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生理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简单点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
城市噪音的来源主要有几种,一种是建筑噪音,这种噪音是阶段性的。另一种是交通噪音,这种噪音的影响持续较长。第三种噪音是我们生活噪音,例如娱乐场所的噪音、打麻将声、音乐电视等。
在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分贝——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而20分贝以下的声音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人们都知道噪声会影响听力,但是噪声的污染却不止于此:研究表明,当噪音为90分贝时,人们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的反应时间延长;达到95分贝时,瞳孔会扩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会降低。因此,长期接触噪音的人,最易发生眼疲劳、眼痛、视物不清和流泪等现象。此外,噪声对心脏血管、生殖能力、睡眠情况、心理健康等产生消极影响。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依靠所处的场景来判断分贝的高低呢?下面小编为大家附上一份分贝的类比表格,供大家参考:
10分贝:非常安静的房间
13分贝:灯泡的嗡嗡声
15分贝:1米外一根别针从1厘米的高度掉落下来的声音
20分贝:乡村的夜晚
30分贝:沙漠的夜晚
40-60分贝:正常谈话的声音
50-53分贝:洗衣机的工作声
60-80分贝:10米外经过的汽车
70分贝:10英尺(约3米)外的真空吸尘器;美国环保署认定的人类能忍受(不产生听力损失、睡眠障碍、焦虑、学习障碍等)的最大噪音
85分贝:会引起听力损伤
90分贝:10英尺(约3米)外经过的公共汽车或卡车;食物搅拌机
100分贝:一般家用音响设备的最大音量,气压钻机的声音
104-107分贝:拖拉机开动;开始引起疼痛的声音,难以忍受(在2750Hz的频率下)
110分贝:电锯声
110-140分贝:100米外的喷气式飞机引擎(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甚至永久性,听力也可能永久性下降)
130分贝以上:可引起耳膜破裂、耳聋
140分贝:即使声音时间很短,也会引起听力损伤
168分贝:M1加兰德步枪在1米外开火
175.8分贝:250英尺(约75米)外1吨TNT炸药爆炸
那么如何对噪音进行控制呢?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隔音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