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OLED TP行业 外挂式
OLED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IV OLED),它是以有机薄膜为自发光源的显示器件,基本原理是有机薄膜随着征服载流子的注入从而产生激子传导到发光部分从而释放能量。
OLED最早发现于欧洲实验室,但是目前产业化主要在东亚地区完成,韩国、日本是OLED产业的先行者,中国各大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奋赶直追。
OLED相较于传统的LCD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在屏幕厚度上OLED仅为传统LCD的三分之一,由于OLED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这使得手机轻薄化的今天OLED可以搭配触控、摄像头等多样化方案;其次,OLED的色彩相对丰富,并且无视角的问题;最后,OLED最关键的优势还是柔性,OLED 发光层和传输均为有机层,只要基板和盖板为可弯曲的材料,OLED 面板就可以实现柔性。
随着苹果公司下一代手机产品iPhone8确认使用OLED屏幕,而苹果作为智能机机型的风向标极大地证明了OLED将成为手机产品的下一个风口,OLED将会重塑显示与触控的整个产业格局,并预计OLED产品将于2017年达到2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OLED主要可以分为AMOLED与PMOLED,其中AMOLED以较省电,高解析度,面板寿命较长的优势被手机端采用。旭日伟业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AMOLED手机机型出货量达到了3.21亿部,预计将以24%的复合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7.62亿部。
如此庞大的预期市场自然引得国内各大触控厂商纷纷抓紧布局OLED产业,目前针对智能机市场,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方案:外挂式(Out Of Cell)、内嵌式(In-Cell)、外嵌式(On-Cell)。
外挂式(Out Of Cell):即触控模组与液晶面板分开,目前主流方案有GG、GFF/GFx以及OGS等;
内嵌式(In-Cell):即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
外嵌式(In-Cell):即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
由于目前主流手机更倾向于轻薄化的特点,所以高端机型更倾向于In-Cell与On-Cell的触控方案,比如iphone采用的就是In-Cell的一个触控方案,这也是目前最薄最轻的一个方案。2016年使用In-Cell与On-Cell触控方案的手机已经超越Out Of Cell。那么生产外挂式的触控厂商真的要走向没落吗?
我们从旭日伟业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年,全球的LCM呈现一种减少的趋势,其中原因有很多,OLED的兴起是这一现象发生的重大原因之一。与之相对应的TP厂商如果想维持前几年的增长量就必须将目光转向OLED。
目前,苹果公司在选择OLED触控解决方案的时候似乎放弃了其传统的In-Cell的办法,选择了成本更低的外挂式触控方案。苹果公司2016年财务报告显示,苹果整年销售额为2156亿美元,全年净收入为457亿美元,相较去年降低了近1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的降低也迫使苹果公司为下一代产品追求更高性价比的工艺,而OLED天然自带相比LCD超薄的优势又使苹果不必拘泥于之前所使用内嵌式的触控解决方案,而GFF方案大师欧菲光此时选择与老对手TPK联合恰恰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外挂式触控未必不会鲤鱼跃龙门般进入高端市场。正如中国一句老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OLED或许真的可以给外挂式触控厂商带来一个新的春天。
更多手机产业发展动向请关注旭日大数据
网站:http://sri.shoujibao.cn/
邮箱:research@shoujibao.cn
3D全面屏开启智能手机大时代
时间:2017年06月15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
一、论坛背景
手机行业的进程化加快,供应链跌宕起伏,屏幕作为永恒的话题,从液晶屏、OLED屏、双曲屏、柔性屏、全面屏,不断的刷新手机“颜值”。
随着上游技术的升级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2017年以来,手机厂商们对全面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小米6的发布,大家期待已久的产品已经面示大众,令人意外的是,小米MIX的全面屏产品并没有再次得到延续,这是为什么,是全面屏的产生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还是消费者的不买单,抑或是供应链的不成熟。
越来越备受终端和供应链关注的全面屏,将会怎样颠覆手机产业链的新格局,对于此类问题,手机报在线将在6月份举办《3D全面屏颠覆手机产业链新格局》高峰论坛。
亮点一:全面屏产品将会是智能终端产品的下一个风口
亮点二:3D四曲面玻璃/陶瓷+全面屏,供应链现场揭秘
亮点三:全面屏强势入驻,指纹识别产业链有何应对之策
亮点四:突破极限,AMOLED与LCD谁是全面屏时代的终端主流标配
1、高屏占比、3D摄像头、无边框、悬浮触控、内置指纹、曲面显示、压力触控、裸眼3D
2、大模块时代来临,部件厂商的转型升级机遇
3、芯片:高度集成、芯片厂商逆袭之路
4、面板:面板技术复杂,COG、COF、FPC的另外一个春天
5、指纹:Underglass走向UnderDisplay,再走向Indisplay,指纹识别发展发现?
6、全面屏+智能终端、全面屏+指纹、全面屏+方案设计、全面屏+盖板、全面屏+摄像头、全面屏+芯片、全面屏+自动化设备
参会联系人:
吴迪 13510636843
邮箱:sales11@shoujibao.cn
热 文 推 荐:
更快、更多的行业资讯,尽在手机报微信号矩阵:
本文系手机报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