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马上要到了,今天我们想提前祝每位女性节日快乐!
在这个由0和1编织的数字宇宙中,你们是用逻辑搭建世界的架构师,用创意点亮屏幕的魔法师。当键盘敲击声成为最动听的旋律,你们正在用代码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女性力量。当严谨的工程思维遇上细腻的共情能力,当扎实的技术功底碰撞独特的审美视角,诞生的是更具包容性的产品设计,是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你们用实力证明,技术没有性别门槛,优秀的程序媛从来不需要前缀。
作为一个鹅厂程序员号,咱公司里也是有相当多女程序员的。最近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程序媛,下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她们的故事。
Kath
微信客户端开发工程师,毕业于南加州大学,鹅龄1年

1、主要工作岗位内容是什么?
我在微信支付做客户端开发,参与刷掌支付产品的相关研发工作。
2、是怎么走上程序媛这一条路的?
其实我是个非典型程序员,一句话形容我的来时路,就是「生命在于折腾」!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高中其实是个理科生),24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应用数据科学专业,现在在微信支付做客户端开发。走到现在,我的“职业探寻之路”其实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本科期间,我一共尝试过5-6段不同岗位的实习,比如新媒体/广告/战略/互联网等。在这个不停试错和做减法的过程中,我发现相比于与文本和材料打交道的工作,我更喜欢偏向技术、工作确定性更强的工作。因此申请研究生期间,我决定转战数据方向,也是那时候一边实习,一边补了很多数学基础课。研究生期间,我发现自己的数学功底还是太弱,且数据科学家的工作更偏向探索和发现,而我更期待工作能带给我即时反馈。偶然的一节计算机课程让我十分兴奋,觉得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于是就有了留学近3年期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睁眼都是在学计算机的(痛但快乐的)回忆。
后来的故事就很顺其自然,找暑期+争取实习留用;因为在组里工作很开心,等到毕业后毫不犹豫就直接入职了。至此,从大学开始的这段神奇经历落下帷幕。回看起来发现,来时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3、做程序媛有什么好的地方?
看着自己亲手码的程序上线被千万人使用,成就感不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