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一个函数内部修改全局变量?
- 利用global关键字
2、字典如何删除键和合并两个字典
- del 和 update
3、谈下python的GIL
-
GIL 是python的全局解释器锁,同一进程中假如有多个线程运行,一个线程在运行python程序的时候会霸占python解释器(加了一把锁即GIL),使该进程内的其他线程无法运行,等该线程运行完后其他线程才能运行。如果线程运行过程中遇到耗时操作,则解释器锁解开,使其他线程运行。所以在多线程中,线程的运行仍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不是同时进行。
-
多进程中因为每个进程都能被系统分配资源,相当于每个进程有了一个python解释器,所以多进程可以实现多个进程的同时运行,缺点是进程系统资源开销大
4、fun(* args, ** kwargs)中的* args, ** kwargs什么意思?
- * args 和 ** kwargs主要用于函数定义,当我们不知道需要给函数传入几个参数时,可以使用。q其中,前者用于传入非键值对的若干个参数,后者用于传入键值对类型的若干个参数。
5、一句话解释什么样的语言能够用装饰器?
-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的语言,可以使用装饰器
6、简述面向对象中__new__和__init__区别
- __init__是初始化方法,创建对象后,就立刻被默认调用了,可接收参数
- 1、__new__至少要有一个参数cls,代表当前类,此参数在实例化时由Python解释器自动识别
- 2、__new__必须要有返回值,返回实例化出来的实例,这点在自己实现__new__时要特别注意,可以return父类(通过super(当前类名, cls))__new__出来的实例,或者直接是object的__new__出来的实例
- 3、__init__有一个参数self,就是这个__new__返回的实例,__init__在__new__的基础上可以完成一些其它初始化的动作,__init__不需要返回值
- 4、如果__new__创建的是当前类的实例,会自动调用__init__函数,通过return语句里面调用的__new__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cls来保证是当前类实例,如果是其他类的类名,;那么实际创建返回的就是其他类的实例,其实就不会调用当前类的__init__函数,也不会调用其他类的__init__函数。
- 可以看出new方法先执行,init后执行
7、简述with方法打开处理文件帮我我们做了什么?
- 打开文件在进行读写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状况,如果按照常规的f.open写法,我们需要try,except,finally,做异常判断,并且文件最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执行finally f.close()关闭文件,with方法帮我们实现了finally中f.close
8、map()函数
- map()函数第一个参数是fun,第二个参数是一般是list,第三个参数可以写list,也可以不写,根据需求
9、python中生成随机整数、随机小数、0–1之间小数方法
8、断言assert
- 断言成功则继续执行,失败则报错
9、可变数据类型和不可变数据类型
- 不可变的有:数值型、字符串型、元组tuple
- 可变的有:数组、字典
10、sort()和sorted()的区别
- sort()对原数组排序,sorted()排序后返回一个新的对象
11、lambda匿名函数
12、字典根据键从小到大排序
12、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13、filter()函数的用法
- filter() 函数用于过滤序列,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由符合条件元素组成的新列表。该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为函数,第二个为序列,序列的每个元素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进行判,然后返回 True 或 False,最后将返回 True 的元素放到新列表
14、列表推导式
14、数据类型判断
15、extend() 和append()的区别
16、数据库优化查询方法
- 外键、索引、联合查询、选择特定字段等等
17、raise异常
18、正则表达式匹配中,(.)和(.?)匹配区别?
- (.*)是贪婪匹配,会把满足正则的尽可能多的往后匹配
- (.*?)是非贪婪匹配,会把满足正则的尽可能少匹配
19、[[1,2],[3,4],[5,6]]一行代码展开该列表,得出[1,2,3,4,5,6]
20、join()的用法
- join()括号里面的是可迭代对象,x插入可迭代对象中间,形成字符串,结果一致,有没有突然感觉字符串的常见操作都不会玩了
21、异常处理
-
举例说明异常模块中try except else finally的相关意义
-
try…except…else没有捕获到异常,执行else语句
-
try…except…finally不管是否捕获到异常,都执行finally语句
22、zip()函数
- zip()函数在运算时,会以一个或多个序列(可迭代对象)做为参数,返回一个元组的列表。同时将这些序列中并排的元素配对。
- zip()参数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序列,同时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参数;当传入参数的长度不同时,zip能自动以最短序列长度为准进行截取,获得元组。
23、正则表达式替换
24、编码
- a="hello"和b="你好"编码成bytes类型
25、列表相加
26、简述mysql和redis区别
-
redis: 内存型非关系数据库,数据保存在内存中,速度快
-
mysql: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保存在磁盘中,检索的话,会有一定的Io操作,访问速度相对慢
27、单例模式
- 因为创建对象时__new__方法执行,并且必须return 返回实例化出来的对象所cls.__instance是否存在,不存在的话就创建对象,存在的话就返回该对象,来保证只有一个实例对象存在(单列),打印ID,值一样,说明对象同一个
28、保留两位小数
29、列出常见的状态码
-
列出常见的状态码和意义
-
200 OK 请求正常处理完毕
-
204 No Content 请求成功处理,没有实体的主体返回
-
206 Partial Content GET范围请求已成功处理
-
301 Moved Permanently 永久重定向,资源已永久分配新URI
-
302 Found 临时重定向,资源已临时分配新URI
-
303 See Other 临时重定向,期望使用GET定向获取
-
304 Not Modified 发送的附带条件请求未满足
-
307 Temporary Redirect 临时重定向,POST不会变成GET
-
400 Bad Request 请求报文语法错误或参数错误
-
401 Unauthorized 需要通过HTTP认证,或认证失败
-
403 Forbidden 请求资源被拒绝
-
404 Not Found 无法找到请求资源(服务器无理由拒绝)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故障或Web应用故障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器超负载或停机维护
-
30、使用pop和del删除字典中的"name"字段
31、列出常见MYSQL数据存储引擎
-
InnoDB:支持事务处理,支持外键,支持崩溃修复能力和并发控制。如果需要对事务的完整性要求比较高(比如银行),要求实现并发控制(比如售票),那选择InnoDB有很大的优势。如果需要频繁的更新、删除操作的数据库,也可以选择InnoDB,因为支持事务的提交(commit)和回滚(rollback)。
-
MyISAM:插入数据快,空间和内存使用比较低。如果表主要是用于插入新记录和读出记录,那么选择MyISAM能实现处理高效率。如果应用的完整性、并发性要求比 较低,也可以使用。
-
MEMORY:所有的数据都在内存中,数据的处理速度快,但是安全性不高。如果需要很快的读写速度,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低,可以选择MEMOEY。它对表的大小有要求,不能建立太大的表。所以,这类数据库只使用在相对较小的数据库表。
32、列表、元组转换为字典
33、同源策略
-
同源策略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
1)协议相同
-
2)域名相同
-
3)端口相同
-
-
http://www.test.com与https://www.test.com 不同源——协议不同
-
http://www.test.com与http://www.admin.com 不同源——域名不同
-
http://www.test.com与http://www.test.com:8081 不同源——端口不同
-
只要不满足其中任意一个要求,就不符合同源策略,就会出现“跨域”
34、简述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
-
1、session 在服务器端,cookie 在客户端(浏览器)
-
2、session 的运行依赖 session id,而 session id 是存在 cookie 中的,也就是说,如果浏览器禁用了 cookie ,同时 session 也会失效,存储Session时,键与cookie中的sessionid相同,值是开发人员设置的键值对信息,进行了base64编码,过期时间由开发人员设置
-
3、cookie安全性比session差
35、简述多线程、多进程
进程:
1、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多个进程之间相互独立
2、稳定性好,如果一个进程崩溃,不影响其他进程,但是进程消耗资源大,开启的进程数量有限制
线程:
1、CPU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下的多个线程可以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2、如果IO操作密集,则可以多线程运行效率高,缺点是如果一个线程崩溃,都会造成进程的崩溃
应用:
IO密集的用多线程,在用户输入,sleep 时候,可以切换到其他线程执行,减少等待的时间
CPU密集的用多进程,因为假如IO操作少,用多线程的话,因为线程共享一个全局解释器锁,当前运行的线程会霸占GIL,其他线程没有GIL,就不能充分利用多核CPU的优势
36、python中copy和deepcopy区别
- 1、复制不可变数据类型,不管copy还是deepcopy,都是同一个地址。当浅复制的值是不可变对象(数值,字符串,元组)时和=“赋值”的情况一样,对象的id值与浅复制原来的值相同。
-
2、复制的值是可变对象(列表和字典)
-
浅拷贝copy有两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复制的 对象中无 复杂 子对象,原来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浅复制的值,同时浅复制的值改变也并不会影响原来的值。原来值的id值与浅复制原来的值不同。
-
第二种情况:复制的对象中有 复杂 子对象 (例如列表中的一个子元素是一个列表), 改变原来的值 中的复杂子对象的值 ,会影响浅复制的值。
-
-
深拷贝deepcopy:完全复制独立,包括内层列表和字典
-
37、列出几种魔法方法并简要介绍用途
-
__init__:对象初始化方法
-
__new__:创建对象时候执行的方法,单列模式会用到
-
__str__:当使用print输出对象的时候,只要自己定义了__str__(self)方法,那么就会打印从在这个方法中return的数据
-
__del__:删除对象执行的方法
38、C:Users y-wu.junyaDesktop>python 1.py 22 33命令行启动程序并传参,print(sys.argv)会输出什么数据?
- [‘1.py’, ‘22’, ‘33’]
39、请将[i for i in range(3)]改成生成器
-
生成器是特殊的迭代器,
-
1、列表表达式的[ ]改为()即可变成生成器
-
2、函数在返回值得时候出现yield就变成生成器,而不是函数了;
-
40、对list排序foo = [-5,8,0,4,9,-4,-20,-2,8,2,-4],使用lambda函数从小到大排序
41 、使用lambda函数对list排序foo = [-5,8,0,4,9,-4,-20,-2,8,2,-4],输出结果为[0,2,4,8,8,9,-2,-4,-4,-5,-20],正数从小到大,负数从大到小
42、列表嵌套字典,根据年龄和性名排序
43、列表嵌套元组,分别按字母和数字排序
44、列表嵌套列表排序
45、列表推导式、字典推导式、生成器
46、根据字符串的长度排序
47、正则表达式,字符串切分
48、递归求和
49、MyISAM 与 InnoDB 区别:
1、InnoDB 支持事务,MyISAM 不支持,这一点是非常之重要。事务是一种高级的处理方式,如在一些列增删改中只要哪个出错还可以回滚还原,而 MyISAM就不可以了;
2、MyISAM 适合查询以及插入为主的应用,InnoDB 适合频繁修改以及涉及到安全性较高的应用;
3、InnoDB 支持外键,MyISAM 不支持;
4、对于自增长的字段,InnoDB 中必须包含只有该字段的索引,但是在 MyISAM表中可以和其他字段一起建立联合索引;
5、清空整个表时,InnoDB 是一行一行的删除,效率非常慢。MyISAM 则会重建表;
50、字符串替换
51、正则匹配不是以4和7结尾的手机号
52、简述python引用计数机制
-
python垃圾回收主要以引用计数为主,标记-清除和分代清除为辅的机制,其中标记-清除和分代回收主要是为了处理循环引用的难题。
引用计数算法 -
当有1个变量保存了对象的引用时,此对象的引用计数就会加1
-
当使用del删除变量指向的对象时,如果对象的引用计数不为1,比如3,那么此时只会让这个引用计数减1,即变为2,当再次调用del时,变为1,如果再调用1次del,此时会真的把对象进行删除
53、简述乐观锁和悲观锁
悲观锁, 就是很悲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所以每次在拿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想拿这个数据就会block直到它拿到锁。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里边就用到了很多这种锁机制,比如行锁,表锁等,读锁,写锁等,都是在做操作之前先上锁。
乐观锁,就是很乐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不会修改,所以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这个数据,可以使用版本号等机制,乐观锁适用于多读的应用类型,这样可以提高吞吐量
54、Linux命令重定向 > 和 >>
Linux 允许将命令执行结果 重定向到一个 文件
将本应显示在终端上的内容 输出/追加 到指定文件中
> 表示输出,会覆盖文件原有的内容
>> 表示追加,会将内容追加到已有文件的末尾
55、python传参数是传值还是传址?
Python中函数参数是引用传递(注意不是值传递)。对于不可变类型(数值型、字符串、元组),因变量不能修改,所以运算不会影响到变量自身;而对于
可变类型(列表字典)来说,函数体运算可能会更改传入的参数变量。
56、python垃圾回收机制
python垃圾回收主要以引用计数为主,标记-清除和分代清除为辅的机制,其中标记-清除和分代回收主要是为了处理循环引用的难题。
- 引用计数算法
当有1个变量保存了对象的引用时,此对象的引用计数就会加1;当使用del删除变量指向的对象时,如果对象的引用计数不为1,比如3,那么此时只会让这个引用计数减1,即变为2,当再次调用del时,变为1,如果再调用1次del,此时会真的把对象进行删除
57、HTTP请求中get和post区别
1、GET请求是通过URL直接请求数据,数据信息可以在URL中直接看到,比如浏览器访问;而POST请求是放在请求头中的,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2、GET提交有数据大小的限制,一般是不超过1024个字节,而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HTTP协议并没有设定URL字节长度的上限,而是浏览器做了些处理,所以长度依据浏览器的不同有所不同;POST请求在HTTP协议中也没有做说明,一般来说是没有设置限制的,但是实际上浏览器也有默认值。总体来说,少量的数据使用GET,大量的数据使用POST。
3、GET请求因为数据参数是暴露在URL中的,所以安全性比较低,比如密码是不能暴露的,就不能使用GET请求;POST请求中,请求参数信息是放在请求头的,所以安全性较高,可以使用。在实际中,涉及到登录操作的时候,尽量使用HTTPS请求,安全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