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去了,没想到“苏超”的热度依然不减!刚刚结束南京主场赛事,南京市商务局就发来喜报:比赛当天的消费交易金额突破12亿元。不仅是“苏超”,“赣超”“村超”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马上“川超”、“东北超”也即将启幕!(江苏新闻20250907)
其实,这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推动。小夏注意到,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提出了6项20条重点举措,包括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培育壮大冰雪经济、推动体育用品升级等等。
回顾“十四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达到1.49万亿元。其中,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的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的比重为72.7%。(海报新闻20250823)
再在来看看具体举措,首先,《意见》里说了,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扩大体育用品的供给。一是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就是多办各种比赛,让大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和观看;二是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像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航空这些项目,要差异化发展,让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三是培育壮大冰雪经济,把冰雪运动这块做大做强;四是推动体育用品升级,让咱们的体育用品更上一层楼。
小夏了解到,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支持政策,推出19个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和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加快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关机构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产业规模达到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4)
此外,在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方面,《意见》分别从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举办体育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举措和扩大体育消费群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措施。例如,围绕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春节、“五一”国庆和寒暑假等时间节点,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季、消费月、消费周等促消费活动等等。(潮新闻20250907)
有专家指出,体育产业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也能通过其强大的融合力和渗透作用,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进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央视新闻20250824)
比如在促进文旅产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就曾在发布会上透露过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监测了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以“苏超”为例,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杨雪鸫还强调,像大型综合性赛事辐射性、带动性会更强,比如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了40%以上。(封面新闻20250824)
不过,数据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市场也仍存在一些强制消费、虚构“文旅补贴”等乱象问题。小夏认为,要想文体旅融合实现长效发展,重点还是要在配套服务的完善和业态创新上发力。一方面,需要加强赛事场馆、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体育+”多维度产业有机融合,例如与文创产业合作开发赛事周边、策划本土化的特色旅游产品,以优质文旅供给将客流变为“留客”。(工人日报20250611)
在小夏看来,在政策助力和国庆超级周期的双重催化下,体育消费市场的崛起也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旅游和食品消费领域也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以“苏超”为例,专家指出,赛事不仅带动文旅住宿娱乐消费,线上观赛也带动了啤酒、夜宵等即时零售。
所以,趁此机会,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小夏家的食品饮料ETF(515170)和旅游ETF(562510)。食品饮料行业在体育消费中的受益显而易见,无论是运动饮料还是休闲食品,都能在体育赛事中找到广阔的市场。而旅游ETF则涵盖了体育旅游的各个方面,从赛事旅游到户外探险,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间接跟踪标的指数,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要》等基金法律文件,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