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2024-11-19 03:12

BBC《地球》原班人马,联手中国团队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独家专访中方导演范立欣——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

采访撰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沈杰群

文稿编辑:蒋肖斌

浮生一日,人类并不知道和他们同在一个地球上的动物们都在做什么。

午后,在厄瓜多尔的热带丛林里,一场物竞天择的戏码正在上演。一只体态轻盈的盘尾蜂鸟,饿得发疯,去采集花蜜。同时竞争食物的,还有一群蜜蜂。蜜蜂开始攻击盘尾蜂鸟,群殴。盘尾蜂鸟情况不妙——一旦被蜜蜂蜇到心脏附近的位置,很快一命呜呼。眼瞅着,小鸟有点寡不敌众……

大自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作出了奇异的干涉:丛林里热气蒸腾上升,凝结成云,紧接着下起暴雨。雨点于盘尾蜂鸟的影响,不过是拉闸降速;对蜜蜂却是灭顶之灾,它们被密集的“炮弹”狂轰滥炸,忽成弱势一方。

因“不可抗力”,盘尾蜂鸟逆袭了。你也许觉得这场PK不太公平?抱歉,这是大自然戏剧而真实的选择。

这个故事被幻影Flex4K摄像机以每秒1000帧的速度记录下来(普通摄像机为每秒25帧),也就是说,你像在显微镜下观看它们的恩怨。时间放慢,时空微缩,自然界的生存模式历历可见——生存是第一要务,而生存又依赖环境。

8月即将登陆院线的自然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就是这样一台时空显微镜。2007年,BBC纪录片《地球》风靡全球,10年后,原班人马归来,联手中方团队推出《地球:神奇的一天》。

这部由BBC地球影业和SMG尚世影业联合出品的自然纪录片,邀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获奖者范立欣担任中方导演,著名作家严歌苓执掌中文旁白编剧,影星成龙担任配音。范立欣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说:“这是一部有野心的大片。”

以太阳为轨迹,讲述22国38个物种的浮生一日

10年前,《地球》跨越了一整年风景,而这一部续集,则把众生作息与空间骤变浓缩于一日之内。《地球:神奇的一天》像一场小小的环球旅行,以太阳一天的轨迹为叙事主线和幕后推动力,从晨曦微露到日薄西山,带你穿越22个国家和地区,接触38个物种:企鹅、大熊猫、树懒、蜂鸟、独角鲸、海鬣蜥……

范立欣说,一日旅行,能让观者产生思考和联想——在整个自然界与个体一生的时空中,我们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就像纪录片《浮生一日》,在同一天的时间点,延展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你感受到你是世界的一员,你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促使你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的关系,你并不凌驾于这个体系之上。这样的片子,你看后会很平静,很包容”。

片中非洲斑马妈妈带小斑马过河的画面,让范立欣尤为动容。

小斑马刚出生几个小时即可站立,很快,全家要迁往新的家园。途中过河,河水湍急,又潜伏着鳄鱼和河马。“斑马妈妈没有办法帮小斑马,小斑马就跟着马群跳进河流,经历各种考验,妈妈站在对岸,除了鼓励什么都干不了。那一段留有很大悬念,你会想象,母亲如果失去孩子会怎样伤心。这跟爸妈看我们离家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他们远在故乡、什么也做不了的心情是一样的”。

《地球:神奇的一天》是自然电影,主角无疑是野生动物,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人。影片试图通过动物,揭示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目睹动物的爱和依恋,观众或能换位思考,反思人际情感。

范立欣透露,影片最后一个场景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是唯一掌握了光明的动物。”人类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掌握了光明,得以驾驭自我命运,摆脱最原始的被动的生死搏杀。

然而,当人类主宰命运后,和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关系,又该如何定义?这是《地球:神奇的一天》抛给每个观众的问题。

严密科学依据作拍摄支撑,各式“黑科技”轮番登场

作为在全世界收割粉丝的明星,大熊猫自然不会缺席演出。

范立欣说,片中会出现一位熊猫妈妈,一天都忙着吃竹子,没时间陪宝宝,小宝宝很无聊,自己乱转悠,“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此处配音的成龙会有诙谐的声音发挥,令人忍俊不禁。

“这个场景是基于对熊猫习性的调查。熊猫过得很累啊,每天要吃14个小时竹子,因为它只能吸收竹子当中17%的养分。这导致熊猫妈妈一天到晚必须以吃东西为工作,才能养育小熊猫,它内心也很绝望啊!”范立欣感叹。看似人为创作的“萌点”,背后有着非常严密的科学支撑。

范立欣很欣赏BBC的工作传统,他们重视前期调研,力求展现高度准确的动物习性。在英国与BBC团队一道工作时,范立欣被他们一丝不苟的细致态度感染。整个项目工作室的墙面,挂满了各种地图、图片、表格,还有每一种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大家每天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像活在一个墙上的世界野生动物园。

完美主义态度,也体现在高能拍摄手段上。

《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中国的拍摄,除了有大熊猫,还有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白头叶猴有个与人类相似的习性,每到傍晚一定乖乖回家,爬回高山峭壁的洞穴去。猴群害怕黑暗,根据太阳的垂直角度判断夜幕降临。

作为第一个进入广西崇左拍摄白头叶猴的国际摄制组,他们发现,极为陡峭的岩壁阻碍了常规拍摄。为此,摄制组专门改造了几架8轴无人机。

范立欣介绍,这是一种特制的“黑科技”(high tech):通常无人机的摄像机垂挂在螺旋桨下方,但为了清晰无碍地拍到白头叶猴攀爬悬崖、在岩壁上跳跃的镜头,摄制组把整个摄像机改装到上方。

范立欣特别提到,BBC用无人机拍野生动物,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叫“habituation”(习惯化)——使动物习惯人类发明的“怪物”。“BBC让‘怪物’先飞了20天,天天在猴群眼前晃,一直晃到它们无感才正式拍摄”。

“我们既有high tech,也有low tech!”范立欣得意地笑起来。考虑到熊猫宝宝嗅觉灵敏,不喜欢有人在它旁边活动,摄制组成员不仅穿上了熊猫衣,还在熊猫衣上面抹上熊猫妈妈的屎和尿,“闻起来就像它妈妈”!

有碰撞有争斗,也有强烈的东方气韵

参与创作《地球:神奇的一天》,范立欣感受到两个关键词:合一,轮回。地球是一个整体,是合一的存在,存在的原力来自太阳。日出日落,明暗轮替,又讲述了一种轮回。“合一的,轮回的,特别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国际化的故事,但同时和中国人的智慧紧密相连”。

与英国团队合作,范立欣看到了思维的差异。“英国团队可能会着重描写有碰撞有争斗的场景,认为争斗会显现事物的本质。比如,盘尾蜂鸟和蜜蜂、小斑马过河等二元对立抗争”。

但在片中,东方哲学的内涵也有迹可循。范立欣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是BBC在匈牙利的河里拍摄蜉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

“蜉蝣会在河底沉睡3年,蛰伏很久后孵化。在夕阳时分,那条河上同时有500万只蜉蝣一起孵化。一旦孵化,马上就开始一场盛大的求偶舞会,交配、产卵、死去,生命只有一天。中国有句古话,‘浮生一日,蜉蝣一世’,经典传统的东方哲学,我们感受到一生的短暂”。

范立欣说,成龙在给这一段场景配音时,声音表演相当富有气韵和禅意。英方录音师非常满意,对范立欣说,虽然他听不懂中文,但是能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气韵和能量迎面袭来。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BBC联手中国打造《地球:神奇的一天》 看动物为爱而生】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78564.xrbh.cn/news/27631.html 
     文章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移动站 http://www78564.xrbh.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凤翔区:以文明之笔 勾勒乡村振兴多彩图景
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凤翔主城区东南3千米处,G244临村而过,是凤翔大东湖景区重要节点。六营历史文化悠久,因60
潮安区图书馆开展“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
潮安区图书馆推出的“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正在持续开展中。活动采取“线上报名+线下领取”的方式,通过“到馆21天阅读、借阅21
海西州划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
禁止使用一切猎捕工具猎捕野生动物,包括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
原创《藏海传》韩国首张海报公开,韩网友说该剧偷文化,不准文化输出
韩国引进《藏海传》的首张海报公开,该剧不仅会在韩国最大的电视台SBS播出,而且还会在韩国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对于这样的情况
席恒伟:立足检察职能 践行使命担当
作为新时代检察检察官,我既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也是法治建设的践行者。在全面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立足 “政治
转发提醒!油价要变!
(来源:安徽省总工会)在上周油价搁浅调整,7月调价结束后,国内加油站将在8月12日24时进行新一轮的油价调整,这也是8月以来的
景山社区:科学照护新生命,温馨守护初成长
初生啼哭唤希望,科学照护护成长。为提升辖区新生儿家庭科学育儿水平,帮助新手父母及祖父母掌握专业照料技能,缓解育儿焦虑,构
长子和慧玲以匠心传承让“长子猪头肉”飘香又致富
日前,长子县第四届特色劳务品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来自大堡头镇青仁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和慧玲,从数十名技艺精湛的参赛选手中脱颖
从信贷支持到成长伙伴,中信银行全周期服务科技企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如何
这些疾病,都与运动不足有关!暑假带孩子做运动
暑假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些科室迎来就诊高峰。近视度数飙升、脊柱弯成“S”形、肥胖引发性早熟、抑郁焦虑情绪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