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人称“小高考”的首考!
2025年1月浙江首考的具体时间知道是多少吗?首考考几门?总分是多少?难道比6月的高考还重要?
2025年高考首考进入倒计时,2025年1月6、7、8日的高三外语高考和选考科目首考,将部分定格一个考生的高考成绩,首考发挥得好能大大增强考生的信心,也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因此,做好考前规划很重要。
2025年浙江省首考时间将于1月6日-8日进行,考试科目包括:高考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
此外,高考外语虽然是高考主科之一,但浙江实行“一年两考”,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可作为学考和高考成绩两用,不过考生外语最终成绩是取首考和高考的其中一个最高分使用的。

首考总成绩为:外语+3门选科成绩=450分,其中外语成绩为150分,其它3科满分均为100分。
赋分规则:一分一赋。
第一步,将卷面得分按人数比列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得出每个区间卷面得分的上限以及下限。
第二步,对每个区间的卷面得分进行等比例转换,公式为:
(卷面分数区间上限-该生卷面成绩)÷(该生卷面成绩-卷面分数区间下限)=(赋分区间上限-最终成绩)÷(最终成绩-赋分区间下限)。
第三步,将转换结果四舍五入后即为等级赋分。
首考对于浙江考生来说,不仅是多了一次考试机会,也会影响以下几种升学途径。
影响高考成绩
如果考生外语成绩在140分以上,三门选考成绩各科也都在90分以上,那么6月高考只剩下语文和数学这两门科目,如果首考这几门成绩你非常满意不参加6月高考,就可以安心复习语数2科了,后续你取得高分问题不大,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参加冲刺首考4科更高分。
如果你首考4科成绩不是很满意,那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你还要加上语数这2科,总共需要复习6科,可想而知你后面的复习压力。
首考成绩不仅可以作为高考成绩,也可以预估院校,根据往年的相关数据查询,如果考生高考语数发挥不失误,那么首考成绩基本就能预估高考成绩了。
仅作为学生和家长参考使用:
影响高水平"三位一体"综合评价
在浙江省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高水平大学,主要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院校。
由于以上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4-5月份,而这时高考尚未举行。所以这些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初审的依据,就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首考成绩和各级各类竞赛成绩、获奖证书等。
而决定考生是否能够进入高水平“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笔试或面试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浙江省普高首考成绩。
省属"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报考
2024年浙江省共有40所高校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虽然绝大多数院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不以首考成绩作为主要评审依据,但是,首考中外语成绩比较高,就有机会拿到更多的A等级,在报考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院校时,才有更多的机会通过院校初审。
影响强基计划
高考成绩公布后,“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将根据报考考生的高考总分确定入围名单,首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成绩同样具备优势。
有报考强基计划意向的同学,可以根据比例自行推算强基计划各校对首考成绩的要求。
计算公式:首考分数=高考成绩 * 0.6
最后,由此可见首考对以上想要参加多元升学的同学影响非常大,并且对后期填报高考志愿也有会一定的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各位考生的心理以及生理上带来不小的考验与压力,所以大家还是要全力以赴,这样取得理想成绩后,对后面的复习和参加“三位一体”、“强基计划”等这些才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在高考首考学考的最后这一个月里,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时间?以下为早知道整理的几条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用好两次考试的机会,科学规划
冲刺首考策略:做好“辅优”工作。首考前剩余不多的时间中,高三考生在不放弃每一个学科正常学习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应对自己的优势学科很重要,把更多的课余学习时间用于做好辅优工作。
✔选考科目首考,把自己的优秀科目变得更优秀,争取更好的排名(赋分)。
✔相对薄弱的选考科目首考不放弃,因为你不知道这次考试的题目是不是恰好符合你的复习范围。薄弱科目争取在第二次考试时进行突破,那时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因首考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而放弃了第二次选考了,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优秀的首考成绩,将基本上奠定了高考成绩的大致空间。
语文数学成绩基本正常的前提下,高考成绩和首考成绩关系会大致如下:
首考380分上下的考生,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达到610分左右;
首考400分上下的考生,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达到635分左右;
首考410分上下的考生,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达到650分左右;
首考420分上下的考生,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达到665分左右。
2、做好时间规划,坚持自己的备考节奏
用好时间,做到学习的时间要高效学习,睡觉的时间要有效睡眠。不提倡加班加点学习,保证好的休息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应对挑战。高考复习就像长跑一样,不能采取短跑的冲刺战略。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责任人,要做自己时间的掌控者。
一模刚结束,成绩有所起伏是很正常的,同学们到了高三,已经有了12年的学习经历,对学习这件事早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习惯,要坚持自己的备考节奏,稳定心态,不被外部因素所影响。
3、重视总结,明确努力的方向
高考备考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实现成绩的最大化!那么,哪里能提高分数就在哪一块复习,这是高考备考的铁律。
要高度重视考后总结,对一模考后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到最能够提高分数的地方。成绩在它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过去,但是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它就是你今后学习的方向,就是你提分的关键点所在。
4、放下包袱,轻松备考
高三压力大,出现一些心理状况属于正常,关键要积极地调节,及时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高三备考自信心是第一位的,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很多同学都会走进一种误区,那就是把现在的水平、成绩和高考目标作对比。这一比就会比出问题来,差距太大,自信心严重受挫,要么紧张失落要么过于用功导致身心无法承受,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这是万万不行的。

各高校会陆续公布艺术类专业招考政策,部分省份将进行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艺考生考前要注意考试要求。
2、特殊类招生
根据往年安排,有关高校将在12月陆续公布特殊类型招生简章,如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密切关注。
3、高校冬令营招生
12月,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冬令营招生简章会陆续发布,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对后期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招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错过夏令营的考生,务必争取最后的机会。
2025年1月的首考,可谓是新高三学生本学期的头等大事,对于浙江高中生来说,这不仅是多一次考试机会,更会影响到高水平三位一体、强基计划的报考,是帮助高三考生低分上名校的重要机会。
2、期末考
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也很重要,既是对一轮复习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复习计划的承接。
3、艺术省统考成绩公布
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及合格线将在1月中上旬公布,大家要及时查询成绩。
寒假期间,部分院校的艺考陆续开考。考生要仔细研读已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考试时间、地点、项目等具体内容,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2、二轮复习
从2月到4月是二轮复习时间,高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提升成绩,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稳定下来。
三位一体是浙江考生的重要升学途径,考生有机会降分考取省属本科名校。报名大约在3月1日前后启动,有计划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
2、各省高招规定陆续公布
3月至5月各省市招生工作规定将陆续出台。考生和家长注意查看所在省市对考试组织、志愿填报、录取管理等详细规定。
3、高三二模
高三二模很重要,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个模考来明确自己的成绩,定位院校,也要从中找出自己的缺陷,抓紧时间弥补。
4、高考体检
部分省市高考体检安排在3月进行,考生要在学校(或报名所在地招办)组织下参加体检。体检前,考生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体检中发现身体指标有异常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专业。
5、体育类专业统考
3月下旬,体育类考生要进行网上确认专业考试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网上打印专业考试信息确认表;4月中旬开始考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政策,3月底至4月初,试点高校将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可关注阳光高考网站相关信息,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按时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高校专项计划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报名申请,符合相关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3、省属三位一体校测
浙江省属三位一体院校的校测考核,大多安排在4月中下旬,通过初审的考生要根据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准备。
本月高校会陆续发布当年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录取规则的重要途径,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参阅。
2、高招咨询会
部分高校将陆续举行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一般安排在周末。考生和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参加,可通过高校咨询会了解详细报考信息。
3、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定向生招生
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等定向生招生等有关政策出台。
4、高三三模
三模是高考前的重要练兵,相对一模难度较低,主要帮助考生提升信心。但每次模拟考都是对考生复习的检验,要从这些考试中吸取经验。
5、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时期重点是重回基础,把复习过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增强记忆;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准备高考!
6、高水平三一、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初审
高校对报名参加高水平三一、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后公布初审通过名单,考生有资格参加校测。
根据往年情况,高考一般从6月7日开始,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
2、成绩查询、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高考后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要及时关注和查询。
3、网上咨询
6月各省、各高校的咨询活动进入高峰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一般也将在6月启动。
4、强基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三一校考
试点高校对入围考生组织考核(各校情况不一,具体是否需要考核,以高校招生简章为准),如笔试、面试、体育测试等,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强基计划校考前有确认环节,准备参加校考的考生要及时进行考试确认。
5、志愿填报
目前所有省份都在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及时关注本省填报志愿的有关政策和时间安排,结合各省下发的报考材料,合理填报志愿。
6、军检面试
报考军事类院校的考生要根据省招生办公布的相应安排,按时参加政审、军检、面试等。
根据各省往年高考进程,7月起高招录取工作全面启动。考生对于录取进程要心中有数,关注相应批次录取进程,及时查询录取结果。
2、高校寄送录取通知书
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高校寄发通知书。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给考生的,还有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考生家长要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