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相信大家前一段时间会在朋友圈、“亲戚群”看到关键词为“央视”、“苹果”、“窃取隐私”等关键词的文章,一时间让使用iPhone的用户慌张起来。再加上那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南海事件,有些人以此号召广大群众抵制苹果,甚至叫嚣让苹果滚出中国等等。
光有文字还不行,这类文章往往还附加了一个视频截图,这个视频截图来自央视在2014年7月CCTV 13的一个节目中的片段,节目中指出苹果手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将用户所处的位置信息返回给苹果服务器,这显然侵犯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更为严重的是,这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两年前的视频能够再一次地广泛传播,除了挖坟,小编想不到更好的词了,为什么今天会再炒两年前的冷饭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为何要用应用、WiFi、流量数据来记录位置
央视的节目中声称苹果会默认开启“常去地点”功能,有90%的用户并不知道这个功能的意义所在,央视对苹果此功能的用意提出了质疑。此外,即便用户关闭了这个功能,苹果手机依旧会通过应用、WiFi、流量数据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央视怀疑苹果会将这些数据返回给苹果总部,并提供给广告商、软件开发商等等。
央视这个节目的用意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明显节目中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常去地点”这个功能的确是存在的,但并非默认开启,只有当用户开启了“启用定位服务”之后,这项功能才会被开启,同时还附上了“关于定位服务及隐私”的详细说明,不过苹果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够公开透明,很容易让用户造成误解。
而苹果采用应用+WiFi+流量数据来记录位置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加快定位的速度。虽说苹果手机都标配了GPS,但是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车载导航定位相对手机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获取当前位置,这是因为GPS与卫星的数据交换耗费时较长,而如果结合应用、WiFi和流量数据,手机可以实现快速定位。
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体会,app打开的那一瞬间,app和手机就能定位到当前位置,如果单纯依靠GPS定位,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苹果“常去地点”的信息安全吗?
苹果这么做的原因我们现在知道了,那么之后呢?这些数据的缓存何去何从呢?有一种说法是苹果可以根据“常去地点”及相关的一些信息推断出用户的职业、爱好等等。真的是这样吗?这些缓存数据究竟是不是“公开”呢?
有测试表明,在没有越狱的苹果手机上,用户解锁手机之后,仍然无法在电脑上看到这些数据,而在系统版本为8.1.2、已经越狱的手机上,解锁之后,是可以在电脑上看到这些数据的。当然不解锁的话,不论越狱与否,都无法看到手机里的文件。
苹果在其中国官网《关于你定位信息的隐私》一文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结合WiFi和流量数据定位),Apple 运行着一个安全可靠的众包数据库,其中包含了 Apple 通过数百万 Apple 设备收集的已知信号发射塔和无线局域网热点位置信息。但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在这一收集过程中,Apple 设备并未发送或传输任何具体与某部设备或某位用户相关的数据。
手机上的隐私数据会被泄露吗
声明归声明,没有哪个小偷会在大街上四处大喊“我是小偷”,厂商都在否认或者视而不见那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苹果当然也不例外。两年前,安全专家乔纳森·扎德尔斯基在纽约举办的黑客大会上,展示了如何利用存在于iOS后台的“后门”服务、 从iPhone中提取出大量数据。
扎德尔斯基表示,iPhone用户对此并不知情,而且无法禁用它们。之后,苹果官方就承认,其员工可以通过一项并未公开的技术来提取苹果手机的一些信息,比如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数据,这表明苹果的数据并非“绝对安全”。
今年苹果的iOS出货设备已达10亿部,这意味着信息泄露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发生。苹果在其官网的声明中还指出:Apple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后门”,我们也从未开放过我们的服务器,并且永远不会。对于我们而言,这些都是必须坚守、绝不妥协的。
今年二月份,美国法院曾经要求苹果配合FBI解锁枪击案凶手的iPhone 5C,但苹果以“保护用户数据”为由拒绝配合FBI。CEO库克为此甚至写了一封公开信,愤怒地指责了美国政府的行为,信中再次强调了苹果公司对于个人隐私安全的重视。只是苹果的说法过于官方,选择相信的人可以说苹果公司重视用户的隐私,而不相信的人则更倾向于相信苹果拉来了FBI一起演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至于各位信不信就任君选择了。
小编相信,没有哪个大公司是没有污点的,苹果也一样,至于隐私这些东西,试想又有什么是绝对安全呢?各位的路由器、电脑又是否安全呢?想起前不久网上流传的一张扎克伯格的办公桌的图片,扎克伯克采用了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确保隐私:用胶带封住了摄像头和麦克风。小编觉得,或许隐私这种东西对政府官员和扎克伯格这类人才有意义,我等平民就安安静静地享受科技的乐趣吧,总不能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