在实验室。”1998年,经过艰难探索,高益槐运用低温水醇酶提取法,成功提取具有抗癌活性的灵芝多糖D?。同年,他发现β-多糖及其生化结构,随后又提出“三功”“三效”和“微复方”理论,为中医药的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随着技术专利越来越多,1998年,高益槐在新西兰集结科研团队,成立了安发国际控股集团。高益槐多次受邀到中国高校讲学。每次归来,国内外行业发展的差距悄然刺激着他。
“我从中国农村出来,非常清楚低温活性提取技术能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我决定要把这项技术带回家乡。”2005年,高益槐受到福建省政府的邀请,回到宁德创业,创办了“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食药用真菌、天然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健康产品。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在安发古田生态科技园里,一垄垄现代化种植的猕猴桃树下,是一朵朵饱满的灵芝;灵芝旁,是绞股蓝等中草药植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宁德地理位置优越,山海资源丰富,要抓住自己的特色发展生态经济。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我们想搞好农副产品的高科技精深加工,带动农村、农民致富。”高益槐说。
自2010年9月安发科技园第一条GMP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投产以来,安发生物及下属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突破数百亿元,为宁德创税超10亿元,每年收购大量农、林、牧、渔、菌等原料资源,直接带动4万多户农民增收。
“我肩上担负着一份特殊责任:只有拿出世界一流的技术成果和生产效率,才能对得起闽东父老。”高益槐说,随着人才引进、专利技术落地、品牌推广、财税优惠等更多农业利好政策出台,宁德的农业现代化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9/27/content_26083208.htm#
| 来源:人民日报
古田热点资讯聚合平台
想了解更多古田的大城小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玉田在线主办 微信公众号矩阵 古田本土知名自媒体,43万古田人的品质生活资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