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流行语言作为网络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创新性与排他性、自传播性与衍生性、反叛性与颠覆性、现实性与反思性。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载体。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应对,正向引导,克服“本领恐慌”,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占据网络空间宣传主阵地,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亚文化;网络流行语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形成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我国20—29岁网民占比为17.4%,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位列三位[1]。可见,青年人已经成为网络的主力军。
青年人热衷于通过网络表达观点、宣泄情绪、寻求共鸣,并在网络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圈。网络流行语言作为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构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开展面临的现实环境。网络流行语具有哪些特征?它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怎样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如何使主流价值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话语习惯,从而让青年更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与精神引领?
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切入口,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旨在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质、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以及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应对之策,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提供助力。
一、网络亚文化与网络流行语
亚文化研究最早从芝加哥学派开始。所谓亚文化,指在主流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特定群体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亚文化(subculture)又被称为次文化、潜文化、副文化,其所包含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区别于主流文化,在文化权力中处于从属地位并占据次要部分。[2]亚文化既内含与主流文化相通的文化观念,也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由于亚文化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共享某类特征的群体直接创造并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人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方式有较大影响,并能赋予且强化特定人群的身份辨识和特殊精神风貌。
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重要部分。较早对青年亚文化展开研究的是伯明翰学派。该学派以战后英国出现的青年亚文化为研究对象,认为青年亚文化是对支配阶级和霸权的抵抗(而非代际矛盾的体现)。在伯明翰学派看来,青年亚文化代表了一种反支配的意识形态,是与其真实生活状况之间的“想象关系”[3]。这种抵抗本身也意味着寻求“认同”,即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4]。通过对偶像的追捧、对时尚的追求、对自我的崇尚,青年寻求解决自身的认同危机并建构属于内群体的“风格”。通过风格,即一套符号系统,青年亚文化一方面对霸权发起挑战,另一方面也不断阐释自身并相互确认,使风格成为其所属群体的“图腾”和“第二肌肤”[5]。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青年日常沟通的交流工具与互动平台。网络空间中也形成了各种特色鲜明的网络亚文化。网络亚文化,是指依托网络新媒体与网络技术,在网络空间中产生、发展、传播的亚文化形态,表现为“饭圈”“二次元”“同人圈”“网配圈”等小众爱好社群圈。其中,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主流语言(正式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变体,它来源于特定网络社区间成员的互动交流,其适用范围限于特定群体内部或特定话题;在形态上呈现出图像化(表情包)、符号化(颜文字)、数字化(谐音)等;在内容上表现为金句、段子、热词等。网络流行语借由直播、短视频、弹幕等形式,在社群空间(如微信朋友圈、微博、豆瓣)中传播。通过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在互联网中不断生产、传播、获取各类信息,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工具与身份认同标识。
二、网络流行语的网络亚文化特质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体现形式,既取材于主流文化,也具有网络亚文化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新性与排他性
网络流行语大多以简化凝练的语言符号、诙谐调侃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或表达情绪,如“夺笋”“淦”“秃然”“ging”等。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热词、段子、金句的创作者。网络流行语取材但又区别于主流语言,它通过谐音、双关、图文组合等方式重构主流语言并创造新的意向。这类创新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在内外群体之间形成了“符号壁垒”,区分了“圈内人”和“圈外人”,内群体既通过共享一套独特的语言体系传播观点、增进沟通并提升认同,又通过将外群体排除在外的方式彰显独特、弘扬自我并保护自身。
(二)自传播性与衍生性
网络流行语可以不断被创造、发展、再生产,具有很强的自传播性与可塑性。创作者可以自行搭配图文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创作与再创作,并使其衍生出多种表现形态,适用于各类互动情境。以表情包为例,大学生可以利用当下的影视截图、动漫形象、名人明星或真人照片,结合一小段文字制作表情包。同时,只需要通过简单操作便可以对表情包进行再创作和再阐释,这也使表情包可以适应各类语境。表情包能够以简明、形象、反讽的方式表达观点,同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契合了大学生群体丰富的心理状态与个性化的表达诉求,因此能在大学生群体间自发、广泛地传播并不断实现自身的再生产。
(三)反叛性与颠覆性
区别于严肃、正式、书面化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结合图片、文字、数字、标点等多样化的符号与风趣的语言,可以让原本严肃的题材通俗化、大众化、幽默化,体现了创作者的个性以及对社会规训的反叛。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网络流行语本身意味着对传统用语习惯和正式语言规则的反叛。它不要求语法正确和逻辑连贯,也不讲究对齐工整和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风格性。通过赋予某些符号组合以意义,网络流行语本身建构了一套语言体系与意义系统。
需要区分的是,网络亚文化并不等同于反文化,网络流行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并挑战常规,但它并不意味着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因此,要辩证认识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四)现实性与反思性
网络流行语虽流行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却也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现实关注及相关社会态度。以网络热词“内卷”“躺平”“佛系”为例,其背后折射的是现代都市青年对生存状态的焦虑与无奈。这种现实焦虑折射到网络空间,衍生出一系列段子、金句与表情包,如“咸鱼”“葛优躺”等系列表情包,以及“我选择躺平,我不再恐惧”“你们卷你们的,我躺我的”“只要我躺得够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等系列金句。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热衷于用这类幽默、调侃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现实境遇并阐明观点。在这种意义上,网络流行语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反思性映照。而网络空间扁平化、匿名化的沟通环境也使在现实生活中“沉默的大学生”更愿意表明自己真实的态度与情绪。
三、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已经构成了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文化景观,也是一种信息载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双重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政教育受众的影响
在内容上,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强调创意、迭代迅速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作、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来源广泛、价值多元的特质也对大学生理性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出挑战。一些网络流行语中的低俗内容以及泛娱乐化倾向也可能扭曲青年的价值观,比如,“黄段子”、恶搞诗人乃至革命英雄的表情包,让青年丧失对道德规范和历史文化应有的尊重与敬意。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对此进行及时的识别与匡正。
在形式上,在互联网相对自由、宽松的交流环境中,网络流行语大多以“短平快”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语言结构反映并强化人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与信息获取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表达习惯乃至思维方式。习惯汲取并生产碎片化、形象化信息的大学生会越来越难接受系统、单调、复杂的信息传递模式。
此外,网络流行语作为大学生共享的符号系统,在增进大学生群体认同感的同时也会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惯性与情感偏好。大学生倾向于根据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程度来划分“时髦”与“落伍”、“年轻人”与“老年人”、“圈内人”和“圈外人”,增加了思政教育进行价值传授的难度。
(二)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与身心状况。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间的流行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网络流行语是对主流语言的解构与重构,大学生惯用其表达态度,这也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相关信息解码进而把握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难度。其次,网络流行语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迭代更新快,这也对高校思政教育者及时跟进学生思想动态、迅速处理突发舆论动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由于网络空间的多层次与多元性,同一个学生可能活跃于不同的网络社区,并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建构不同人设、发表不同观点、传递不同情绪,被不同社群以及不同观点所影响。这些情况都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象识别、问题诊断,以及教育实施方面的难度。
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新思路。适当引用诙谐幽默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趣味性,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此外,网络流行语所借以传播的新媒体矩阵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启发。比如通过直播、短视频、弹幕的形式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覆盖率与渗透率。
四、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对之策
(一)了解表达特性,明确表达诉求
网络流行语作为透视网络亚文化的一角,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心理特征、彰显自我的精神风貌,以及渴望认同的情感诉求。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充分把握大学生的文化心理与表达习惯。如此,才能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搭建良性的沟通界面,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创新表达方式,拉近心理距离
鉴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与信息获取的主要工具平台。高校思政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搭建思政教育主阵地。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适当引用网络热词,增加思政教育趣味性。在思政课堂上适当结合网络金句、段子、表情包,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传播媒介,提升思政教育性适应性。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以书本、PPT、长视频为载体,然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载体更为多元,比如以B站、西瓜视频为代表的中长视频,以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创新传播媒介,打造红色信息流产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并适应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偏好,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覆盖率与影响力。
(三)强化情感共鸣,提升主流认同
网络亚文化贴近日常生活,契合表达需求。思政教育若要唤起学生情感、激发青年认同,可以以青年人的视角对主流文化进行再阐释,以青年人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弘扬主旋律,进而提升主流文化产品的情感价值与宣传力度。比如,选取热播剧中的情节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思想政治的讲授过程中结合网络热词;以表情包、段子等风趣幽默的形式激浊扬清,弘扬正义,进而激起学生的正向情绪反馈与情感共鸣,避免思想政治课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
(四)加强正确引导,守护网络环境
网络亚文化取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大众群体。然而,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则容易出现泛娱乐化、偏激化、低俗化等问题,同时,不同“圈”的存在也可能引发群际对立冲突等情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占领网络空间主阵地,净化网络环境,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互联网。
五、结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网络流行用语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已经成为一项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思政教育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对待网络亚文化应加强跟踪研判,正向引导,同时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合理结合网络亚文化,以更具趣味、更接地气、更与时俱进的方式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弘扬社会主旋律。
作者简介:安晶丹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讲师
周逸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9-15)[2021-9-2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2]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7(01):114-115.
[3]Dich Hebdig e,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 London: Methuen , 1979, p.17 .
[4]〔德〕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