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pu2hgo

http://www78564.xrbh.cn/compu2hgo/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新华视点|这种“套路”消费,伤害的不止是善心
发布时间:2025-03-16        浏览次数:6        返回列表

  近年来,宠物经济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由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超过1.2亿只,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图片

  记者在江苏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打出“限时免费领养”“毛孩子们等你带回家”等广告吸引消费者。然而“免费领养”的背后却暗藏消费陷阱。

图片

  宠物免费送,但领养过程中消费者需签订24个月合同,每月必须购买店内提供的猫粮、狗粮等,费用按品种不同从200元至500元不等。网络上,一些消费者投诉自己被诱导签订分期付款服务,“免费领养”变成了“信用贷”。

图片

  店员称店内猫粮、狗粮均为自主品牌,但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其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商品。

  若宠物在领养期间意外死亡,顾客还需支付所选宠物市场价一半的钱,在店内重新领养一只。

图片

  律师分析指出,商家以“免费领养”为诱饵,通过长期高价消费合同转移成本,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损害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商品交易环境,损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该种行为定义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图片

  受访专家认为,“免费领养”不仅涉嫌“捆绑销售”高价商品和服务,也“捆绑”了消费者的爱心和善举。

图片
图片

  当玻璃橱窗里的小生命成为商业算计的筹码,当领养合同变成消费枷锁,这种“套路”消费,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透支人们的同情心、破坏社会的信任基础。这让我们不得不追问:究竟是谁让“善意”变成“生意”,消费人们的爱心?

图片

  记者:刘宇轩

  编辑:时建国、武莹景

  摄制:邹宇涵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