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1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
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
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
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够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2今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了一起去科技馆看科普展。这次科普展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地震。地震其实就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振动。地震会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说:泥石流吧,有时它能把整个村庄淹没,人员,房屋等损失异常惨重。地震,会导致大面积的地面倾斜,升降或变形。也会对铁路,管道等生命线工程造成巨大破坏。我国建国以来发生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汶川大地震了,那是一次8.0级的大地震,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三个那么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使我为受难的骨肉同胞感到痛心。为了不让地震再伤害到更多人,我国建立了1000多座地震观测台,随时预测地震前的情况。除了这些,地震时躲避措施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或靠近阳台,窗户;注意近水不近火;地震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厨房,厕所等地方;要避开危险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急着涌出出口.......
大自然赐予我们许多秀美的景色,展示了它美丽的一面。但有时大自然也暴露了它邪恶狰狞的面目,各种自然灾害让我们人类防不慎防,损失惨重。这次的防震减灾科普展让我懂得了不少关于地震的知识,受益匪浅!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3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扰乱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多的母亲没有了孩子,那么多的孩子没有了母亲。就在那一瞬间一切都变了。人们谈“震”色变。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不让悲剧重演,怎样做才能把无情的灾难带来的伤痛降到最低?
远古时代,科技水平较低,人们只能求神问卜,对于地震也只能束手无策。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们懂得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来“预知”地震,保护自己。在乡村的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救自己。如地下水的突然上升,冬蛇出动,植物的反季开花。这时候你作为一个观察者,一个当事人,你有责任向周围的邻居做宣传,但是不是散播谣言。
时间进入到21世纪,茅草屋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地震时人们的生命也最容易被高楼大厦吞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尽量住到低矮一些的房子。建筑师和工程师建造合格的防震房,不仅学校的教学楼要防8级地震,所有的房子都要防震。如果你是一个校长或老师,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多举行一些防震减灾的知识讲座,把应急演练的训练落到实处。鉴于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不要提前通知应急演练的时间。就如开会时说,星期五的下午举行应急演练,这样学生和老师就会有心里准备,应急演练的效果不会太好。演练要突出的就是急和快。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假如发生了地震,你必须有冷静的头脑,指挥家的才能,谭千秋老师一样的臂膀,此时你的眼里只应该有学生。世界之大,而唯吾之学生存于斯。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认真对待学校举行的每一次应急演练,一切听老师的。在演练中切记勿慌勿乱。
最近一股“防震减灾”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也吹进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学校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防震减灾手抄报比赛,防震减灾征文比赛。在应急演练的'过程中少了嬉戏打闹的身影,多了井然有序的脚步。
生命可贵,保护生命人人有责:生命宝贵,防震减灾人人有责。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4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与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与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与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一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一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5地震,有人一听到这两个字就会感到无比恐惧——它摧毁我们美丽的家园、夺去我们宝贵的生命,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防震,就是防止地震发生。然而,目前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能做的只是减灾,也就是减少、减轻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家长、老师、学校为了不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遭到地震的摧残,为我们做各种相关的讲解、宣传与培训。作为建筑工程师的爸爸告诉我,现在人们建造房屋的时候会采用更加抗震的结构、使用更多的钢材,让房屋更加坚固,在地震时不倒塌、少倒塌、慢倒塌,在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去跳楼。老师还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很多动物的震前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等等。如果看到有这些现象发生,就要迅速往最近的广场、公园等应急避难场躲避。学校还请来消防战士,为我们做临震培训: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家,可以躲到床或者桌子下面;如果在饭店、影院,可以躲到座位下面;如果在教室里,就躲到课桌下面,并用书、书包或双手护住头部,别使头部受到伤害。地震大约有10秒钟的持续时间,强震过后,要往没有楼房的地方撤离,以免发生余震时造成伤害。
地震这个恶魔,会让我们防不胜防。当它降临时,人们经常是难以逃出它的魔爪。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在顷刻间埋葬了几万余鲜活的生命。然而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让多少绝望的生命又重现阳光。地震,在带给我们苦难的时候,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激起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昂起头、向前冲,斩掉荆棘,留下芬芳!
生命,至高无上,生命,需精心呵护、无限关爱!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6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认为,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这一点尤为重要。
其次,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等第一轮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亦可转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墙角处、厨房、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能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第三,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附近、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乱中跳下去或拥堵,不可以在楼房、电杆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坠物伤害。第四,平时要保持楼梯、走廊等通道畅通,不可以在过道上堆积物品,影响紧急状态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种自救措施后,政府单位、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要组织防震自救演练,使书面自救措施知识经过训练,得以熟练操作。
全民行动起来吧,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来武装自己,捍卫自己的生命!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7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生命消逝。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被设为全国“防震减灾日”。
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小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如果在场等户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到围墙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如果发现有浓烟,我们要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注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二、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__件的发生。
第三、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
第四、现在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教室、宿舍要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第五、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小学生不要到河边、沟边、玩耍,更不要私自下河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导语:我们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1篇:
在5月12日我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前夕, 5月9日上午,我们红星路小学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好奇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来到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馆。
刚到科普馆,同学们就被馆外巨大的地球仪吸引住了,大家不停地指这指那,都想来一趟世界之旅,一进馆,我们仿佛进入神奇的科学殿堂,首先便看到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同学们都围拢过来,地动仪很精美很神奇,古代就是用它来知道哪里发生了地震,右边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她介绍了我国发生的一些有记录的重大地震以及造成的灾害,有很多的展板和模型,在“地震的奥秘”展板前,我们通过手柄操作了解地震横波和纵波的传播方式及岩层的破坏,在地震多米诺橱窗展示了地震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景,还有现代监测地震的仪器、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视频,最神奇的是地震体验屋,同学们亲身感受五级地震,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讲解员阿姨不停地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带来的灾害,平时预防要做哪些准备?地震来了怎么办?如何自救和互救,阿姨还用沙盘演示介绍合肥地区主要的断裂带以及曾经发生地震的区域,要求我们不要相信地震的谣言,要相信科学。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科学面对,力争把灾害降到最低。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2篇: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等。
刚刚我在绍兴科技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气力,当这股气力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发生急剧的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三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发生地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撑物或悬挂物。一定不要在高楼附件狭窄的胡同里过,天桥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建筑物砸伤。如埋在废墟里时,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电筒可以带给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击金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体力。
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它,也就不这么可怕了,再说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先进了,加强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灾难远离我们吧!
现在我们四周,考卷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没有地球的运动变化,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美丽多彩的世界。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3篇: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小牛顿”科学社团组织我们参观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我们社团的小团员和家长们,在王媛媛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在那里我们学习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我们小学生应对防震减灾的能力。
一进入科普馆,就有一位讲解员阿姨热情地带领着我们参观。首先我们来到序厅。在序厅的左方安置着一台张衡地动仪。它的形状很像一个酒坛,上面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还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据讲解员阿姨介绍,它是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的一项传世杰作,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候风地动仪。如有地震发生,面向地震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珠就会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据说当时曾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我很好奇地一会摸摸地动仪的身体,一会摸摸它的龙头,听了讲解员的话,让我对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不已,内心由衷地佩服他们。
接着,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馆内,在时光隧道中,我看到了许多历史上记载的大地震,看见了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痛场景。随后我们来到了认识体验区。我先用虚拟翻书器了解了史书记载的地震知识,又参与了体验互动模型游戏,了解了地球版块、地震波、地壳、断层等基本知识。在地心之旅,我和几位好朋友还通过视频学习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知识。
最让我兴奋和激动的还是地震体验屋的体验。我和同学们有序排队进入了体验屋,观看了教育视频。这时屋内突然漆黑一片,地面先上下起伏,后左右晃动,还伴随着电闪雷鸣。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让很多同学害怕地叫起来。结束之后,讲解员告诉我们,其实这只是模拟,真正的地震远比这猛烈得多,杀伤力更大。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避震姿势和避震空间,在危险来临时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随后调解员阿姨带着我们来到家庭防震演练厅,教会我们如何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震措施。她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就近避险,可暂时躲避在室内坚硬的家具下或内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在地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开阔的地方。身体采取的姿势是: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避震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颈部、眼睛和口鼻,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书包等顶在头上。
最后我们来到了合肥市地形沙盘前。据讲解员阿姨介绍,虽然合肥市有9条断裂带,但合肥市发生地震的机率并不多,最大的一次地震为5.1级,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有破坏力。所以她告诉我们,不用杞人忧天,感到恐慌,更不要随意听信谣言。
此次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图像、模型,还亲自参与了互动模拟实验,亲身体验了地震体验屋和家庭模拟避震演练,使我们获益匪浅。我们不仅增长了防震减灾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应急避险的方法,提高了我们防震避震、应急自救的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下次如果还有像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积极参加。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