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外因素叠加影响下,白酒产业迎来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销售拓展、品质提升提质、品牌打造塑造、消费面拓展延伸等深度调整。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无疑担当起振兴中国酱酒重任,开启破局突围路径。
在空间布局上,仁怀将酱酒生产功能划分为茅台酒产区、茅台镇传统优势区、仁怀集聚区,构成了120.44平方公里的酱香版图,构建“一核三区”产业矩阵,即核心引领区:以茅台镇为中心,形成10平方公里的酱香核心区,聚集茅台、国台等龙头企业; 产业拓展带:沿赤水河延伸,布局20个万吨级酱酒生产基地; 配套产业群:建成全国最大的白酒包材产业园,集聚237家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链本地化率85%。
在产业升级上,打造千亿级产区矩阵,实施“1314”产业集群战略,即持续巩固壮大即1个千亿级企业(茅台)、3个百亿级企业、10个十亿级企业、40个亿级企业。现已形成规模企业133家,亿元以上企业33家,产能5000吨以上企业15家,构建起“茅台引领、群星闪耀”的核心产区企业集群。
在品牌战略上,以世界级品牌茅台为核心,带动区域品牌国台、钓鱼台等领军品牌协同发展,形成"1+N"品牌矩阵,创新"产区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模式,打造"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品牌,培育30个亿元级区域品牌。目前拥有世界级品牌茅台,认定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持有中国驰名商标8件、中华老字号企业2个,白酒商标6.22万余件。在第26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中,摘得大金奖5枚、金奖86枚、银奖77枚。
在酱酒产能调控上,仁怀坚持扩增量、去存量、保质量,稳固推进酱酒增长,将酱酒年产量发展到60万千升。茅台“十四五”技改项目1.98万吨将于2027年建成投产;国台、劲牌、酣客君丰等20余家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相继扩产增加总量。
在技术创新上,推动产业数字化革命,完成5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国家级酱香酒检测中心;建立区块链溯源,实现全产业链溯源系统全覆盖。茅台集团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实现生产环节数字化管控;国台数智化酿造和智能化勾调,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钓鱼台酒业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在消费拓展上,开发低度化、小瓶装等创新产品,培育年轻消费群体,仁怀酱酒集团、国台酒业推出酱香威士忌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渠道革新层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渠道,培育直播基地27个,打造酱香酒交易中心,2024年实现线上交易额突破180亿元。
在市场拓展上,开展"走出去"战略,利用酒博会、糖酒会和展览会,在国内开展“黔酒中国行”活动;以“中国酱酒世界行”强势推动酱酒“出海”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港澳台、东南亚、欧洲营销中心,推动仁怀酱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4年,仁怀酱酒外贸出口达52.36亿元,茅台出口营收突破5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