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要闻速览
核心提示:_本期目录_一周政务要闻_科学家解耦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空气稳定性_科学家在时空特异性蛋白质递送及基因编辑研究方面获进展
| |
| |
| |
| 科学家在时空特异性蛋白质递送及基因编辑研究方面获进展
|
| |
| 非洲猪瘟病毒关键复制蛋白元件II型拓扑异构酶研究获进展
|
| |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火星电池” |
| |
| |
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新华社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详情】
中国科学院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沉痛悼念周光召同志【详情】/ 科学家解耦钠离子层状氧化物
正极材料空气稳定性 /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物理所等解耦了不同气体与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相互作用,并阐明了材料的劣化路径。同时,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开发出标准化测试方法,提出了合理的材料改性设计原则。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执行着多种关键功能。化学所构建了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超分子纳米颗粒,发展了时空特异性蛋白质递送新方法。这一方法能够有效靶向肝脏、肺等组织。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被称为超铁元素。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被认为产生了约一半的超铁元素。近物所等提出新的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r-过程核合成特征奠定了基础。
/ 非洲猪瘟病毒关键复制蛋白元件
II型拓扑异构酶研究获进展 /
近日,微生物所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关键复制蛋白元件II型拓扑异构酶的功能机理和抑制剂作用机制。该成果为非洲猪瘟病毒复制机制的解析奠定了基础,并为开发针对非洲猪瘟病毒复制阶段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 科学家揭示人体磷酸盐稳态“阀门”的
工作机制 /
磷是人体含量第六多的常量元素,几乎参与生命体所有的生理进程,磷酸盐还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物理所对哺乳动物的XPR1这一磷酸盐外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该蛋白的磷酸盐转运和调控机制,揭示了该蛋白是如何外排磷酸盐的。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和
长循环性能“火星电池” /
由于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32%,而锂二氧化碳电池利用金属锂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所以被认为在火星探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中国科大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

/ 亩产饲草超2吨!
我国生物改良盐碱地技术新进展 /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大安示范区的吉林省长岭县试验田举行测产工作,当地土壤pH值由原来的10.14降低到9.57,提升土壤有机质10%以上,第一茬亩产新鲜饲草2.03吨,实现了重度盐碱荒地的有效改良。
本文地址:http://www78564.xrbh.cn/kuaixun/4118.html
迅博思语 http://www78564.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