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生活中听到过这样的话:
女生不结婚,老了怎么办?
女生到了年纪,就应该结婚了。
而这些“应该”,就来源于我们的社会脚本(Social script)。
但这些“忠告”是否还适应现代社会?
社会脚本理论(Social script Theory)认为,社会生活里的每一种情景都有其对应的脚本。
它规定了什么样的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行为,并由此赋予社会生活一定的秩序。
而题主有此疑问,就是因为在原本女性生活的社会脚本里,女性要在适当的年纪结婚,生育。
但问题在于不同的时代,社会脚本是不同的。
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communal marriage)发展到偶婚制,再从封建社会的多偶制到文明社会的单偶制。
它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和制度结合,可以有效地稳定社会秩序。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自古不变的,它只是一种社会资源和生产力平衡和分配制度。
根据公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开始,全国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却逐年攀升。
我们现行的婚姻制度已经出现问题,原因有很多种:
人口减少,适龄人群缩减。
前四十年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后几十年巨大的社会压力也减少了人们的生育欲望。
同时基础教育的普及,新一代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到,很多人虽然到达了适婚年龄,但现阶段人生任务多以事业或学业为主。
此外,人类预期寿命增加也是原因之一。旧社会普通人的预期寿命不过四五十年,更小概率产生离婚和换伴需求。而现代人预期寿命长达七八十年,出现婚姻问题的概率急剧增加。
生产力水平上升,妇女解放,女性不依靠男性和家族也能生活。
古代女性因为生理上处于弱势、文化程度不高和社会地位低,无法创造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所以需要婚姻来保证下半辈子的物质需求。
而现代社会,妇女获得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机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也减少了两性生理上的差距。所以婚姻作为生产力整合工具的作用被减弱,个体结婚的意愿也随之降低。
爱情并不是感情唯一的寄托。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邻居“日本”尤为突出,“御宅族”、“食草系”等概念的出现以及各种提供情感依托的服务行业,使年轻人在满足情感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恋爱和婚姻带来的精神、经济压力。
在我国,互联网上之前流行过一句“养条狗啊!”也足以说明问题。养猫养狗,追剧追星,吃喝玩乐已经足够让大脑兴奋愉快,消解了年轻人的恋爱结婚需求。
在未来,婚姻制度或许会如李银河所预测的那样,变得更加多元也未可知。
依赖于社会脚本对生活的的规划,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而一个明细确定模式的出现,可以极大的缓解我们的不安全感。只是,长期依赖固定的规划,会降低我们的人格灵活性,无法发展出成熟的心智。
在亲密关系中,完全按照社会脚本出演,束缚了真正的自己,阻碍双方情感交流,不利于我们面对复杂的生活,寻找问题本质。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女孩子在适婚年纪结婚是符合现行社会脚本的选择,但结婚对自身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有思考清楚。
是否结婚,最应该问的是自己。
其一,你希望通过婚姻获得什么?
是稳定的生活,另一半的庇佑和孩子的温馨,那这个年纪确实应该考虑,毕竟女性有最佳生育年龄。但如果你的需求不仅仅是这些, 还希望通过婚姻获得一份高质量的亲密关系,那就绝不能因为年纪结婚。
其二,你要为婚姻付出什么?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知乎现在很多人都强调小家庭的重要性,但在现行社会制度下,完全脱离双方原生家庭是很难办到的。
你的人际关系会复杂化,你原本的娱乐项目要减少,为婚姻做经济储备。你的人生规划要改变,因为多了另一个人。还有未来,你要为生育付出的身体代价和精力经济。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辨别出什么是属于社会脚本,什么是自己的真实需要。
在这里,借用李银河老师的观点,提出四个建议。
自己过日子,但爱情、亲情、友情必不可少。
一、恋爱不一定以结婚为目的,恋爱本身也可以成为目的。另外,人生漫长,不结婚的话,有两三个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可提供给你很多情感慰藉。亲情永远是你的后盾,结不结婚,它都是。
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
二、在传统时代,生孩子养老是固定的社会脚本,但你如果打算独身,大概率也是不会有孩子的。而我国正在从农业国转型,社会养老体系尚不成熟,所以不婚,必须规划好自己的养老方式。
做好面对社会压力的心理准本。
三、现在虽然很多人都选择了独身,但是我们国家仍然处在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过度的阶段,传统社会脚本的改变很小,独身者会面临很大的压力甚至歧视。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
四、独自一个人生活也可以过得很精致,不结婚,并不会过得凄惨。把金钱、时间和经历花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充分享受生活, 只要你经济满足,精神充实,独身也可以过得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