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米6钉子户,从收发抢购了6+128G的小米6到现在也已经有了5年多的时间,之前虽然参加小米的活动45元更换过一此电池,不过劳累了5年的米6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不论是存储空间还是打开应用的速度,多少都有些迟暮之年的感觉,虽然几年前也考虑过更换,不过不论是865的发热还是888的火龙都有点让人不放心。好在今年的神U频现,不论是联发科的8100还是高通的骁龙8+Gen1都给出了很好的答卷。
其实开始购买手机的时候,偏向两种方面考虑,一个是真的体验一下真旗舰,看看米12su的体验,再一个方向就是考虑性价比,性能够用就好,保障续航和UX体验。最终还是败在价格上,目标锁定在了红米note11Tpro+的512版本,没错,那个8100的LCD手机,虽然电池比note11Tpro小一点,但是快充足以弥补,512的大存储还是非常想要的,米6删照片删程序的恐怖犹在耳边,必须大
就在这时候,K50至尊版的预告出来了,骁龙8+Gen1√,512大内存√,5000大电池√,测评反馈功耗良好,其实这个时候还是有些心系note11Tpro+的,毕竟2400的价格是真香,可是逐步暴露的8100看视频耗电严重以及硬解码bug帮我下定决心选择了K50至尊版
为了赶上华星光电的屏幕,选了个实体店的银色版本(因为没想好,没赶上在线预售,想买的时候只剩下128的版本了),恰好赶上816的雪糕派对2.0上线,还蹭到了一根雪糕
简单展示一下开箱和外观,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不多说
手机自带的贴膜不再是以前的磨砂带字的膜了,现在是高清膜,勉强也可以直接用一段时间,大火龙的盒子里是说明质保和清水套以及卡针。
最大充电功率是20V 6A的输出,也就是所谓的120W,应该也不是120W冲到底的,毕竟电池会比较受伤。这个规格的按说有些笔记本也带的动吧。
银色略磨砂的外观就不多说了,简单记录一下。
清水套还是很贴合的,套上就不显得后凸出了,但是前面的边缘比屏幕高一些,全面屏的手势就很不方便了,返回什么的,不好从边上往里滑动。后来买了个钢化膜,垫高了屏幕就显得好多了。
PS:以上图片来自小米6的贡献
常规性的开机进入系统
之前的米6还是MIUI11的系统,虽然版本跨越有点大,但是感觉接触起来还行,大部分功能都是熟悉的,只是增加了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东西(不过基于Android12的系统还是有些app不兼容了,残念)
常规环境下测试结束大概40度,温度还可以,性能百万级别还是很稳的,没有测试省电模式,感觉差距不大,应该是也够用的一般上。
尝试进行了下游戏fps的测试,但是perfdog不免费了,华为的DevEco Testing一会儿连得上一会儿连不上的,实在是没有得到准确的曲线。简单分享一些游戏测试的情况好了
软件默认是中等画质30帧率,调高就提示严重过高,而且高等画质默认也是30帧率,需要手动调整60帧,玩的时候30帧1小时没有明显的手感温升,60帧就有温升感了,而且超过一刻钟就看见有降频45帧,后期有回升60但是又掉下来了,应该是和温度有关,测试的时候室内温度大概是二十七八度的样子。
游戏没有测试很多,不过这个手机性能测试的已经恨多了,实际体验比不上测试环境优越,但是流畅感还是可以的。
对于用了5年mi6的钉子户,拍照体验还停留在5年前的水准。虽然各方测评都是说这个手机拍照也就是扫码水准,但是不得不说,比5年前真是大大提高了的。
默认打开AI拍照,夜间会自动调整为夜间模式,夜间的星空大部分是S2模式,拍照的时间会较长,但是采光的确更好,这个星空比我实际看见的好得多,实际只能看见一丝丝云和一两颗星星,拍出来了漫天星斗的感觉。
天空的蓝色可能是自动的深化,连核酸的小亭子都更显得蓝了,当然绿色也是同样显得更嫩一些。不过清晰度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放大也只能到10倍。
尝试放大到最大拍照月亮,感觉上应该是没有光学变焦的,都是电子放大的。月球还是比较糊的,比米6的好处就是可以实时看见取景了。
工作应用中发现拍投影的照片会出现彩色条纹,调整防闪烁也无效,后来发现关闭AI就好了,可能是AI会后期调整色彩色调的bug吧
后来拍了一个傍晚的红月,当时有霓虹灯在,就明显的发现对灯光的压制还是太大了,应该是算法的效果,正常使用问题不大,夜景灯光之类的,还是有点hold不住的。
因为数据没有转换完,多少在使用中有混搭使用米6的情况,但是30小时的续航还是很可以的,目前可以做到公司冲一次电,可以坚持到转天回到公司,大概还剩下30%左右的电量。
然后快充这点,基本上20分钟左右能充满的样子,早上起来冲上,洗漱完了吃点东西就满了,还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