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书借阅榜反映了一个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偏好,信息量很大。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The Open Syllabus Project)收集了各大学过去15年以来超过100万项课程和图书阅读信息,公布了美国大学学生的阅读书目数据,而中国的各大高校也公布了当年关于图书借阅情况。阅读榜一放出,就有机智的朋友们将中美名校阅读榜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差别很大。在没看之前,你能猜出中美高校学生各会最偏爱哪本书?nceid="18070139325327680675"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 data-from="new" data-width="1624" data-height="108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0_0gRpV8-A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64F0DRkzTuiJzNPgMIsvGcG-3QuMXyzJ8FqlaT6D"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nceid="2566926390537242747"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 data-from="new" data-width="1440" data-height="108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VCYuY3wlAg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34N4XgZWfJmEzNPgMIuEl2_i-kiZWhks8wWH-y3g"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nceid="8524172867355261444"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 data-from="new" data-width="1576" data-height="108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pt42FcaYnA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5oFwGm1XUJqKzNPgMIvAKq9UUwLNfTfjHeprI5fW"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从综合排名的 TOP 10可以看出,美国学生阅读最多的是经典的政治学、哲学著作,而这些经典书目,很少出现在中国大学生的榜单中。浙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大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分析,阅读榜单的差异,其实是折射出中美大学在教学模式的不同。“欧美大学很多老师的授课就是以讲授经典专著为主,基本不受现在互联网影响。在老师教授古典名著的影响下,常春藤学校的学生读《理想国》、《国富论》这类资本主义制度奠基性的专著和文献,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之下,中国大学教授的课程,古典的比例不是很大,“我们主要针对现在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米红建议,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多读中国的古典作品,包括文化、历史、科技甚至军事著作,并尽量选择繁体版本,因为繁体字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古典文化传统。7.《MATLAB R2014a 完全自学一本通》对于中国高校的这些榜单,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蔡天新这样评价:从榜单来看,中国的大学生们较少阅读有想象力的书籍,较少阅读有国际视野的书籍,较少阅读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还有一个现象,名校和普通高校学生阅读差异不大。我希望大学生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过去两百多年来,剑桥大学有个使徒社,每周定期探讨一本书或一个话题,最后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可以说没有使徒社,就没有英国文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nceid="13625913920093437565"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 data-from="new" data-width="1616" data-height="108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wBo2V1ihsw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gYE0Og1VE7GKzNPgMIuLi2IlG2Wryio6_QsUpySc"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cription-url="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1/27/175341892.jpg" data-oversubscription-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x2tIl4UMVn5AIS7f1zqrBvbySdHia7PFyxCqFicpQ0EVTeu70Jqq4BTkZbL4HLSmWAhxo1ia8Op8Zg1dk2Lbm2sg/0?wx_fmt=jpeg" data-ratio="0.5388888888888889" data-s="300,640" data-src="http://www78564.xrbh.cn/file/upload/202501/27/175341892.jpg" data-type="jpeg" data-w="1080" style="text-indent: 28px;font-family: 宋体;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height: auto !important;" width="au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