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广东发出“百万英才汇南粤”动员令,龙湖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主动担当作为,以系统思维作答。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区人社局高效举办10余场活动、精准释放7000余个岗位、吸引万余人次参与,用一连串可复制、可落地的人才工作范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生力军”。
“强磁场”招聘会,商圈流量+政策彩蛋的“爆款公式”
商圈选址吸引人流,产业分区实现精准,政策宣传深化记忆,岗位共享解决缺口,四个动作叠加,低成本即可复制一场“招聘嘉年华”。区人社局把春节后首场大型招聘会搬进汕头万象城。82家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在黄金中庭“摆摊”,2546个岗位一字排开,5000名求职者在逛街间隙就能顺手投简历;线上直播间同步开播,6731人次在线围观。为了让岗位“一眼可找”,现场按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电子信息、综合类、零工市场七大专区布展,求职者顺着彩色地标即可精准锁定目标。政策咨询区把社保补贴、创业贷款、人才公寓等条款做成灯谜墙,200多名市民边猜边学。坪山—龙湖人力资源合作专区则把比亚迪半导体610人的用工需求整体打包,两市企业共用展位、共享简历,当天就收到200余份跨市求职登记,区域协同用工自此有了“共享仓库”。
“三向奔赴”政校企,从“需求清单”到“产教融合共同体”
政府出政策、企业出需求、院校出方案,三方联动达成需求确认、课程调整、基地共建,一次对接会形成一张长期订单。龙湖区第四届政校企合作对接会在金海湾大酒店举行,30所高校、职校、技校带着专业目录,80多家龙湖企业带着岗位需求。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与龙湖区人社局现场签订政校合作意向书,24对校企完成合作签约。西之月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华中师范大学,共建跨境电商课程,并预留300个应届生岗位;广东理工学院把电气与智能制造课程大纲递给汕头企业,致力为汕头输送更多人才。会后,院校代表走进区重点用工企业,推进“冠名办班”等校企合作新模式,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
“走出去”校招,潮汕文化+政策红利的“引才组合拳”
把地域文化融入沉浸式体验,把政策福利转化为可感知的工具,把名企研学升级为实践课程,让校招从“岗位对接”升维为“城市邀约”。区人社局组织30家重点企业赴深圳、东莞高校春招,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校育才”模式,定向引进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人才,共提供688个优质就业岗位,吸引了1233人次入场求职。招聘现场设置三大特色专区:潮汕文化体验区将非遗牛肉丸制作、工夫茶茶艺展演搬进会场,学生打卡体验还可领取特色文创小礼品,沉浸式传递地域文化魅力;政策咨询专区配备人社专员现场解读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以“招聘+服务”双轮驱动提升引才实效;坪山—龙湖人力资源合作专区则聚焦两地人才资源联动,通过共享岗位信息、共招优秀人才,推动跨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三场人才交流座谈会上,深圳技术大学、广东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与龙湖企业面对面深入研讨,就优化产教融合机制、提升人才输送精准度、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达成多项共识。
“靶向招聘”事业编,免笔试+研究生专岗的“极速通道”
高学历免笔试+行业专场,事业单位也能跑出“市场化速度”。卫健系统急需紧缺人才专场更开出“绿色通道”,20个岗位免笔试,12名优秀人才经选拔进入体检环节。教育系统172个教师岗位同步发布,其中20个A类岗位只面向研究生,共收到5147份简历。把传统招考升级为“极速通道”,让人才与龙湖“双向奔赴”的脚步更快、更稳。
下一步,龙湖区人社局将聚焦“存量人才赋能、增量人才引流、变量人才激活”三大维度,系统构建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为龙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