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3月17日电(记者张亨伟)3月16日,由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举办的“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首场工作坊“音乐黑科技:AI大战人类作曲家,谁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神?”在上海音乐厅音乐立方举行。
工作坊现场,青年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朱序芝和音频算法工程师高月洁分别以即兴“人工作曲”和“操作系统AI作曲”进行一场“人类作曲vs AI作曲”的PK大战。
随后,由观众随机提供的图片、文字、音符等内容被“投喂”给AI进行“人工作曲”创作。与此同时,朱序芝也用“人脑”即兴创作同主题音乐片段,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人工智能重新定义音乐创作的边界,以及它与人类艺术家如何共同塑造音乐的未来。
进行完两轮比试后,AI的表现让“人类作曲家”朱序芝大为惊艳,“任何创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完成前面4小节谱曲后,对之后主题如何发展往往会卡住,但AI就可以直接续写,虽然稍微有一点机器的痕迹,但我能感受到它在理解音乐,这让我非常惊讶。”朱序芝说。
不过朱序芝也指出:“AI作曲基本上都在一个正确的音乐框架里面,但对我来讲,你的审美会疲劳,当这样的音乐普及了之后,大家会更怀念艺术,或者在美学上更有追求的东西。”
说到AI作曲,它到底是如何理解音乐,高月洁向观众解密道:“我们人类理解音乐是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听,二是读乐谱。那其实AI在理解音乐的时候,也几乎是这两种方式。早期的计算机发展,只能记录音乐频谱的数据格式,比如‘听歌识曲’运用的就是这种技术。现在到了大模型时代,通过百万级数据的‘投喂’,再配合非常强大的算力,计算机的这种学习,它其实更像我们人类形成乐感的一个过程。”
虽然AI和人类学习的路径可能是相同的,但朱序芝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AI作曲将很难超越人类,“因为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的是情绪。”朱序芝说:“AI虽然可以学习所有的音乐理论,分析乐谱的能力也比我们强很多,但它选择并不是基于情绪的反应,它是基于它学到的模型和基础的理论,所以AI能生成60%我觉得比较正确的音乐,但最后的那一点,打动人的那几个音符,AI可能并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