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些丰乳肥臀、上至王后下至小宫女的女人们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传统女性的认识和审美。而透过黄金和内衣,我们也能窥视到时尚的历史变迁。
古代“黄金甲”实为用金线和黄缎制成的礼仪盔甲
通常认为,黄金崇拜与太阳有关,和太阳一样散发着神秘光芒的黄金就是太阳的化身。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制品是甘肃玉门火烧沟夏墓(距今四千多年)出土的铸造粗糙的金耳环。多数学者认为,同古代西方显著的黄金文化和崇拜相比,古代的中国人似乎更迷恋玉石,尽管在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200年)我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利用黄金来加工精巧的制品了。
从目前的考古出土来看,除了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较为大件的黄金面具和金权杖等器物以外,我国出土的大部分金器为小件饰品。如同闻名中外的马王堆“金缕玉衣”,完全是以玉片为衣,金只为线用。这同西方的金衣裹身是完全不同的。做工精美、工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黄金文化的主要特点。尤其在佛教器物的制作上,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黄金法器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唐代妇女的“袒胸”变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挤胸”
只要看看保存下来的唐代仕女画,包括唐墓壁画和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女子的形象,我们就会发现,唐代女子的衣着的确相当大胆暴露,或者说是性感。这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
唐代中国古代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无论是从思想和言行,还是从衣着妆扮,她们都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唐朝的女子采取了一系列挑战传统和男权的女权行动。她们穿男装,打马球,崇尚和追逐各种外来的风尚。在传统裙襦装基础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装,不但将脖颈彻底暴露,而且连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在唐代,这是自然的,美的,时尚的,高贵的。初唐欧阳询《南乡子》中就有“胸前如雪脸如花”的句子。还有其他文人“长留白雪占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诗句,都是对这种袒露的真实描写。从那些唐代的仕女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着的低胸装和抹胸装都是非常飘逸宽松的,追求的是吴带当风的飘逸感,崇尚身体的自由发展,充满活力,这也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
唐代的内衣“诃子”最为时尚
从现有资料来看,为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而唐朝女性的“以肥为美”,所追求的并非肥胖。而是丰满,也就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于是,唐代女人便发明了无带的内衣。唐代浪漫奔放的文化使得内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不系带的内衣,称为“诃子”。
据《唐宋遗史》及《绿窗新语》等书记述,这种内衣为杨贵妃所创。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两人颇为狂悖,无意之间安禄山的指甲误伤了杨贵妃的胸乳,贵妃担心被皇帝发觉,于是制诃子以遮之,后宫嫔妃未悉深情,反以为未肯露乳,觉得新奇,遂群起效之,成为一时风尚。“诃子”的美在于藏而不露,隐而不坚。由此可见,唐代妇女戴的“诃子”,其作用不在护腹,而在掩胸。唐朝的“诃子”应当是现代女子所用胸罩的最初雏形,“诃子”作为内衣的功效也更接近今天的女性内衣——胸罩。
自宋代始,女子有了束胸的习惯。宋代“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明代女性内衣称“主腰”、“阑裙”,其外形与背心相似,腰侧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起到调节腰部的效果,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显身材之道。女子服饰的式样及品种到了清代愈来愈多,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有意思的是,清代男子也穿抹胸,这时的抹胸称作“兜肚”,或作“肚兜”。
选自《科学奥秘周刊》2007.1.19
揭秘中国古代的“黄金甲”
2024-01-03 20:56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揭秘中国古代的“黄金甲”】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78564.xrbh.cn/quote/824.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移动站 http://www78564.xrbh.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