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策划》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旅游策划(TouristPlotting)
课程学时:64,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2,实践教学学时32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
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
学标准》和景区专业教学资源库各共建院校景区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
本课程要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标准知识》、《市场调查与分析》、《计算机辅助
(AutoCADSU)
设计、》和《旅游规划》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平行课程可包括《景点导游》、《服
务接待礼仪(双语)》、《旅游服务心理》等,后续课程可包括《景区运营与管理实务》和《旅游经
济学》等及相关岗位选修模块课程。
2.课程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
该课程是依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景区营销策划类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根
据当前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贯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
设计理念,遵循项目任务的真实性原则、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原则、学生反思的主动性原则、教学主体
的平等性原则、项目团队的协作性原则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课程进行中通
过宋城演艺、浙旅院国际教育旅游体验区等校企合作单位和校内实训基地,结合乡村振兴和乡村旅
游发展的形式创造真实的项目情境,有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能力,推进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节
事活动策划、旅游项目策划能力、旅游形象策划与旅游营销策划等核心技能的培养。课程有效依托景
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及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平台,有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自主开放
式教学及旅游策划师等证书体系建设,力求使之成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核心品牌课程。
三、课程学习目标
根据景区专业教学资源库各共建院校景区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高等职业学校景区开发
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分为综合素质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
三个层次。
1.综合素质目标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中蕴藏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能遵守客观规律与科学精神,诚实守信,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文化和旅游资源
作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
(3)
能正确领会热爱劳动的精神,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质量意识、工匠精神、改革意识与创新思维,能确保每个教学项目任务能保质保量
完成,提出个人及团队的创新方案;
(5)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始终贯穿课程项目模块的始终;
(6)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充分结合景区经营管理岗位的实际特征开
展学习实践;
(7)具有较好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善于挖掘或发现旅游中的创意和“美”。
3.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社会交往与沟通礼仪方面的知识,并能进行运用;
(2)熟悉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旅游相关学科基础知识;
(3)理解、掌握旅游产品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该项任务的基础知识;
(4)理解、掌握旅游节事活动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该项任务的基础知识;
(5)理解、掌握旅景区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该项任务的基础知识;
(6)理解、掌握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该项任务的基础知识;
(7)理解、掌握网络营销策划及旅游促销策划等环节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该项任务的
基础知识。
4.专业技能目标
能熟练掌握各策划的各个步骤,熟练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能制定策划方案,并能对其进行综
合评价。具体如下:
(1)能初步对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对不同市场进行初步分析,能明确不同旅游策
划机构或流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