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样”翻新 撬动“春日经济” - 文章中心
以“花样”翻新 撬动“春日经济”
2025-04-01

  又是一年春游踏青季。美团旅行数据显示,3月以来“赏花踏青”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167%,涌现出“单轨列车穿花海”“低空飞行赏花”“DIY明前龙井”等新玩法。

  这个春天,上春山,赏春花,品春鲜,“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图片
  3月22日,安六高速铁路上的动车组列车驶过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赏春:以“花”为媒 激活“花样”文旅

  在湖北阳新县排市镇,一河碧绿,沿岸金黄。13000亩油菜花在长江支流富水河畔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打卡。

图片

  阳新县依托“赏花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筹措上千万元资金,修通了县城直通油菜花田的公路,与周边的4家景点联动,推出赏花踏青路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场景,也让村民开的民宿和农家乐红火起来。

  湖北阳新县排市镇上王村村民费帆说,36间客房基本上都是处于满房状态,一直预订到了这个月的月底,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图片

  在天津市北运河畔,桃花盛开。当地以“花”为媒,举行第34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特色美食、传统技艺、国风演艺为旅游节增添文艺范。

  现场商户宋媛说,今年新推出的这两款冰淇淋,都是针对桃花节主题设计的造型。一些文创产品销量都是很可观的。

图片
  3月15日,游客在桃花堤赏花拍照。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尝春:春菜春茶带火“舌尖上的春天”

  眼下正值春日上市野菜的尝鲜季。走进云南弥勒滇东南农产品交易市场,便能感受到浓郁的春日气息,各摊位摆放整齐,选购市民络绎不绝,精心挑选着心仪的菜品。这些山野美味已成为当地餐馆的春日招牌,为游客带来第一口春天味道。

  云南弥勒市商户张海燕表示,虽然弥勒现在不是旅游的高峰期,但是依然还有很多游客为了吃花来到弥勒,品尝春天的味道。

图片

  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乌牛早茶也迎来了采摘期。茶农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的新茶,制成干茶后每斤的市场价格在800至1000元不等。

  此外,当地趁热打铁,启动2025“寻鲜季”,推出慢村骑行、茶家乐体验等活动,向游客展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当地正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

图片
  3月14日,在中泰街道枫岭村茶家乐里,游客在品尝第一茬的春茶。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方雪敏说,中泰有1.56万亩茶园,涉及到4000多家农户,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预计今年的茶叶产量也会增长10%以上。计划通过一系列的举措,通过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一个亿,实现村强民富。

图片
  3月14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双联村的茶山上,茶农在采收春茶。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留春:春潮涌动绽放“美丽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将春天留在身边,让鲜花融入生活。以花卉及其衍生品为主的“美丽经济”也因此应运而生。

  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2万亩茶花竞相盛开。通过发展“赏花经济”和直播带货,兴隆乡茶花产业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片

  位于滇池东岸的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是举世闻名的“亚洲花都”。2024年,斗南花市游客接待量达762.34万人次,已成为游客来昆明必去的热门“打卡”地。

图片

  同时,得益于直播电商的兴起,斗南的鲜花电商也迎来井喷发展。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由几位年轻人创办的直播电商“云舍花卉”单日最高成交额逾1000万元。

图片

  为了提升鲜花配送服务保障能力,顺丰在斗南建立了鲜花运输保障组,打造了“航空+高铁+冷链”三位一体的运输模式。鲜花从花田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可在24小时内送达。

图片

  如今,斗南的7万常住居民中,有4.65万人从事花卉相关工作,花卉相关企业达3300多家,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1万个。

  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照川说:“近年来我们在研发上持续地发力,引进了云南省农科院,共同打造了生物育种4.0平台育种实验室,大批量的新优母本在逐步地展现出它的成果。”

图片

  青山绿水间,花海与笑脸相映衬,正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经济”图景。

图片
  3月25日拍摄的贵州省贵安新区樱花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袁福洪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赵世芸

  I   II   III   IV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