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追寻芭蕾舞剧《沂蒙颂》背后的真情故事
2024-12-06 22:46
追寻芭蕾舞剧《沂蒙颂》背后的真情故事 芭蕾舞剧
——追寻芭蕾舞剧《沂蒙颂》背后的真情故事

      1972年初,北京天桥剧场。芭蕾舞剧《沂蒙颂》举行试验性公演,一炮打响。怀抱婴儿的英嫂,用自己的乳汁救下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3年后,精编版《沂蒙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这部红色艺术经典从此有了更多的知音。  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山东临沂市蒙阴县烟庄村开馆。这个由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拥军模范群体,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红嫂的杰出代表。站在馆中央巨大的六姐妹救助伤员的雕塑面前,六姐妹之一——88岁高龄的伊淑英泪如雨下。她对专程前去采访的本报记者说,“他们没有见过那个场面,怎么就做得这么像呢?”  剧组六下沂蒙采风 四万乡亲争看“脚尖舞”  “大家熟悉的精编版《沂蒙颂》,正式公演是在1973年5月16日。”像记得自己孩子生日一样,38年前的这个日子,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该剧编导李承祥的脑海里。这位年届八十的老人,是国家一级舞剧编导、著名舞蹈家,曾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时光转瞬折回40年前,在电话里,李承祥为我们述说着尘封的往事:京剧《红嫂》晋京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夸奖,提出希望能改编成芭蕾舞剧。创作组于1971年初接到任务,在此后的6个月间,先后六下沂蒙山区采风。  “我是第一批下去的,到了沂南县横河大队,我和舞美、作曲三人一起就住在老乡家里。那时候,很多红嫂式的人物还健在,我们就带个小本子深入到山沟里去采访。山路不通汽车,下去全凭走路。到哪儿都有老乡拉着去采访,创作组仅走访当年救护过解放军伤病员的大娘,就有100多位。”  李承祥感慨,踏上沂蒙老区的红土地,就会明白“鱼水情深”这四个字的分量。在革命老区,当年家家都是医院,人人都是护士,老百姓对子弟兵比自家人还亲。《红嫂》的原型在沂蒙老区,但在战争年代,类似红嫂的妇女何止成千上万!  老区人民的纯朴善良,不仅成为丰富的创作素材,更成为李承祥最珍贵的记忆:看我们穿得单薄,大娘们非要把一叠布票塞到我们手里,叮嘱说回去后一定要做件衣服啊!老乡们自己吃得再差,都要想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一碗面条盛上来,吃到最后,发现底下还藏着一个鹅蛋,这本是他们准备卖了补贴家用的呀……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剧中,由《沂蒙山小调》衍化而来的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不胫而走,并传诵至今。作曲刘廷禹说:“在沂蒙山革命老区,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而舞剧《沂蒙颂》所描写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沂蒙颂》诞生之后,曾多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演出,1976年还出访德国、奥地利等国。而让李承祥和女主演程伯佳记忆犹新的,是在沂蒙老区的那场演出。北京试演后不久,剧组全体成员带着新生的《沂蒙颂》回到“家乡”。老乡们搭起土台子,用盖汽车的油毡布铺在台上,除了一些小型道具外,英嫂做饭的炉子等都是从老乡家里现借的。听说首都的剧团来跳“脚尖舞”,热情的乡亲们从十里八方赶来,崎岖的山路上有很多独轮车推着老大爷、老大娘前来看戏,山坡上站满了观众。当地干部后来告诉李承祥,共有4万人一起观看了这场戏,可谓创下了纪录。

追寻芭蕾舞剧《沂蒙颂》背后的真情故事

沂蒙老区寻访红嫂 真情故事打动人心  5月28日,记者驱车一路盘旋来到蒙阴县烟庄村探访著名的“沂蒙六姐妹”。初夏的蒙山美得惊人,三面果树环绕,栗子花开得郁郁葱葱。  当初风华正茂的六姐妹,而今仅健在三人:伊淑英年龄最大,其次是86岁的伊廷珍,最小的张玉梅85岁。而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已与世长辞。  蓝布上衣、灰黑色裤子,黑白发丝被整齐地挽在脑后,要不是常年别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伊淑英看上去与普通的沂蒙大娘没两样。  “现在吃啥有啥,上了天了。过去吃杨树叶、花生壳都还算是好的。伤员吃啥呢,我们背着布袋子、挎上篮子走上几十里山路,弄点面,做点面条,这就是好饭。”要知道,沂蒙六姐妹都是清一色的小脚,这几十里山路都是连走带爬坚持下来的。  “快解放的那两年,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战士们穿不上鞋,脚都烂了。没有布做鞋怎么办,很多人就撕身上的衣服。” 伊淑英和姐妹们搓麻绳搓得腿都烂了,可还是缺少布料做军鞋。  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挂着一幅宣传画。蒙阴县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宋国栋给记者还原了画面上那个真实的故事:为了做军鞋,村民杨化彩毫不犹豫地用牙撕扯自己的衣服大襟。六姐妹之一的冀贞兰知道这是她唯一的褂子,就赶忙阻止了她,把自己撕下来的大襟布给她。第二天,杨化彩第一个交来了四双军鞋。她4岁的儿子穿着盖不住肚脐的小褂,依偎在一旁,许久不舍得把鞋放下。庄上人都知道,孤儿寡母生活不易,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穿过一双鞋……  沂南县,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红嫂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5月29日,记者赶到位于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其中一个展厅里,满墙的红嫂照片令人震撼。在94张朴实无华的脸庞背后,是一个个历经战火硝烟的真情故事——创办战时托儿所以至于牺牲了自己四个亲生骨肉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带领32名妇女用身躯架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陪同采访的沂南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顺利说,这里展现的,仅仅是沂蒙千万红嫂中的部分可以查证的代表人物。在解放战争中,沂南这一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区仅有28万人口,可支前人数却达到了33万人次。小米推车支援革命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是陈毅元帅的真情告白。在中国红嫂纪念馆,记者看到了很多共和国将帅的感人题词,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对革命事业一如既往的无私支持,让这些戎马一生的铁血男儿为之动容。  “从《沂蒙颂》和千万个红嫂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鱼水情深。” 党史专家、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刘喜发教授说。  据介绍,《沂蒙颂》故事发生在1947年秋天,其时代背景是国民党发起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奋起反击,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掩护我军伤员。这部剧昭示了什么道理?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无论在其控制的区域、拥有的军事力量、经济基础,包括外交实力,都要强大很多。挑起全面内战之初,国民党曾叫嚣:用3个月、至多6个月消灭共产党,非常狂妄,可实际上,只过了3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究其原因,谁争得了民心就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刘喜发解释说,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盼望国家统一,但国民党方面将接收变成“劫收”,官僚体系全面腐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开展土改,把土地分给农民,让千千万万的农民真正翻身得解放。在“保田参军”的口号下,亿万农民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解放战争是一场空前广泛深入的人民战争,共产党人得道多助,人民军队深受拥戴、无坚不摧。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清醒地意识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为什么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什么说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红色艺术经典《沂蒙颂》给我们启迪,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沂蒙老区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98岁的张淑贞以及孙女于爱梅,一家三代都是红嫂。退休在家的于爱梅奔波成立了“沂南红嫂协会”,她还想发挥余热多宣传一点老一辈的事迹,让“红嫂精神”薪火相传。

“沂蒙”题材作品知多少

   延伸阅读

   

  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沂蒙红嫂为题材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京剧《红嫂》、《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等经典作品,传遍大江南北。  

  1976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沂蒙颂》(电影版)连环画小人书。  

  1997年,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红嫂》公映,由金莉莉、刘江等人主演。  

  2008年,根据著名作家赵冬苓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经央视热播后,轰动全国。  

  2009年9月,影片《沂蒙六姐妹》公映,影片将镜头瞄准以“支前女性”为代表的战争中的女性角色和生存状态,剧情催人泪下,一举获得电影华表奖。

 

作品简介

 

       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根据小说《红嫂》、京剧《红嫂》改编而成,表现了沂蒙山区的群众英嫂,取乳汁救护伤员的军民鱼水情谊。1947年秋季,英嫂外出挖野菜时,发现身负重伤、严重缺水而晕倒的解放军排长张铁军。回家取水路程远,留下亲人不安全,怎么办?英嫂果断地用自己的乳汁救伤员,并将他隐蔽在山坳里。此后,英嫂为伤员熬鸡汤,送汤送饭,助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保护解放军,还与还乡团斗争。最终,在乡亲们的帮助和武工队的营救下,成功地送亲人重返前方。

   

  该剧编导李承祥、徐杰、郭冰玲,作曲刘廷禹、杜鸣心、刘霖,舞美设计马运洪、郑曰洋、李克瑜、管志坚,主要演员程伯佳、张肃等,音乐、舞蹈采用山东民间素材,富于乡土风味,充满生活气息。  

    

  本版撰稿  

  田梅  刘艳元  

  本版摄影  

  刘艳元  

  《沂蒙颂》剧照  

  均由中央芭蕾舞团提供

原载2011年6月13日《新华日报》第A03版:史诗

http://xh.xhby.net/mp2/html/2011-06/13/content_376130.htm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转载: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887172.html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追寻芭蕾舞剧《沂蒙颂》背后的真情故事】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78564.xrbh.cn/news/29659.html 
     文章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移动站 http://www78564.xrbh.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星聚汇大公鸡七星彩手机版「星聚汇」
  星聚汇app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软件,让用户能够轻松找到各种吃喝玩乐信息,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用户在软件中能够
苹果手机怎么看定位去过哪苹果手机怎么看定位都去过哪里「苹果手机怎么看定位去过哪」
在隐私设置干瘪页,打开“呼之欲出定位服务”急则抱佛脚设置界面。在定位服务行行重行行页,进入“鞍前马后系统服务”兴致勃勃页
拳皇98手机版拳皇97下载手机版「拳皇98手机版」
拳皇98手机版是一款拳皇系列格斗手游,由街机作品移植而来,在其中还原了街机版本中的全部内容,玩家可以在手机上体验到当年的经
手机计算器分数计算全攻略:从入门到精通手机计算器怎么算百分比「手机计算器分数计算全攻略: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计算器怎么算分数?一篇文章带你轻松掌握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在手机计算器上如何计
用手机如何快速制作智能个人简历手机简历「用手机如何快速制作智能个人简历」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的意思是: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出自毛泽东的《四言诗·祭母文》:必秉悃忱,则
朋克农场电脑版怎么玩逍遥模拟器手机版「朋克农场电脑版怎么玩」
使用逍遥模拟器,可以在电脑windows系统上直接玩朋克农场电脑版。逍遥模拟器是一款基于安卓9的免费电脑手机模拟器软件,经过多年
植物大战僵尸2苹果IOS最新版 v3.5.5.76 苹果版wegame手机版「植物大战僵尸2苹果IOS最新版 v3.5.5.76 苹果版」
天天军棋苹果旧版本是一款以军棋为主的下棋游戏,游戏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经典游戏内容都是很不错的,这款游戏是由腾讯官方鼎力制
17场展会!济南会展业迎来“最热”4月
会展兴,百业兴。一场展会,能够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带来大量的外来消费。 济
L50(300)A-IPL-V1、NOVA II、JUNO能量计区别之处手机在线a v「L50(300)A-IPL-V1、NOVA II、JUNO能量计区别之处」
L50(300)A-IPL-V1 探头7Z02780 L50 (300)A-IPL是一种热电堆激光测量探头,用于测量来自IPL皮肤病源的脉冲。 孔径为65mm,并有一
死神vs火影游戏满人物版死神vs火影手机版「死神vs火影游戏满人物版」
死神vs火影游戏满人物版中所拥有的角色已经全部可以使用,不用再额外进行解锁,让玩家可以享受近千个角色,让玩家尽情地享受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