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开卷有益
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在”。
自在是什么?那是喜欢自己、找到自己之后特有的样子,是从迷茫到清晰,最终确信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的样子。
但自在并不是一种容易达到的状态。它需要努力,也需要方法、技巧和智慧。
作家李筱懿将过往许多年里,自己经历过的事,那些有帮助的观念、思考、方法,娓娓道来,整理成一套简单明了的生活哲学和方法论。她希望,在好读的同时,也能让你充满获得感,有所启发,走向自在与幸福。
本文经授权摘自《自在:关于生活智慧的100个基本》,读完记得留言跟我聊聊。
01
细节带来好感
比起大事,我更容易被细节打动。
真正遇上大事检验人的机会并不多,但有些细节却很加分。
1.人群中,关心那个存在感低的人。
我曾经参加一个创业论坛,周围都是科技界人士,我很难加入沟通,出于礼貌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时,论坛主持人问我:“筱懿,你做新媒体,新媒体用到了新科技,所以写稿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个我能接住,而且能谈出独特观点的话题。
看见别人难堪,你伸出了援手,能够迅速而且真诚地拉近彼此距离,因为善良的人,才看得见别人的需求。
2.当大家调侃一个人时,主动转移话题。
一次聚会上,有人评价某个熟人的朋友圈:“哎哟,她这个照片真是P狠了呀,她真人哪有那么瘦。”
我旁边的朋友顺手接过手机说:“我看看,嗯,前两天刚遇到她,她最近运动,确实又瘦又好看呢。”
我瞬间对这位朋友刮目相看。一点都不尴尬地帮助别人解围,还是帮个不在场的人,内心大多是厚道的。
3.悄悄记住别人的喜好。
我喜欢喝星巴克的大杯燕麦拿铁,与某家视频公司第一次见面之后,每次去,都会有燕麦拿铁,工作人员还很贴心地说:“记得你喜欢这个口味。”
我确实感到温暖。
良好的关系始于确切知道对方心里有你。悄悄记住对方的喜好,给别人惊喜,自然会收到好感和人缘。
4.路过有门的地方,替后面的人扶一下。
我观察过商场、餐厅各种场合的陌生人,能主动为后面的人扶一下门,这种人大多很友善。我身边那些好修养的朋友,都会替别人扶门。
这种举手之劳不是刻意做出来,而是变成了习惯的善意。
5.别人的帮助,除了说谢谢,记得给对方一些回报。
我向一位朋友学到这个细节,她每次请人帮忙,不仅说谢谢,而且送上一份礼物,即便是很小的忙,她也准备些水果、咖啡之类表达心意。她说帮忙是情分,感谢是应该的,除了语言感谢,也要为对方做点什么,让他知道你领情了。
来往之间的互动,使关系更长久。
类似还有很多,例如:
借别人的东西整理好再归还,借伞后把伞折整齐还回去,借车把车加满油交还车主。
转动餐桌时,看看是否有人正在夹菜;吃完以后,收拾自己面前的垃圾,向大家说:“我吃完啦,你们慢用。”
节假日不群发祝福消息,而在每个信息前加上对方的名字,让人觉得被重视。
听人说话时,把两只耳机都摘下来。
别人给你看照片,绝不私自翻看第二张。
善意存在于润物无声的细节,因为小处才有无法隐藏的真实。
02
别被“劣质勤奋”吓住
很多读者对我说:“看到别人很勤奋,自己就很焦虑。”
我说:“你别焦虑,有些人的勤奋,只是‘劣质勤奋’。”
什么是“劣质勤奋”?就是除了给身边人带来“好像很努力的压力”,却没有把事情做好,它有两个最直观的结果:收效甚微和筋疲力尽。
怎样才能勤奋到位?我很深的体会是“加强目标针对性”。
知识的确重要,于是有人每天看书、报各类培训班,其实多数人不是学得不够多,而是不够有针对性。学习困境是:边学边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指出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就像学英语,如果日常用不到,即便再努力也学不好。
如果没法完成具体目标,没法实践,勤奋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所以,我们需要以具体任务为导向,目标精准地学习,通过一个时间段,集中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很快上手运用,形成“输入到输出再到结果”的良性循环。
比如,你升职了,要带五个人的团队,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怎样管理团队”。带着具体任务再去读领导力领域的书籍,理论很快用上,边做边纠正自己的不足。
“精准努力”这项品质,在袁隆平先生身上体现到极致。
袁先生的秘书辛业芸跟随他二十多年,非常熟悉他的读书习惯,她说,袁先生读书有广博的一面,也有极专的一面,这既成就了他丰富多彩的生活,又让他能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成果卓著。他的书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地图册,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他甚至还喜欢看《讽刺与幽默》,“有时我们会觉得袁先生就像是‘段子手’,笑话一个接一个。他记性好,不管隔多久,段子的细节都能记得很清楚”。读书广博、爱好广泛,让他开阔了视野,弥补了亲见亲闻的不足。
但袁先生读得最多最用心的还是专业领域的书,尤其英文文献资料。辛业芸讲到两个细节:第一个,他每天临睡前还看半小时书,多是业务书,《Rice Today》这份杂志是他必看的。第二个,他有回突然买了海明威的书,辛业芸奇怪他是不是逛书店时随意翻到这本书,或者看了哪句话引起关注,其实都不是。袁先生说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明威这么伟大的作家最后选择自杀,他的思想转变怎样,作品中是否有透露蛛丝马迹,于是回来认真读海明威的作品。袁先生只要关注什么事情,他会深入下去,一定要知道原因。
这是有效勤奋,带着具体项目、任务和问题去研究,而不是盲目学习和努力。
图/摄图网
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被别人带偏很重要。
别人的勤奋是他的节奏,你的努力是你的节奏,目标各不相同,没有必要用同款姿态去赶路。
03
三句好答复
第一句:我不太了解。
评论那些我们不以为然的人或者事,不一定要批评,否则太消耗自己的时间和情绪,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可以委婉地说“不了解”,主动终止这个话题。
第二句:谢谢你发现了这一点。
被别人夸奖时,不用受宠若惊,不必手足无措,也别着急回夸别人,那样显得我们不够自信,好像特别不值得被赞美似的。微笑着跟对方说一句“谢谢你发现了这一点”,感谢他具有一双发现优点的眼睛,不卑不亢,也很真诚。
第三句:我考虑一下,谢谢你在需要的时候想到我。
对于别人的求助,不用立刻答应或者拒绝,给自己留下充足思考的时间和余地。答应太快,显得草率;拒绝太快,显得无情。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不如这句“我考虑一下,谢谢你在需要的时候想到我”,既得体也谦和。
这是三句很简单的话,我却用了很长时间才学会。从此不仅改变了说话风格,最重要是改变了我的思考风格,让我既能够与对方共情,也不委屈自己。
04
正确接受善意的3个原则
我特别害怕欠人情,曾经有两个并不得体的行为:
一是,别人送的礼物,我会记下礼物的价值,尽快回赠一个等值的;
二是,我不愿意找人帮忙办事,觉得这是打扰和麻烦。
其实,这些做法对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善意是错误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立刻回赠朋友等值的礼物,等于把友情看成了“一借一还”,是坚决不肯占对方便宜的意思,也暗暗表达了不想让对方占到自己便宜。
第二,千万不要立刻回礼,那等于是说你忙不迭地不愿意承朋友的情,而且他的礼物让你觉得像个烫手山芋似的,太急切要还给对方,这挺伤人。
有句话很形象:你送他一颗糖,他立马回赠你一颗枣的人可以合作,但不适合做朋友。
友情比商业关系温暖、松弛得多,“明码标价立即偿还”,这不是礼貌,反而是疏远。
第三,如果回礼,不必回完全等值的,甚至比人家的礼物还贵重很多,这未必是尊重,反而让人很下不来台,因为送礼不是攀比。
我8月3日生日,两个好朋友是8月底和9月初生日,我回礼通常是她们送我礼物的7~8折左右,平时多请吃点饭,分享小物件,并不拘泥只在生日互赠礼物,关系保持了很多年。
我以前觉得善意就是有来有往,而且把礼貌和得体看得太重,后来,经常有朋友说我高冷,我想了很久恍然大悟:人与人之间长久的亲密,不是等价交换那么刻板,这会显得既功利也缺少人情味。
坦然地给予和接受,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分寸地彼此麻烦一下,才是真正随性的友情。
05
扮演一个自信的人
你是原生性格很自信的人吗?
我不是。
很久以来,我在扮演着一个自信的人,直到演得越来越久,入戏很深,终于真正自信起来。
法国心理治疗师弗雷德里克?方热在《医治受伤的自信》中提到一个观点,叫“演久成真”,一直假装,直到你做到。我原本认为只有内心强大后,才可以找到自信,弗雷德里克医生的观点很不同:人完全可以先在行为上表现出自己拥有某种特质,进而通过获得他人积极的反馈,影响我们内在的状态和认知。
简单说来就是:先模仿你想成为的状态或者人物,模仿久了,真实的你就是那样。
当我扮演“自信的人”时,会问自己:真正自信的人怎样说话?
第一,语速放慢。
日常对话的语速通常是每分钟240字左右,受过专业训练的播音员借助字幕辅助,可以达到每分钟320字也能让别人听清楚。假如平时语速太快,就会给人留下仓促、不自信的印象,所以,我从纠正语速开始训练语感。找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是《人民日报》上的新闻稿,用手机录制朗读,算算自己一分钟说了多少字,调整语速的快慢。
为什么选新闻稿?因为新闻稿通常简洁明确、逻辑性强,读久了自己说话也会变得简明扼要。读完新闻类的稿件,如果希望继续优化表达,可以再读经典的散文、看访谈类节目和辩论赛等等,观察不同场合下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自信地表达,潜移默化被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二,戒掉语气词。
“嗯”“啊”“然后”“那个”……不说语气词后,不仅语言清爽,也会显得更有信心。“今天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假如把这句话加上很多语气词:“今天这个天气啊,很好,然后我的心情呢,也跟着挺愉快的。”多加的语气词毫无意义,还把一句话破坏得七零八落。我们平时可以用手机录下自己和好朋友自然说话的状态,把语气词和口头禅找出来,立刻停用。
第三,短暂的停顿。
我以前总是急着把话说完,急切之下语速容易变快,造成大脑反应跟不上嘴的状况,嘴上还在说,但是脑子里的内容已经供应不上,造成啰唆。然而,若每句话之间停顿两三秒,给自己留出思考时间,想好一句说一句,不仅语言干净,也显得说话更有分量。
第四,熟练运用“123法则”。
用逻辑梳理方式,把复杂内容分成“1、2、3”三个点,逐条去讲,语言清晰度立刻提升,别人更容易听懂,也会更觉得言之有物,连带着判断讲话者很自信。
当我扮演“自信的人”时,也会问自己:真正自信的人有怎样的举动?
他们肢体语言很稳,不会有太多小动作;眼神平静平和,敢于直接迎上别人的目光;无论个头高矮都保持抬头挺胸,从不含胸缩背……这些外在可以通过运动、形体、照镜子或者录视频纠正,但真正自信的人,他们的内核是:接纳并且喜欢自己,与缺点和谐相处。
舒淇有段很有趣的采访,她说:“自信也是‘装出来的’,走红毯的时候,你还是会特别不自信,觉得这衣服到底好不好看,拍戏也会质疑自己适不适合这角色,自信是因为很多不自信的累积,必须要把这些东西克服掉。”
怎么会呢?她可是舒淇啊,红毯上松弛自在盛放着的独特花朵。但是,她也会去假装一个自信的人,直到真正的自信撑破不自信的网,在最外面开出花来。
你看,扮演出来的自信和笃定,在得到他人的积极反应后,的确能帮助我们真正提升自信。
实际上,男人比女人更擅长“扮演自信”,他们为了被周围人群、被社会接纳,体现出男子气概,更多地进行了自我包装和假装自信。2010年的一项研究佐证了这个观点。研究人员在探索自信的性别差异时发现,自信水平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表现得“迷之自信”,也只是男性为了适应社会习得的伪装而已,而信心上的差异却成了男性薪资水平更高的原因之一。
“看上去自信的人”未必更自信,名人未必更自信,男人未必更自信。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训练出的素质,你我皆可通过调整、学习与阅历而拥有。
06
巧妙化解尴尬
我遇到过一种人,他一直说个不停,别人完全插不上话,不能每次都生硬打断,怎么办?
一个很好用的小方法:掉东西到地上,类似钥匙、笔、纸巾之类,自己一边弯腰捡东西,一边开始说话,不知不觉中断对方,而且不生硬也不尴尬,然后自己来终结话题,顺利结束谈话。
如果有人对你发火怎么办?
也吼回去吗?千万别。保持镇定,对方就会逐渐被动和无措。如果发火的人特别无理,你希望拿回控场权,更进一步的方法是:完全不搭理,该做什么做什么,看书、整理桌子,或者拎包出门离开现场,都行。因为对方在用“发火”制造一种他在控场的氛围,你不接招,并且打破这种氛围,就是把主动权拿回自己手里。
问题等平静之后再解决,发火除了制造焦虑,无法处理好问题。
背后议论别人是非,有作用吗?
其实对说话者有副作用。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作“无意识特征转移”——当我们说某人很真诚很善良,听众会下意识把这些特质联系在我们身上。同样,如果有人总是背地里说别人坏话,听众也会把这种负面特质联系到他身上。
所以,克制背后非议,也尽量不要当坏消息的传递者。
某个重要场合,你突然很紧张,怎么办?
不要咬指甲或者走来走去,深呼吸也没那么管用,我试过有效的办法是嚼口香糖,咀嚼的动作更能化解我的紧张感。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动物只有处在安全状态才会进食,所以“吃东西”这个行为就代表着安全,身体会不由自主放松,也能转移掉一部分注意力。
所以,我在演讲或者大型活动之前,都会带块口香糖。
你帮助了对方,他拼命感谢,怎么回复?
我以前常说:“没关系,小事情,别放在心上。”
这个说法其实不妥,既弱化了自己帮的这个忙,也让对方感到他的请求无足轻重。
更好用的回答是:别客气,假如下次我有需要的地方,还要麻烦到你呢。
给彼此关系一个伏笔,让对方有主动回馈你的机会,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帮助,他的感受也会好很多。
07
有教养
易中天老师说:“我太太定的家规是,服务员上菜,一定要说谢谢;快递员送货,一定要说辛苦了;司机把我们送回家,一定要行注目礼,车开走了才进门。”
这些举动看起来尊重的是别人,其实表达的是自己的教养。
和有教养的人相处,是怎样的体验?
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回到高中复读,发现有几本参考书自己没有,于是向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借。
同学特意把书带到我家,问:“我可不可以把这几本书送给你呢?”
这句话和当时的场景让我特别感动,假如她说“给你吧,反正我要上大学了也用不上”,其实我也不会觉得很丢面子,但是她的话却让被赠予的我心里更舒服。她在给我东西的时候非常照顾我的感受,没有把“赠予”做得像高人一等,甚至是施舍一样。
李鸿章有一次到南京处理公务,路过家乡,准备拜访从前的老师徐子苓。当他身穿官服,一身威严地到达老师门外时,门倌一见这副派头,赶紧准备禀报,李鸿章马上叫住,让门倌不要着急通报,而是换了一身普通衣服,整理完毕之后才让门倌禀报老师。
随从纳闷说:“别人读书中榜都以衣锦还乡为荣,您这么做是为什么啊?”
李鸿章回答:“如果穿着这身官服去见老师,恩师恐怕要对我行官民之礼。不仅会让他难堪,也违背了我来看望他的本意。便服相见,我们都比较舒服。”
某咖啡店曾有个面试问题:当顾客点了热拿铁,并且告诉店员不加糖,你若是店员,该怎么回答?
获赞最高的答案是——只要回答:好的。
店员不需要向顾客解释“拿铁本来就不加糖”,这是为了避免顾客的尴尬。
教养是什么呢?它可能就是一两句体贴的话,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次平等的交流,还有可能是不揭穿的善意。
我很喜欢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表达:“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08
先完成,再完美
我曾经在电影院见过一对夫妻,丈夫居然带着旅行箱看电影。
电影三分之二处,丈夫起身拖着箱子离开,摸摸妻子的头发,很亲昵。
我很诧异。
电影散场,灯亮起来,很巧,妻子认出我,她看过我的书,我问:“你先生有事先离开了是吗?”
妻子说:“是啊,他在外地工作,我们家异地很多年,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他每次都陪我看一会儿再去机场。”
我问:“只看半场会遗憾吗?”
妻子说:“我会把接下来的剧情告诉他呀,我们又多了一个话题呢。他回家时间少,家事又很多,老人孩子都要照顾,就算我俩只看了一半电影,也是彼此陪伴,总比连一半都没看强吧。生活就是这样,老想着完美答案,就没有答案,老想着完美,就不会去动手完成了。”
我被她的话触动,因为我经常用“完美主义”作为理由,不去做一些事。比如太忙了,那就不给爸妈电话,时间不够干脆不联系;比如一项工作,我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动手去做,于是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假如别人看“半场电影”都觉得幸福,我为什么不能“先完成,再完美”呢?
从那以后,我凡事想得少但做得多,即便没准备好,也边做边调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转机。
其实做事就应当先完成,再完美。在完成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一丝不苟,慢慢地,在过程中也能实现完美。
维纳斯的雕像那么美,也是先有了姿态,而后精雕细琢。海明威还说,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得慢慢修改出来。
在阴晴圆缺的生活中,在几乎不存在完美的世界里,活出属于自己的圆满,是一种本领。
摘自千万畅销书作者李筱懿新书《自在:关于生活智慧的100个基本》。李筱懿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思考、方法总结梳理成了一套生活哲学。这套生活哲学,涵盖个人成长、职场、社交、沟通、表达、情绪掌控、亲密关系等诸多方面,希望能帮忙更多人习得生活的一些智慧,摆脱焦虑,做到不畏、不惑、不乱、不后悔。
#留言有礼#
本文有没有启发到你?留言分享一个你的生活小智慧吧。小编将选取3则优秀留言,赠送中信出版社提供的好书《自在:关于生活智慧的100个基本》。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